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体感染HIV之后,随着CD4细胞进行性减少,HIV会诱发各种病变,其中眼部病变可影响眼科领域的各个方面,艾滋病患者的泪液、结膜、角膜、葡萄膜、玻璃体及视网膜中皆可分离培养出HIV,李雪琴等将其分为四大类:微血管病变、肿瘤、神经眼科异常、机会性感染。据统计,艾滋病患者中,眼部并发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82.6%以上[2],有些眼部损害为艾滋病的首发症状,眼的各大组织均可受累,其中眼底病变为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最常见部位,本组临床资料充分证明这一点。AIDS眼病为HIV病毒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感染HSV、VZV、CMV等所致,这些病毒潜伏在神经节,一旦发生眼部感染,病情发展迅速。艾滋病并发眼底病最常见的是HIV性视网膜病及CMV性视网膜炎,与我院统计资料相符,在HIV/AIDS患者人群中,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缺陷,CMV性视网膜炎发生率占艾滋病患者的6%~40%[3],其中一半可因巨细胞病毒感染出现视网膜脱离,继而失明,有经验的医生可用眼底照相即可诊断,此检查快速、实用,可以使患者早发现、早治疗。HIV性视网膜病是AIDS患者眼部受累的最常见形式,且大多无症状,最常见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棉绒斑,棉绒斑为黄白色,大小形态不一,相互独立不融合,边缘羽毛状,并于6-8周内消退,除非出现严重的毛细血管闭塞,HIV性视网膜病才会影响视力。有的患者视网膜还可出现类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微血管瘤和出血,其病灶一般较小,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不难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鉴别。CMV性视网膜炎为艾滋病患者晚期的并发症,多出现在CD4细胞小于50者,且多数已并发其他机会性感染。CMV是一种嗜神经病毒,通过血管到达后极部,细胞间以接触方式传播,感染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导致全层视网膜坏死、出血,中心为瘢痕,病变常表现为沿血管分布的黄白色改变,其上有片状出血,被形象的称之为“奶酪加番茄样视网膜炎”,合并静脉周围炎者可见视网膜血管霜枝样改变,血管闭塞呈白线。HIV患者神经性眼病最常见的病因为隐球菌脑膜炎,脑膜炎相关性视盘水肿或因真菌直接浸润视神经通路上任何位置所致视神经病变。结核病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结核导致脉络膜受累并不多见,典型表现为双侧多发性橘黄色脉络膜病变,一般不出现前葡萄膜炎表现。角膜炎和葡萄膜炎也是眼部感染后果之一,可表现为细菌性和病毒性,预后差。AIDS相关性眼病还有眼眶、结膜等其他部位的病变,较为少见,不易诊断,故本次资料未予统计。AIDS眼病的诊断需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裂隙灯、眼底检查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检测患者的病毒DNA类型,以利于感染类型的特异性诊断。艾滋病眼部并发症具有症状重、病程长、对药物治疗敏感性差、致盲率高等特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人感染HIV病毒后自身免疫力严重下降,加上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思想观念漂浮不定等导致眼部并发症严重、致盲率高。因此,艾滋病一旦发现,即行全面眼科检查,如发现病变,及时治疗,如未发生病变,则根据CD4细胞的情况定期检查眼睛:1.CD4≥500个/µL时,每年检查一次眼睛2.500个/µL>CD4≥200个/µL时,每半年检查一次眼睛3.CD4<200个/µL时,每3个月检查一次眼睛4.在初次用抗艾滋病毒的药物前1周要做检查,用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复诊。当然,对于艾滋病最重要的是预防,宣传、普及艾滋病预防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婚育观,让人们认识到该病的严重性、危害性,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为我们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孙富艳,卢洪洲.艾滋病免疫重建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杂志,2009,4(1):30-34.2.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3.3.周晓美,张武林,李彬等.艾滋病视网膜病变1例.[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18,(4):314-315
论文作者:姜学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视网膜论文; 眼部论文; 艾滋病论文; 病毒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眼科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