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与衰退--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_宏观经济论文

紧缩与衰退——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发展趋势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93/Z(2005)02-0007-06

一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2003年8月23日,我国央行宣布自9月21日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6%调高至7%。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预示着自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实行的以“扩张”为主基调的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向。由于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整个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中国政府的这次宏观调控。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预测,假如中国经济“紧急刹车”,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会降低0.5个百分点,而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1%。2004年5月6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华盛顿的办公室通过卫星给参加芝加哥金融会议的各国银行家们打电话表示,“中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这将推动全球商品价格的下降”。摩根斯坦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罗奇认为,“绝对不能小看中国经挤放慢给全球带来的影响,他说,如果中国经济‘打喷嚏’,亚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可能‘感冒’”。[1]不过,与国外观察家普遍存在的“担忧”相比,国内媒体对这次宏观调控却表现出一种“乐观”情绪。早在2004年5月23日,新华网在一篇名为《中国经济初现“软着陆”迹象》的观察家文章中就认为,中国自去年以来展开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始见成效,从而让人们现在有理由预期:中国经济可望成功地“软着陆”。[2]中国大陆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2004年12月16日转载《中国经济时报》的文章《软着陆之后》认为:“今年以来一直备受争议的‘中国经济如何着陆’的答案越来越清晰了,即中国将在今年成功实现‘软着陆’,因此我们现在应该关心的是软着陆之后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3]显然,正如该文标题所断言的,中国经济软着陆已毋庸置疑,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后软着陆的经济环境中。

中国经济果真已经成功实现软着陆了吗?这个问题涉及到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我认为,轻率断言软着陆已经成功实现未免过于乐观,因为无论从“软着陆”的内在含义还是我国宏观紧缩的历史经验看,现在就下结论肯定为时过早。我们必须对今后2-5年内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的新一轮衰退保持高度警惕:

首先,所谓“软着陆”,第一个方面的含义通常是指.政府用以调控经济的政策手段是“软性”的。根据宏观调控的实践,就货币政策来说,由“软”到“硬”的次序分别为:1、公开市场业务,2、利率或贴现率,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4、行政干预(西方称为“窗口指导”),5、司法介入。但本次调控首先动用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03年9月,我国央行把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由6%提高至7%,2004年4月又进一步提高至7.5%),接着动用的是“行政干预”和“司法介入”(2004年3月中央查处“江苏铁本”违规投资案,接着在全国范围内对各项投资进行清理与压缩),然后又动用了“利率”手段(我国央行分别于2004年5月29日和10月29日把外币存款利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上调了O.5和0.27个百分点)。因此,从政策手段上看,本次调控我国政府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比较“强硬”的立场与姿态,从而很难称得上是一次“软性”的调控。(注:宏观经济学认为,调控手段的“软”或“硬”不存在价值判断的含义。也就是说,并非“软”调控就是好的调控方式,而“硬”调控就是不好的调控方式。调控方式的“软”与“硬”,要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来确定。比如,理性预期学派的创始人,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卢卡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时就曾经建议美国政府必须采取强硬的调控措施,以杜绝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其次,所谓“软着陆”,第二个方面的含义通常是指,调控的效果是“软性”的,即政府的宏观调控没有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从这点上看,我认为现在就匆忙下结论显然为时过早,因为任何一项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都有一个“时滞”过程。根据宏观调控的实践,美国的政策时滞大约是8-18个月。(注:关于美国宏观调控政策时滞的估计,可参阅[美]多恩布什与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考虑到中国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及政策传递的效率,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时滞大约需要1年半至2年,甚至更长。(注:比如我国政府1993年9月实行的宏观紧缩,通货膨胀率直到1996年才出现明显回落。而1998年2月开始的宏观扩张,物价水平与经济增长率到2000年才开始回升。)因此,要从效果上来判断这次宏观调控是否真正实现了“软着陆”,我认为应该看2006年的宏观经济状况,最起码也应该到2005年年底才能正确判断这次宏观调控的效果。

最后,特别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和警惕的是,本次宏观调控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的第四次宏观紧缩,而前三次宏观紧缩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经济的衰退:(注:以下图形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绘制(包括图1与图2)。)

图1 我国的宏观紧缩与经济衰退

以下将对我国由宏观紧缩导致经济衰退的历史作一个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内在机制,以便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二 我国宏观紧缩与经济衰退的历史回顾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明显的经济衰退,而这三次经济衰退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于过度或过长的紧缩政策造成的。

第一次经济衰退出现在1985年—1987年。198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5.2%,过快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较高的通货膨胀,其中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8.8%,是改革开放后年物价上涨率第一次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注:通常认为,年通货膨胀率超过5%就会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抑制过热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我国政府1984年年底宣布对经济进行紧缩。这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的第一次宏观紧缩,这次紧缩主要是通过行政干预对商业银行(当时还称为“专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实行强制压缩。结果,由于过于“强硬”和“一刀切”的调控措施,我国的国民经济在随后三年中陷入了“衰退”(当时称为“疲软”)。其中,1986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8%,与1984年的高峰期相比,经济增长率回落的幅度达到42%。过于激烈的经济回调,使许多企业陷入停产和半停产的境地。有些企业,特别是许多国有企业甚至出现了没有现金给工人发工资的局面,经济衰退已经危及到社会安定。在这样的局面下,中央不得不于1986年年底停止了紧缩,转而实行扩张的宏观政策,要求商业银行向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增加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第二次经济衰退出现在1989年—1991年。1986年的扩张政策虽然使经济增长率有了一定的回升,但过多的货币投放却使通货膨胀率在1988年达到了18.5%,创出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高。高速增长的物价,在1988年9、10月间引发了中国消费者恐慌性的抢购。中央政府不得不在1988年的9月份进行了第二次宏观紧缩。这次紧缩以“双紧”为特征,即采取金融和财政的同时紧缩,而且紧缩的政策手段主要是强硬的“行政干预”,结果又一次导致了国民经济的衰退。经济增长率从1987年的11.6%一路下滑到1990年的3.9%,回调幅度高达66%,从而使失业率急剧上升。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央又迫不得已于1990年实行第二次宏观扩张,以扭转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1988年年底,当第二次宏观紧缩刚刚拉开序幕时,笔者就撰文对这一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作过预测,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现行体制承受失业的最大极限,也就是货币紧缩政策能够持续的最大极限。这次紧缩到目前为止,冲击的对象还局限于乡镇企业和部分城市工厂的农民合同工和临时工,如果强有力的紧缩政策持续下去,冲击的对象就可能波及城镇居民。这次紧缩能否坚持下去不中途夭折,届时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注:该文曾在1988年年底召开的浙江省金融学会年会上宣读,后来发表在《浙江金融》1989年第4期上。)结果,事实的发展证实了笔者的判断。

第三次经济衰退出现在1997年—1999年。1990年以及以后两年的扩张政策使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有了明显回升,1992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4.2%,与1990年相比,回升幅度达到264%。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仍然是,在经济增长率回升的同时,我国的通货膨胀串也在迅速攀高,其中1993年为13.2%,1994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1.7%。我国的宏观经济似乎已经陷入一个“一紧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央不得不在1993年9月启动了第三次宏观紧缩。这次紧缩,中央吸取了前两次紧缩导致经济衰退的教训,一开始就强调“软着陆”的调控性质。和前两次明显不同的是,这次调控主要采取了经济手段(提高利率),而且有一个明确的调控目标(把经济增长率控制在10%左右,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6%左右)。应该说,这次调控的质量和效果还是不错的。经过三年的宏观紧缩,克服了国民经济中的泡沫成分,成功实现了“软着陆”。截至1996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从14.2%回落到9.7%,通货膨胀率从21.7%回落到6.1%,基本实现了中央预期的战略目标。但这次宏观紧缩的问题,出在调控政策持续的时间上。如果1996年调控已经取得了预期效果,那么就应该及时改变政策的取向。即便不是由“紧缩”改为“扩张”,起码也应该由“紧缩”改为“平衡”或“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但遗憾的是,也许中央政府对前三次通货膨胀仍然心有余悸,以至错失了在1996年及时改变政策取向的时机。1996年和1997年我国经济仍然是在紧缩的氛围中度过的,直至1998年年初,《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提到我国的经济形势时,仍然强调“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4]而1997年10月份,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序幕”已经在泰国拉开。笔者在1996年以后曾经多次指出,如果过热的经济已经调整到位,继续紧缩必将导致经济衰退,结果这一预言又被我不幸言中。(注:1997年—1998年间,我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开设的宏观经济学课堂上多次阐述过这一观点。)多了两年紧缩政策,使我国在后来三年中又一次陷入了经济衰退。1998年2月份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中通货紧缩的迹象已经相当明显,再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我国政府才匆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启动内需”的扩张政策,其中包括连续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以及规模空前的财政投资。虽然这次经济衰退有东南亚金融危机这个外生的冲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多了两年的紧缩,如果我国政府在1996年就及时改变宏观经济的政策取向,那么后来的通货紧缩就不至于这么严重,而且“启动内需”的任务也不会像后来这么艰巨。

三 我国宏观紧缩导致经济衰退的内在机制

我国的宏观紧缩为什么会不断导致经济衰退?其原因和机制何在?如果不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历史也许还将重演。笔者认为,以下两个原因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重视:

第一,紧缩政策在初始阶段存在着一个促使通货膨胀率反弹的机制,如果对这一机制缺乏认识,往往会造成紧缩过度,从而诱发经济衰退

紧缩政策的反弹机制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实行紧缩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为6-18个月),物价水平不但不会下降,而且还有一种加快上升的趋势。诱发通货膨胀率反弹的原因在于,经济生活中“生产—供给”,系统与“消费—需求”系统对货币紧缩的敏感性存在着较大差异。一般来说,“生产—供给”系统对外部资金的依存度较大,对银行收紧银根的反应较为敏感;而“消费—需求”系统对外部资金的依存度较小,对银行收紧银根的反应较为迟钝。显然,当“生产—供给”系统已被紧缩政策压缩,而“消费—需求”系统还未受到有效抑制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缺口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扩大了。因此,在货币紧缩的这一阶段,将出现物价水平的“报复性”反弹。[5]

图2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比较。从两条曲线的相关性中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我国通货膨胀率的高点均比经济增长率的高点滞后1-2年。如果参照图1,我们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率的高点年份所对应的其实就是政府启动紧缩政策的年份。因此,对货币紧缩反弹机制的理论描述与我国宏观经济的经验数据具有高度拟合性。(注:还有许多具体的经验数据同样支持这一理论假说。比如杭州的房地产价格,2004年11月—12月出现了一波较大的涨幅,而这一波涨幅恰恰是在我国央行出台升息措施以后。如果按照一般的预期,升息加大了按揭贷款的成本,理应使购房需求受到抑制,从而促使房价走低才对。我预测,杭州房地产价格大约将在2006年才会出现明显的拐点。因为“消费—需求”系统对紧缩政策的滞后反应,到那时才能真正结束。

图2 我国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比较

紧缩政策的反弹机制是诱发经济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反弹机制往往会造成一种紧缩没有到位的假象和错觉,从而诱使政府和货币当局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和紧缩的力度,而过度紧缩正是导致经济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我国政府的第三次宏观紧缩为例,1993年开始紧缩,但1994年通货膨胀率却出现了一个创纪录的高点21.7%,促使政府在以后几年内不断出台新的、力度更大的紧缩政策,从而导致了1997年—1999年间的经济衰退。

第二,由于政府的调控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如果不能实现前瞻性的决策,而是等到某一趋势非常明显时才采取调控措施,其结果不但不能减少经济波动,反而会成为加剧经济波动的内生动源

图3是一个经过抽象的、包含着政策时滞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型,它较为形象地揭示出政策时滞如何加剧了经济波动,从而使政府的扩张政策成为下一轮通货膨胀的动因,而紧缩政策成为下一轮经济衰退的动因。

图3 政策时滞与经济波动

上图中,纵轴G代表经济增长率,横轴T代表时间;曲线所示。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在于政府在经济波动谷底阶段推出的扩张政策,由于时滞却在经济增长已经出现回升趋势时才发生作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过快;而政府在经济波动高峰阶段推出的紧缩政策,由于时滞却在经济增长已经出现回落趋势时才发生作用,从而导致经济过冷。在这个例子中,正是时滞的作用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产生了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的效应,结果不是熨平了经济增长的波幅,反而加剧了经济波动。[6]如果考虑到时滞的影响,调控政策的启动应该提前一个节拍,即必须在某一趋势还没有十分明显时就加以调控。正如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在解释预期是如何影响经济政策的时间连贯性时所指出的,“如果经济政策的制定者缺乏提前作出某种特定决策能力的话,那么他们通常就无法在稍后的时间里执行最理想的政策”(注:参见瑞典皇家科学院关于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奖说明。)。当然,这不仅需要政府能够科学地判断宏观经济的形势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正确预测,而且还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灵活的和具有更大权威性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注:一个集体负责的中央调控系统,往往会因为意见分歧而错失最佳的调控时机。因此我们常常会惊叹格林斯潘在调控美国经济方面所握有的巨大权力,以及在美国经济似乎一帆风顺的时候,美联储不断出台的那些政策举措。)

四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几点预测

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历史回顾和原因分析中我们看到,如果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缺乏科学性,其结果不但不能减少经济波动,反而会成为经济波动的内生动源。由此出发,本次宏观调控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笔者有如下几点预测:

(一)本轮调控已经丧失了最佳时机,由此决定了本轮调控政策的“强硬性”,它可能会成为引发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

我国政府1998年启动的宏观扩张政策,经过二年左右的政策时滞,于2000年开始对我国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统计数据证明,2000年是可以确认我国经济出现“拐点”的年份(参见图1与图2)。(注:虽然,2001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出现了一次回调,但这显然是一次由美国“9·11”事件作为外生冲击引发的经济回调,它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在2000年确立的发展趋势。2001年以后的数据证明了这一判断。)如果这一判断是正确的,那么2000年就应该是我国改变宏观扩张政策取向的最佳时机,否则我国经济就会在过度扩张的诱导下孕育出新一轮的经济过热。早在1999年年初,笔者就已经撰文预测过这点,指出,“1987年和1992年的扩张政策曾导致我国通货膨胀周期的两次高峰,从1998年年初开始的第三次宏观扩张(其政策范围和调控力度已经远远超过前两次)可能会在未来两三年内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的高峰”[7]。2000年以后,笔者在开设的宏观经济学课堂和讲座上,更是明确地指出,由于政府不断推出的扩张政策,新一轮经济过热已成定局。政府为了扭转经济衰退而大举进行的财政投资,绝不能代替社会投资。当一个国家的消费者和企业家开始改变其通货紧缩的预期后,政府的扩张政策就必须及时淡出。否则,经济复苏将改变其内在的轨迹变得过于陡峭,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参见图3中G3所描述的轨迹)。我国政府直至2003年下半年,当经济过热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时,才决定改变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由于错失了最佳的调控时机,决定了这次调控一开始就不得不采取比较强硬的手段。因为当某一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的时候才开始调控,调控的力度太小显然将无法达到调控目的。而过于强硬的调控政策,正是引发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今天的宏观经济形势是昨天宏观经济政策的延续,由此决定了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还将在高位运行

由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因此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经济状况,事实上是昨天宏观经济政策的延续;而我们今天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的是将来的宏观经济运行。1998年至2004年期间,我国政府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由此拉动的投资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7%,2004年1-2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3%。2000年至2003年间,我国的流通货币以每年20-30%的速率增长。毋庸置疑,正是这一连串的扩张政策导致了今天经济过热,而且这些政策的滞后效应还将延续。因此,预测2005年我国的宏观经济还将在高位运行。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比较强硬的紧缩措施,但这些政策措施真正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仍将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期。事实上,统计指标也显示,2004年1-11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仍比去年同期增长28.9%;虽然2004年第四季度我国的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有所回落,但PPI(工业品出厂物价指数)仍然呈上升态势。(注:PPI对整体物价水平的走势具有超前的预测功能,因为原材料的涨价最终会反映到终端消费品的价格水平上。根据本文成文时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资料,2004年11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8%,增幅比上月有一定的下降;但PPI同比上涨8.1%,又创出了年内新高。)

(三)由于高位运行的趋势一时难以扭转,预期央行还将采取包括连续升息在内的新的紧缩措施

也许,这是一个最令人担忧和沮丧的预测。正如笔者在上一节分析紧缩政策的反弹效应时指出过的,由于宏观经济高位运行的趋势一时难以扭转,给政府造成一种紧缩没有到位的假象和错觉,从而诱使货币当局进一步加大紧缩的力度。因此而产生的预期是,在2005年以至2006年间,我国央行还将采取一系列新的紧缩措施,其中主要是在2004年升息的基础上,继续多次分步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事实上,我国的证券市场已经对这一预期作出了提前反映。2004年年底和2005年年初,一直被投资者认为是“政策底”的上证指数1300点被有效击穿。

(四)由于我国调控政策的“时滞”效应大约两年左右,估计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将提前进入新一轮的“衰退”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本轮宏观经济紧缩,经过二年左右的政策时滞,大约在2005年年底至2006年开始从实质上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而由于上面三点预测,我们大致可以判断本轮宏观紧缩很可能会重演前三次紧缩过度的历史。据此,笔者的预测是,2006年我国将进入新一轮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如果按经济本身的发展趋势,这一轮经济增长应该延续到2008年。)

(五)下一轮“衰退”期的长短与幅度将取决于新的紧缩政策的强度与频度

下一轮衰退的时间将延续多久?衰退的幅度会有多大?笔者以为,这将取决于政府未来两年中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如果紧缩政策进一步延续,而且调控力度较大,则衰退的时间和幅度都将增加。反之.如果紧缩政策的取向改变,或者调控的力度较小,则衰退的时间和幅度将会减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政府新的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政策措施和政策力度来进一步预测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

收稿日期:2004-11-20

标签:;  ;  ;  ;  ;  ;  ;  ;  ;  ;  ;  ;  

紧缩与衰退--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