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整体护理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明俊

系统化整体护理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明俊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对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来我院收治的产妇55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27例,给予本院的基础护理;干预组28例,在本院的基础护理上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来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干预组的发病率和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产后出血的患者来说,系统化整体护理对产妇安全生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系统化整体护理;产后出血;临床疗效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24小时以内的出血量超出500ml,据不完全统计80%发生在胎儿分娩后2小时以内,发病突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以导致产妇死亡[1]。子宫收缩无力、产道损伤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子宫收缩无力主要是因为产妇对于分娩存在着恐惧心理,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宫缩不正常、无力,使产后出血量大量增加。分娩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发生子宫收缩无力的现象,导致产后出血。有笔者文献表明,产后系统化整体护理会降低产后出血的几率。于是本院此次探讨基础护理措施和系统化整体护理对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5例产妇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是初次分娩。对照组有27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为(32±2.13)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小学以下的有3例,初中的有8例,高中的有11例,大学及大学以上的有5例。干预组有28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为(31±1.98)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小学以下的有4例,初中的有7例,高中的有9例,大学及大学以上的有8例。由数据得知,两组患者在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上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本院的基础护理,干预组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产前预防

对于收治的患者询问是否有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瘤剔除、羊水过多、妊高征 等病史,如果有的话需再次进行检查,看是否有产后出血的特征。对于贫血的产妇也要格外注意,及时的观察患者的情况,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产后出血的几率。在孕妇生产前可以指导孕妇在屋子里散步,看较为轻松的电影,也可以吃一些小米粥或者面条之类的食物,这会使孕妇放松下来,减轻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疼痛感。

1.2.2 心理疏导

由于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首次生产的孕妇进行展开的,虽有刚为人母的喜悦,但是也对生产过程有着极大的恐惧。此时医护人员应和产妇讲解生产过程以及生产时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这会增强孕妇对自然生产的信心,也会让孕妇心理更踏实。

1.2.2 产时护理

孕妇的生产过程分为三个产程:1第一产程:宫缩扩张到3-4cm时第一产程开始[2],整个分娩时间较长,建议孕妇在前期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医护人员要准确的判断宫缩程度和频率,对胎儿的位置和显露程度也要密切观察,以防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第二产程;宫缩扩张到10cm时第二产程开始,此时医护人员需关注婴儿的心跳和位置以及产妇的心理状态,在此时可以指导孕妇进行有频率的呼吸,指导孕妇用力,为了缓解孕妇的疼痛感可以找人陪同聊天或者在旁边加油鼓气。同时为了防止生产过快导致产妇会阴处受损,可指导孕妇应用腹部按压法[3]。减少阴道受损也是防止产后出血的重要过程。3第三产程:主要是孕妇分娩后对胎盘的处理,一般在15min之内就可自然脱落,如果15min后没有脱落,可以轻柔产妇的子宫部位或者进行人工剥离。

1.2.3 产后出血的护理

一般产后出血发生的比较突然,家属应该及时通知医生。医护人员应配合医师尽快的找到导致孕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且了解产妇的血型以及找到合适的血源。由于孕妇缺血严重,医护人员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让孕妇成功的补充新的血液,来保持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医师要对产妇的脉搏,血压,肤色进行观察[4],看产妇的生命特征是否稳定,如果发现异常,及时给出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度。制止产后出血成功后,也要时刻观察孕妇的生理情况,对产妇会阴出进行护理。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相关资料采集应用统计学软件SSP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病率

对照组产后出血的产妇有8(29.63%)例,干预组产后出血的产妇有2(7.14%)例。由此数据可知,干预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X2=4.6723,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产妇产后感染率

对照组产后感染的产妇有6(22.22%)例,干预组产后感染的产妇有1(3.57%)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X2=4.3047,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据笔者资料表示,产后出血可能会导致孕妇患有席汉氏综合症[5],该病是由产妇大量出血或休克引起的脑组织损伤,会使女性雌性激素分泌减少或者提前闭经。雌性激素过少会导致乳房以及外生殖器官萎缩,提前闭经会使女性容易衰老,这会对产妇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对产妇的心理也造成很大的压力。本次研究对照组给予本院基础护理,干预组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据不完全统计,系统化整体护理会降低产后出血的概率和感染率,对于产妇生产的安全性起到积极性作用。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对产妇的产前预防、心理疏导、产中、产后整体护理的体系,对于医护人员的专业度也有较高的要求。产前预防可以尽量排除有可能患有产后出血的孕妇,减少发病率;心理疏导是由医护人员与产妇进行沟通,保证产妇在最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生产,孕妇放松也会使宫缩有力有节奏的进行,有利于安全生产,产中护理主要是对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监测和指导,产后护理是在产后进行恢复、饮食指导,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孕妇发生感染的概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干预组的产后出血发病率和感染率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于产后出血产妇来说,系统化整体护理对产妇的安全生产有积极性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叶灿.系统化整体护理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7):258-258.

[2]张萍.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母婴世界,2015(2):161-161.

[3]黄学英.用整体护理模式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12-113.

[4]赖亚辉.产后出血患者不同护理措施疗效比较[J].心理医生,2016,22(29):221-222.

[5]付蕊红,韩艳,王辉等.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7):468-470.

论文作者:刘明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3

标签:;  ;  ;  ;  ;  ;  ;  ;  

系统化整体护理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明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