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三月天,不负春日好韶光。伴随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我们迎来了习总书记对思政教师新的要求和殷切希望。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讲好中学思政课,引导好中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每一个思政课教师神圣的职责和光荣的使命。回想当年,不忘初心。亦师亦友,和谐共生是我这三千多个日夜一直追寻的教育境界。如何做到亦师亦友,和谐共生?我想从情怀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老师的作用和使命做了精辟阐述,尤其是提出了六个方便的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情怀要深”,就是说,思政课教师要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什么是情怀、怎样才算有情怀?所谓情怀,是指超出个人利益之外的情感关怀和精神追求;所谓情怀,是指一个人他要有精神内涵、有宽广胸怀,有人间大爱。我们学生需要的思政课教师,就是具有这种情怀的人,当然,也不只是一般的具有,而是强调“情怀要深”。
记得去年来到一个新单位,带着欣喜站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课堂上,看着底下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充满希望地问:“孩子们,你认为思政课是讲什么的学科,你想怎样把它学好?” “是小学的思品课吧,我们都不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考试么,老师?考试的话划一划背过就能取得好成绩吧?”……听到这些,我定住了。这一定不是我想要的孩子的想法,也不是我渴望要回归的课堂啊!我又问:“那你们渴望优秀吗?”“渴望!”他们拖长声音来向我表达自己的愿望。“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会有先后。但是在你做人的这一生啊,善良却没有先后。你可以没有骄人的成绩,没有闪光的亮点,但请你一定要做一个善良和充满希望的人,这就是我们这一门课先要教会你的道理。这么美好的课,你们不期待吗?”他们若有所思,亮闪闪的眼睛和鼻头上微微的汗意,让我的思绪回到了工作的第一年。
那是我走上社会的第一堂思政课,站在高一某班的讲台上,双手无处安放。“我叫刘洋……”刚一开口,班里哄堂大笑,刚走出校园的我,似乎还不习惯站在讲台上。“我们班也有个刘洋!”他们大叫着,在高一那个教室里,放肆地宣泄着他们的青春和热情,就这么个重名的偶然,为我们掀起了一个友好的开端。因为相差的年龄不多,所以我们一起去餐厅吃饭,一起在课下打乒乓球,一起谈论对未来的期待,一起度过课上欢乐的时光……他们已经不再单纯的只是我的学生,那是我的良师、我的益友,我这一生都难忘的伙伴!那个时候,在我的内心就萌发了一颗种子——是他们的良师,更是他们的益友。让内心的这种情怀生根发芽并伴随着自己的教学生涯。
去年夏天,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老师,猜猜我是谁?”我是一定猜不出是谁,但是却知道那一定是我的第一批学生。他说他在萍乡当了体育老师,虽然多年没联系,但他第一个想告诉的就是我,虽然我只是教了他短短的一年,虽然他也担心电话这边会是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但是,他还是打了,然后接通了,然后是我。他说:“老师你不知道,后来我们有多么想念你,想念你陪我们的那段时光……”说着说着,远在萍乡的他一定不知道这边的我已经泪眼婆娑。我无法用语言形容自己那一刻的心情,只是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所有的念念不忘,都得到了回响!从没有哪一刻,让我觉得是如此的有成就感,也从没有哪一刻让我觉得人生是那么容易满足。那是被惦记的滋味,那是被形容能记一辈子的人啊!
在这个对思政课堂越来越重视的时刻,习总书记对思政教师的新要求再一次让我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期待在未来的旅途中,左手是爱,右手是陪伴,与现在的学生携手前行。
只愿所有的青春,都能不留下遗憾;所有的希望,都能不被辜负;只愿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路上都开满鲜花,挂满吉祥的灯笼!
论文作者: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情怀论文; 自己的论文; 思政论文; 这一论文; 的人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