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_方琴,邓露

1.中南大学护理学院;2.湖南省岳阳市二医院;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踝足矫形器方法进行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岳阳市二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运动疗法的基础上给予踝足矫形器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Fugl-Meger下肢评分情况、平衡FMA和10米最大步行速度进行效果评定。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下肢FMA、平衡FMA以及10米最大步行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踝足矫形器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踝足矫形器;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不但躯体存在严重的运动障碍以及感觉障碍,一般会伴随失语以及空间失认等高级脑功能障碍,因此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一直是康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踝足矫形器主要适用于由于踝背屈肌肌张力下降,足底屈肌肌力下降以及足内外翻,引起肌肉等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足下垂或是足尖内翻的患者,将运动疗法和踝足矫形器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1]。本文对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踝足矫形器治疗,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资料70例,选择标准:①经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患者;②符合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③为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区脑卒中;④意识清晰、生命体征稳定;⑤患者下肢FMA评分小于12分,无步行能力;⑥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③意识不清。将7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结合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54.6±5.4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2.1±3.7天,治疗时间为54.0±8.3天,其中脑出血19例,脑梗塞16例,左侧偏瘫15例,右侧偏瘫20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54.8±4.9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2.3±3.1天,治疗时间为54.2±8.1天,其中脑出血20例,脑梗塞15例,左侧偏瘫14例,右侧偏瘫2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患者良肢摆放以及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床上基本动作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每天由专业医师以及治疗师指导训练,每次训练30分钟,剩余时间由患者家属陪伴训练[2];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通过踝足矫形器进行治疗:康复训练首先从起立床站立训练开始,与此同时进行床上日常活动以及平衡训练,每天训练2次,每次持续20分钟,训练3天之后患者患侧下肢穿踝足矫形器在平行杠内实施站立平衡训练,在患者患侧下肢给予负重训练;患者穿踝足矫形器在平行杠实施诱发迈步训练,每天训练2次,每次持续30分钟;实施下肢强化分离运动训练;强化步行训练[3];③所有患者通过Fugl-Meger下肢评分(FMA)法进行评测,偏瘫下肢运动评测最大积分为34分,平衡功能评测最大积分1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分别评测1次;通过10米最大步行速度对两组患者步行速度进行评价。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其中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康复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下肢FMA、平衡FMA以及10米最大步行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矫形器现在属于康复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属于对残疾部位的一类补偿矫形治疗,最近几年来很多专家建议早期实施踝足矫形器治疗,其主要目的是为身体重量的支持、畸形矫正、畸形预防以及不随意运动的控制,避免出现废用以及误用综合征,加快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速度[4]。早期因为患者踝部肌肉张力恢复速度比较慢,通过踝足矫形器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离开床站立,加快阳性支撑反应,建立平衡反应机制。当其肌张力升高时,通过踝足矫形器还能够纠正足内翻现象,避免健侧下肢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防止肌肉痉挛以及关节畸形,使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下肢FMA、平衡FMA以及10米最大步行速度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由此可见,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踝足矫形器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加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增强步行能力,与常规治疗方式比较更加积极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瓮长水,高怀民,于增,等.积极康复程度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5(04):202 -204.

[2] 黄松波,刘凤珍,董爱勤,等.早期主动性康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康复,2010,12(06):902-904.

[3] 瓮长水,高怀民,徐军,等. 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11(04):1226-1227.

[4] 李艳,杨青兰,王科英,等. 膝踝矫形器对重度偏瘫患者早期步行功能康复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1(02) :88.

[5] 楚海波,和瑞欣,郭锐,等. 踝足矫形器及针灸对偏瘫患者足内翻、足下垂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6(21) :522-523.

论文作者:方琴,邓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_方琴,邓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