林語堂音韻學體系的基礎——林語堂博士論文《古漢語音韻學》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博士论文,林語堂论文,林語堂音韻學體系论文,古漢語音韻學论文,述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人在德國工作期間,得睹林語堂的博士論文。由于該論文近一百年來一直湮没無聞,而林語堂早期在漢語音韻學方面的成就又與之息息相關,林氏在該文中所建立的以方音爲主綫的古音學理念在今天又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有必要介紹一下該論文的概貌。 一、林語堂的語言學經歷 林語堂于1895年出生于福建龍溪縣阪仔村,十七歲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讀語言學。1916年畢業以後到北京任清華大學英語教師。1919年,林語堂獲得了一個半官費留學的機會,去哈佛大學學習比較文學,一年以後由于一篇論文受到好評,且各科成績都是A,系主任參考了林在聖約翰大學的成績,讓他不用寫學位論文就獲得了碩士學位。系主任又推薦他去德國耶拿大學學習莎士比亞。而林由于經濟原因,要先去法國勤工儉學一段時間。 在法國青年會爲華工服務之時,林語堂申請到耶拿大學的留學機會。这是1921年①,在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之後。一個學期後,由于慕名萊比錫大學的語言學權威地位,轉到萊比錫大學學習,一年後獲得博士學位。那是1923年。 林語堂在上古音、古方言、《切韻》音等方面都有建樹。其成果收集在三十年代出版的《語言學論叢》之中。 二、林語堂博士論文《Altchinesische Lautlehre》的寫作 林語堂在德國的導師是康拉迪(Conrady),但後者以漢語名孔好古爲國內所知。他是較早提出漢藏語系的學者之一,對漢語聲調的起源等問題有過獨到見解。②林語堂1921年投在到康拉迪門下,一年多之後,以博士論文《Altchinesische Lautlehre》(古漢語音韻學)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 對于其導師康拉迪博士,林語堂後來的評價不是很客氣。林在後來的自傳(林惠英1995)中强調,他之所以到萊比錫大學,是慕名萊大的印歐比較文法,主要是奔著兩位語音學教授Siebold和Passy的語音學而來。在談到孔好古教授時,他說:“在萊比錫大學有一位中文教授(Conrady),他的文言文很可以,但是讀現代中國的報章雜誌卻有困難。”“Conrady博士認爲他有一位從北京大學③來的我這位同事,頗以此爲榮,因此對我熱誠歡迎。”孔好古教授當時正在給學生們開設一門泰語課,班上雖然只有四五個學生,但給林語堂以相當的震撼。他說:“我覺得德國人遇事講求徹底認真,居然有學生精研泰文文法。”④ 該論文是用德語寫的,在來德國的一年多時間裏,林語堂是怎樣學會德語,並能够用德語寫出博士論文的,這與其說是個謎,不如說是個奇迹!在林語堂離開哈佛大學之前,並没有資料顯示他學習過德語。他在自傳中交代說,他在法國勤工儉學,想申請耶拿大學的時候,纔决定自修德語,並用自修的德語寫了申請書,而居然獲得了入學資格。這讓他欣喜不已。這個過程,不用說學習全靠自修,同時時間也很倉促。以這個學習速度,他有一年多時間,能够完成德語論文,就不算神話了。 在林語堂的自傳中,他自己交代他之所以會在一年內迅速完成論文,有兩個比較消极的原因,一個是因爲他的夫人懷孕,想要回國生産,因此希望尽快畢業;第二個是林語堂認爲自己善于應付各種考試,所以對于答辯考試並不以爲然。 之前,林語堂的國學功底不足,到了萊比錫大學,他纔開始認真學習音韻學。由于此前林語堂主要是學習英語,在哈佛大學還學了義大利語,研讀過盎格魯薩克森文法,但是在到清華任教之前,已經很久没有手執毛筆寫漢字了。林語堂的舊學功底還主要得益于在清華教學時到琉璃廠請教書商,以及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閱讀《漢學師承記》、《皇清經解》、《皇清經解續編》等。據此可以推測,其論文中的古音學史部份,主要是由此得來。 回國以後,林語堂就在北京大學教授英語和語言學,並在北大領導方言調查和民謠搜集。 林語堂的論文並没有得到康拉迪的充分肯定,答辯雖然通過了,但並没有像一般的博士論文一樣得到及時出版,而是石沉大海。林氏論文中的部份內容,幾年以後纔由作者整理,先後在國內發表。從今天的眼光來看,林語堂的博士論文,與早其八年的高本漢(其以《中國音韻學研究》雛形爲主體的博士論文1915年通過答辯)的博士論文的影響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就當時的一般水準看,林語堂的論文是不是已經達到了博士論文的要求?在學術界處于什麽樣的地位?導師孔好古的評價是不是公允?這些問題應該可以有個結論。 三、林語堂《漢語古音學》建立的以方音爲主綫的體系 林氏的博士論文,從題目看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的。爲了建立這個體系,林氏對漢語和印歐語的文獻作了大力的普查,這從他的參考文獻目録就可以見其一斑。其論文目録之後就是文獻目録,該目録分兩個部份,一是歐美文獻,一是《皇清經解》和《續皇清經解》。 林氏的古音學的體系跟高本漢等截然不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方音爲框架的總體設計。這個設計直到今天也没有人再做出過。 1.該論文的主要內容簡介 該論文分上下兩篇,各篇再分爲幾個部份,各部份之下再分爲不同的章節。 上篇算是一個綜論,內有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是引言,主要介紹他對于民族共同語、方言、文化等的一般認識。 第二部份是方法論,介紹了古音學研究的歷史,研究古代語言的基本方法,該論文研究的主要依據和方法。 第三部份是相關語音學知識,分元音、輔音兩小節。 下篇“現在進行的研究”,是林氏研究的主要部份,也分四個小部份。 第一部份,界定所研究的時間。 第二部份,依據《方言》確定古漢語方言的分區。 第三部份,是一些基本的結論,包括方言間的音转關係:An〉A,ian〉ie,uen〉ui。 第四部份,是作者構擬的古音韻組⑤和與《詩經》音系的比較。 總體上看,上篇是基礎篇,主要廓清一些理論問題和歷史問題。下篇是研究篇,主要確定上古漢語的方言區劃和各區域之間的語音關係。 2.古音學史 林氏的古音學史跟我們所熟知的綫索基本一致。其代表人物包括宋代的吳棫,明代的楊慎,這屬于顧炎武之前的時期。顧炎武、戴東原、段玉裁、孔廣森、錢大昕、王念孫,這屬于開端期。嚴可均、張成孫、苗夔、阮元、朱駿聲、陳澧,這是第三期。第四期是俞樾、章太炎、黄侃。 林氏考察這些先賢的標準,跟一般人不同。他有一個標準是一般人没有的,就是方音觀念。他根據如上學者對方言的看法,把他們分爲兩類,一類是有方音觀念的,如顧炎武、江永、張行孚;一類是没有方音觀念的,如錢大昕、段玉裁、張成孫。 3.漢語語音史分期 林氏在考察歷史上提出過的各種分期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方音觀,提出了自己的漢語語音史分期⑥: 遠古漢語(Urchinesisch):分黄帝時期(前2697)、周朝之前(前1134),兩個時期。 上古漢語(Altchinesisch):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四個時期。 古漢語過渡期(Uebergangchinesisch):分兩個部份,漢自武帝之後到東漢末。 中古漢語(Mittelchinesisch):分兩個時期,魏晋、六朝(原文誤爲五代)。 近代漢語(Neuchinesisch):分五個時期,唐五代、宋、元明、清、戊戌變法以後。 4.以方音爲綫索的多點漢語發展框架 林氏建立的古代語音學,是以方音爲基礎的。他的研究本身以《方言》爲支撑;林氏研讀各種古代典籍都以尋找古代方音資料爲宗旨,以建立各方言之間方音演變的軌迹。他把《詩經》做了方音分析,並與後代的方言材料對應起来,进行歷時的研究。他的目的,實際上是爲了建立一個《詩經》時期、秦漢時期的方言特徵區域,並希望能够把這個綫索貫穿于漢語史的始終。 四、《漢語古音學》與林語堂早期古音學論文之比較 1.古音學觀念已經建立 “古有方音,必有方音的踪迹可尋,吾國音韻學家,只知某音與某音通轉,某聲與某聲相近,而對于此音轉的時代地域,多茫然置之。但是凡音之可轉變的,如見于詩之用韻,字之假借,名之改易,必有轉變的出處、作者年代、地理關係,根據這些關係,作細密的系統的觀察,則其音轉之時地可得而知。音轉是普通的,必見于普通文字史料,音轉之限于某時某地的,必限于某時某地的文獻。音轉固然未必可逐條看出,但是既可看出音轉,則必有音轉的時地條件,此爲不易之理”。⑦ 這是林語堂十年之後發表的論文,但是這裏的古音學觀念在十年前已經建立了。林氏後來發表的論文中,與其博士論文有關的文章,除了這篇《陳宋淮楚歌寒對轉考》發表于史語所集刊的蔡元培紀念專號上之外,其餘的有:《前漢方音區域考》(《貢獻》1927年/12/6)、《燕齊魯衛陽聲轉變考》、《〈周禮〉方音考》。⑧另外,林氏還在Asia Major(《泰東》)1924年第一卷上發表一篇英文論文《古代漢語語音學概說》(A survey of the Phonetics of Ancient Chinese),實際上是其博士論文的一個提綱和參考書目。 2.《前漢方音區域考》 該文發表于《貢獻》1927年12月6日。文章認爲,前人研究古音,主要精力用于分部。而分部不是研究古音的目的,考求古代的具體發音纔是目的。分部只是考求古音的工具而已。分部完成之後,每個部的讀音並非完全一樣,一則每部的字讀音有歧异,二則讀音有方音的歧异。該文主要對揚雄《方言》做了研究,根據書中列舉的地名,對《方言》提到的方言區域進行了推測,共得十二種。這部份內容完全采自林語堂博士論文下篇第二部份。所分十二種類也完全一致。 3.《陳宋淮楚歌寒對轉考》 此文發表于史語所集刊的蔡元培紀念專號第425至428頁。文章一開頭就說:“古有方音,必有方音的踪迹可尋。”認爲音轉必有時、地的條件可考。 文章認爲,元寒桓韻轉入歌戈韻,在音理上就是失去鼻音韻尾的關係,是在各語言普遍存在的音變現象。古漢語這個音變的“中心區域在古陳宋淮楚之間,换言之,即在汝潁流域及江淮之間”。林氏找到一些古姓氏、地名的音變證據,又以《詩經》用韻、文字假借作爲佐證。此部份內容,來自林氏博士論文下篇第三部份。 4.《燕齊魯衛陽聲轉變考》 林氏認爲,羅馬語族的語言史上的元音鼻音化問題,由于羅馬字母本未有相對應的代表符號,所以今天考證起來反不容易。而漢語由于漢字的關係,考求起來倒是容易一些。“陰陽對轉本爲漢語歷史上最常見事實,倘是我們明白他方音的關係,于文字學的考證,常可以引爲寶貴的材料”。⑨林氏在該文中列舉了經師音注、地名轉音、《詩經》用韻,證明真諄轉入脂微是齊魯方音的特點。此文的主要內容也見于林氏博士論文,在其下篇第三部份。 5.《〈周禮〉方音考》 載《語言學論叢》第84至87頁。該文認爲《周禮》雖晚出,且有真僞問題,但是《周禮》語言極古,如有僞作,當僅限于個別篇章。“唯據《周禮》文字之假借,可知其音極古,且可謂在齊魯方音陽聲轉變之前”。⑩此文也是集經師音注來佐證齊魯方音的,他認爲“漢朝經音家的師讀,多屬齊魯方音”。此部份內容也見于林氏博士論文下篇第三部份。 6.博士論文尚未發表的部份 論文上篇的內容都没有發表過,這部份內容主要是一些語音學知識,古音研究的歷史,古音研究的一些理論問題,方法論問題。下篇的第一部份是對時地的界定,第二、第三部份分別是方言區劃和方音特徵的文獻證據,是文章的主體部份。而這部份的主要內容作爲兩篇文章發表過。下篇最後部份是作爲結論的方音特徵的韻組,並没有給出方音的語音系統。與《詩經》分部的比較也不是建立在系統比較基礎上的。這部份內容没有發表過。 五、《Altchinesische Lautlehre》的價值 把林氏《漢語古音學》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可以發現它有如下亮點: 1.把方音研究放進古音研究的格局內,所有文獻都有時間和地域兩個維度。 林語堂進入萊比錫大學,决定學習音韻學時,瑞典高本漢的博士論文《中國音韻學研究》已經通過答辯七年了,高本漢本人也由于發表了一些有轟動的論文而成長爲一位知名學者。高本漢所采用的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方法,以及他藉此所奠定的漢語音韻學的框架,已經爲學術界所接收。高本漢調查的中國境內的漢語方言和采用的越南漢字音、朝鮮漢字音、日本漢字漢音和吳音,都是用來對應他從《康熙字典》裏找到的《切韻》音的。相比較而言,林語堂試圖從先秦兩漢的方言開始,把漢語作爲一個一直就有方言分歧的語言來研究,應當更符合漢語的實際。林語堂的以上古方言爲目標的研究思路,是科學合理的。 2.林語堂研究上古方音采用的資料多是文獻資料。他利用清代學者對于先秦兩漢文獻的整理成果,輯録先秦兩漢的學者揚雄、劉熙等對方言的記録資料,勾勒出一個漢代漢語方言的大致輪廓,其試圖通過文獻證據來還原古代方音的出發點是可靠的。 3.林語堂在使用古代文獻資料時,對文獻的時地都做了詳細的考證和限定,他並不試圖解决整個古代漢語的音韻問題,而是從漢代方音入手,從《方言》出發,采用的旁證材料如《釋名》、《周禮》、《左傳》、《詩經》等,都限定了時間和地域,其方法有科學性。 但是,林語堂的研究跟高本漢相比存在著先天的劣勢,而正是這使他從一開始就無法跟高本漢的研究相提並論: 1.林語堂所主張的以方音區劃爲框架的歷史語言學研究思路,跟西方的歷史比較語言學方法相抵牾,不能獲得歷史比較法的支持。而高本漢的研究則基本符合歷史比較的原則。 2.林語堂所使用的材料,除了《方言》的區劃可以成爲系統之外,其餘的方言資料都很細碎,不足以支撑起方音系統。何况所謂方音系統本身還不只是一個系統,而是需要一系列的系統。林語堂的結論不能提供一個可以作爲起點的,組織嚴密的理論體系。 3.林語堂的研究成果只是幾個方言區域之間的大致音轉關係,這種關係還很粗略,又不能有效地區分出他劃分出的十二個區域的方音特徵,這使得他的研究似乎細碎而無用。 林語堂的導師康拉迪的學術思路是緊跟西方典型的歷史比較法的,他主張漢藏語系的比較主要是靠形態,認爲藏語的動詞有詞頭來標誌形態。這樣的思路林語堂顯然没有接受,相反,林語堂從他讀的《漢學師承記》與《皇清經解》等裏面吸取了營養。我們認爲,林語堂試圖從方音出發來建立漢語歷史框架的嘗試是符合歷史真實的。他的方音研究理念具有創新性,直到今天還有實際意義。他從漢語實際出發,對語言歷史研究理念的突破,是對歷史語言學的貢獻,雖然當時未被人們接受,但是其合理性應該有它的歷史地位。林語堂在漢語方音史的研究上做出的努力,爲後代研究漢語方言的學者開闢了道路,功不可没。 ①林氏後來在自傳中說這是1919年,但是推算他去哈佛大學是在1919年。待了一年,然後到法國勤工儉學。到他申請耶拿大學的時候大概是1921年。未詳孰是(林惠英編輯:《林語堂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第99頁)。 ②參見梅祖麟:《康拉迪(1864-1925)與漢藏語系的建立》,《漢藏語學報》2010年第四期。 ③林氏在哈佛大學的學習是從清華大學去的,但是後來去歐洲是申請到了北京大學的資助。他後來得知,所謂北京大學的資助都是由胡適先生個人墊付的(《林語堂自傳》,第92頁)。 ④《林語堂自傳》,第107頁。 ⑤其第一章的原文是:Vergleichende Tabelle der rekonstruierten altchinesischen Reim gruppen。直譯是:古漢語韻攝構擬比較表。因爲韻攝(Reim gruppen)這個詞在音韻學中有特定的意義,我們爲了不跟傳統的攝的概念混淆,暫時翻譯爲韻組。 ⑥林氏的分期在目録和正文中略有出入,此處依據目録。 ⑧林語堂:《陳宋淮楚歌寒對轉考》,見《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1933年,第425~428頁。 ⑧皆見林語堂:《語言學論叢》,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⑨同上,第79頁。 ⑩同上,第84頁。林语堂语音体系的基础--林赞堂博士“古汉语与古汉语语言”论文简介_博士论文
林语堂语音体系的基础--林赞堂博士“古汉语与古汉语语言”论文简介_博士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