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论文_徐秀红

15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论文_徐秀红

依安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5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超声特征,加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深入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15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PTL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对病变的超声分型、形态特点、边界、回声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上述超声表现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5例PTL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0例,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低度恶性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3例,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伴大细胞转化2例。超声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累及单侧或双侧,多呈不均匀极低回声,可有条索状强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可伴数目不等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易侵犯颈部淋巴结,还可累及周围软组织、压迫气管.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临床较少见,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有利于该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超声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甲状腺的淋巴瘤,发病率较低,在临床中不常见,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0.6%-5.0%,占结外淋巴瘤的3%左右,且在超声检查中容易被误诊。。PTL的治疗与其他结外淋巴瘤类似,但不同于甲状腺癌。因此提高对PTL的认识,有助于临床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避免延误病情及不必要的手术。目前国内外关于PTL 超声表现研究报道不多.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本院有完整超声资料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确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超声表现、病理及其他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超声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PTL患者15例,其中治疗前或手术前在我科接受超声检查、并在工作站中存留完整声像图及超声诊断报告的患者15例. 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为42岁,最大为85岁,中位年龄66.76岁。15例患者均以甲状腺肿物或颈前肿物,近期肿物迅速增大(平均3.2±2.3个月)为主要症状就诊,患者均以颈部肿物就诊,一侧或双侧,肿块较大,部分约为鸽蛋大小,触诊质地较硬,固定,活动度差,病史1 周至半年,部分肿块增大迅速,伴有颈部不适、声音嘶哑等症状。

1.2方法

使用Acuson 128、GE Logiq 9 型超声仪。超声医师均具有3 年以上诊断经验。超声观察甲状腺腺体大小、实质回声、腺体内结节数量、位置。患者头部后仰充分暴露颈部,常规超声扫查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观察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有无钙化、血流情况、与毗邻结构的关系、病灶外甲状腺组织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甲状腺淋巴瘤的二维超声表现分为三型:结节型-甲状腺肿物于腺叶内呈极低回声结节,边界清,彼此相邻;弥漫型-甲状腺肿物呈极低回声,且弥漫分布,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混合型-甲状腺肿物内结节不规则分布,彼此融合,呈弥漫性分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珚x±s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28例全部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0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低度恶性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3例,MZBL伴大细胞转化型淋巴瘤2例. 8 例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7 例为手术病理,所有均行免疫组化. 病灶多数体积较大,占据甲状腺一叶的1/2 ~ 3//4,与大部分甲状腺组织包膜分界不清,上极或下极可剩余少许正常甲状腺组织,病灶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内回声极低,分布欠均匀,部分可见线样强回声分布。其中甲状腺肿物二维超声三型中:结节型4例,弥漫型4例,混合型4例。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丰富者1例,血流信号不丰富者2例。

3.结论

随着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逐渐增加,超声检查已经成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随访中起重要作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较少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甲状腺的淋巴瘤,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0.6%~ 5%,在结外淋巴瘤中所占比例不到2%[1]患者发病年龄分布于各年龄段,男女比例约为1∶3 ~ 1∶8。部分患者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并可侵犯颈部周围软组织。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研究报道约有25%~93%的患者合并HT,并认为PTL可能由于HT导致B细胞激活,从而分泌自身抗体刺激甲状腺淋巴组织增生,继而发生恶变。在病理学分类中,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属于结外淋巴瘤,与发生在呼吸道及消化道的淋巴瘤在临床上和病理上都很相似。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绝大多数为NHL,B细胞来源,很少来源于T细胞。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少见而且超声声像图改变特征性不是很强,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所以超声检查时要注意道该病的可能。将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分为3型:结节型、弥漫型和混和型。[2]结节型需要与甲状腺癌进行鉴别,二者均为低回声结节。甲状腺淋巴瘤典型声像图,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有倾向性诊断,但确诊需要靠病理活检,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是初诊的主要方法,穿刺阳性者应行外科手术,通过手术切除组织的病理检查仍是诊断甲状腺淋巴瘤最可靠的方法。MZBL/MALT可长期在甲状腺腺体内局限性生长,后期可以转化成DLBCL。镜下可见正常腺体组织被破坏,单核B细胞为主的肿瘤组织聚集成团状或巢状,新生血管并不明显,异型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全层,但未破坏血管管腔,故肿瘤组织很少发生缺血坏死,不易累及颈部淋巴结或周围软组织。本组术前仅1例进行了针吸细胞学检查,5例行术前冰冻活检,均明确了诊断(NHL),未出现误诊病例,另9例直接行甲状腺肿物切除而未行术前针吸或冰冻检查。原因是开放性切除活检能取得足够有代表性的组织标本,同时使其他亚型的甲状腺淋巴瘤避免误诊,而且目前国内穿刺细胞学甲状腺淋巴瘤诊断准确率不高.

总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甲状腺恶性疾病,很容易被漏诊和误诊。虽然超声检查对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确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无庸置疑,它仍然是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术前可补充CT或MRI检查,了解肿物对于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应用超声引导确诊,对本病再行进一步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夏宇,戴晴,姜玉新,等.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19(2):131-133.

[2] 章美武,陈赛君.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 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1377-1378.

[3] 李鹏,张惠.高频超声诊断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2):2269-2270.

论文作者:徐秀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15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论文_徐秀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