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研究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价值观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中国由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及其冲突,引发了对价值观的研究热。对2 0多年来的价值观研究进行剖析,揭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有利于推动我国价值观 研究的深入发展。
一、当代价值观研究是社会转型在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反思
价值观的存在和对价值观的研究不是一回事。当前我国理论界对价值观的重视和研究 热,是与在社会转型基础上产生的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冲突联系在一起的。
改革开放以前,人们都认为东方民族在革命中已经跨越了马克思所说的“卡夫丁峡谷 ”,进而认为我国社会形态的发展已经超越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阶段,正在向产品经 济社会形态过渡。1978年以后,人们用实践标准来检验,终于发现以前对我国社会形态 的定位是错误的。在尔后的认识中,全党逐渐统一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 位上。党的十五大把摆脱不发达的首要目标规定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 化和现代化”,这个过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经 济体制上的这种转变已经并将进一步引起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总之,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之中。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价值观的变化,表现为:
其一,价值主体意识的多元化。在自然经济社会形态中,个人无独立性可言,价值观 中的主体意识是整体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情况没有根本改变,每个人都要听 从计划体制下各级组织的安排。所谓“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之类的宣传口号,就反映了主体意识中对个体意识的淡化。市场经济建立起通过财富 的物化关系来表现人的价值的平等关系,与此相应的是价值观中个体主体意识的生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但又具有它的特殊性,即公有制占主导地 位。这就决定了人们的经济活动既与自然经济形态中的活动不同,又与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中的活动不同。表现为价值观中的主体意识正在逐渐从抽象的群体意识向现实的 个体意识转移,同时,它又趋向于与马克思所说的“真实的集体”[1]相联系。这就是 价值观中主体意识的多元化。
其二,价值客体意识的利益化。在自然经济社会形态中,个人通过血缘或地域的自然 纽带依附于群体,与这种自然纽带相对应的是宗法观念和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观念。董 仲舒所谓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正说明了社会中这种伦理化了的价值客体意识。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这种情况没有根本改变。“不算经济账,只算政治账”之类的口号,正 反映了利益意识在社会主导价值观中的淡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推动下,市场 成为人与人相联系的中介桥梁,经济利益成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内容。
其三,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冲突。价值主体意识的变化与价值追求目标的变化,必然 形成多元价值观。新形成的多元价值观与已经陈旧但依然存在的价值观交织在一起,使 价值观的多元化呈现为复杂的情况。价值观体现着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不同价值观之 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价值观的冲突不仅反映在不同的人和群体之间,而且反映在同 一个人或同一个群体内部。外部冲突和内部冲突交织在一起,使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更呈 现为一种复杂的情况。
从过去抽象的整体主体意识转化为现实的多元主体意识,从过去“正其谊不谋其利” 到对利益的追求,正体现着社会转型的深刻内容。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冲突,正是社会 转型在观念上的反映,并由此引起社会对价值观的重视和研究。这种研究正是对社会转 型的反映的思考,即“反思”。黑格尔认为:“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 觉其为思想”[2],从而“让内容按照它自己的本性,即按照它自己的自身而自行运动 ”[3]。于是,反思就能使思想更深刻地从对象自身运动的内容中来把握思想所反映的 现实。反思的思维特征要求我们,要在对价值观多元化及其冲突的研究中,达到对于产 生观念的基础的社会转型的深刻认识。
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冲突是社会意识现象。对这些社会意识现象进行反思,决定了这 种研究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由此进一步规定了这种研究的党性原则。即:价值观的研 究集中体现着一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或者说,价值观的研究与引导价值观的变化趋势 、确立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因而集中地体现着占统治地位的群体的利益和 要求。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根据,就在于为集中体现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服务。明确价 值观研究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也就为价值观的研究指明了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向。
价值观的研究为深刻把握社会转型提供了一个途径,即从意识形态反思的角度来理解 社会转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对价值观多元化及其冲突的分析,我们就能揭示个体正在 何种程度上成为独立的主体,从而深刻理解当今社会主体正在何种程度上从抽象的整体 向现实的个体转化,并逐渐与“真实的集体”相联系;就能揭示利益在何种程度上成为 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内容,从而深刻理解在当今社会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社会关系正在何 种程度上替代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依附于单位的人向现实的社会人的转化 ,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血缘、地缘关系向经济利益关系的转化,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所表现出来的重要内容,从而也是社会转型的广度和深度的重 要标志。这些认识内容是与从意识形态高度来进行反思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当前,中 国的价值观研究正在作这方面的努力。
二、我国当代价值观研究历程的分析
20多年来,我国价值观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隐到显再到热的历程。
1980年,《学术月刊》发表了杜汝楫的文章——《马克思主义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 认识及其联系》。该文从研究实践检验机制着手,回顾了西方关于事实与价值的讨论, 认为价值判断是“关于好与坏、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合理与不合理的评价”。这篇 文章在哲学层次上提出并探讨了价值问题,虽然没有直接涉及价值观研究,但由于把价 值判断的问题提了出来,也就隐含着与价值判断“体用不二”的价值观问题。
1982年9月,刘奔、李连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略论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这里的价值观是与真理观相对应的关于价值的学说,其中就隐含着作为价值反映积淀的 价值观。1985年5月在安徽屯溪召开的全国真理问题研讨会上,学者们在讨论真理与价 值的统一问题时,提出了价值认识的真理性问题。1986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价值与认识 的讨论会上,学者们对价值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会上有人提出,是 否承认价值认识的真理性,涉及到是否承认价值观的正确性问题,然而对于作为价值反 映积淀的价值观并没有展开讨论。应该看到,关于价值认识问题的这些讨论,确实为尔 后的价值观研究提供了条件。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变动,必然地引发了人们观念的剧烈变动。作为理论界对这种变 动的反映,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价值观概念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章杂志上。1987 年11月,在陕西西安召开了“全国价值论与价值观念变革”学术讨论会,把对价值观变 革的研究作为大会的主题之一,会后还出版了论文集——《价值和价值观念》。在这次 会议上,有人对“价值观念及其特征”、“价值观念与社会变迁”、“价值观念的特质 与价值观念变革”以及“我国青年知识分子价值观念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作了专门的 研究。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先后出版了好几本较有影响的有关价值哲学的专著,这些 专著都把价值观的研究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李连科在1991年出版的《价值哲学论》的 最后一章中提出:“建立正确而开放的价值观,实属必要。”袁贵仁在1991年出版的《 价值学引论》中,在“人的价值意识”的标题下专门研究了“价值理想”、“价值观念 ”和“价值规范”,认为它们是“人的价值意识的主要形式”。李德顺在1993年出版的 《价值新论》中,以通俗的语言阐述了价值观念世界中的多元性及其冲突,分析了当今 社会存在着的三种价值观体系,认为“今天的意识形态是这三种价值观体系的战场”。 王玉梁在1993年出版的《价值哲学新探》中,用两章的篇幅分析了“价值意识和价值观 念”以及“中西价值观念比较”。
尔后,价值观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1998年在西安召开了“邓小平价 值观”学术研讨会,1999年在北戴河召开了“价值观念与评价”学术研讨会,2000年在 天津南开大学举行了“新世纪的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同年在西安还召开了“理想 、信念与价值观”学术研讨会,等等。从研究价值观问题的组织情况看,2000年,北京 师范大学成立了“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组建了 开放式的“价值理论研究室”。此外,一些大学的哲学系和省级党校也开设了价值论方 面的课程,价值论研究人才的培养逐步纳入了专业化和体制化的轨道。
90年代后半叶,又有不少专门研究价值观的著作面市。吴振平在1998年出版了《市场 经济与价值观》,探讨了体制转型中“价值观的震荡”,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 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导向”;漆玲和赵兴在1998年出版了《价值观导论——兼论马克思 主义价值观》,在研究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和结构后,强调建构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必 要性和可能性;兰久富在1999年出版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揭示价值观冲突 的深层含义,并对中国当前的价值观状况作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价值观方面出版的著作已逾30种,发表 论文超过500篇。学界对价值认识、价值理论、价值观、价值观念等作了进一步的规定 ;对价值观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价值观的核心意识和外围意识以及一般价值观和特 殊价值观进行了划分;对价值观与社会变迁、价值观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冲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意 义进行了研究。可以这样说,学界对价值观的研究几乎涉及价值观的各个方面,在一些 方面的研究还相当深入。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化和价值观冲突的激化,在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80 年代末,由国家有关部门资助和支持的关于价值观的社会调查研究也开始了。其中比较 重要的有:1988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进行的“北京大学生价值观倾向的初步定量研究” 、1989年国家教委立项的“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1990年中国社会科 学院社会学所主持的“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演变”课题研究、1992年全国社科规划重点 课题“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1993年国家教委课题“经济转型时期各社会群体 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心理承受力研究”、教育部组织的“1992—1997年高等学校师生政治 状况滚动调查”,等等。
此外,我国台湾学者也对价值观的变迁进行了理论和实证调查的研究,其成果反映在1 989年出版的《中国人的价值观》(文崇一著)、1994年出版的《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 科学观点》(杨国枢主编)等著作中。台湾的汉学中心还于1992年召开了主题为“中国人 的价值观”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通过这些实证调查,收集了不少关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群体(尤其是青少年) 在价值观变迁、价值观多元化等方面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又得出一系列相关的结 论。这些调查数据和相关结论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进一步的实证调查 积累了量度和实践方面的经验。
尽管20多年来我们在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 明显的不足之处。在笔者看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价值观的理论研究缺少一定的深度。通观许多论述价值观的论文和著作,由于 缺乏深入的研究作为基础,因而显得没有理论深度和说服力,甚至在一些重要范畴的理 解方面尚缺少共识。此外,关于价值观与价值观念之间的区别,个体价值观与群体价值 观之间的关系,理想、信念、信仰在价值观中的地位和作用,现阶段不同价值观之间的 冲突及其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内涵的确定及其主导地位的确立,等等, 都还没有来得及作深入的理论研究。
其二,价值观的理论研究缺少相关学科的联合。到目前为止,价值观的研究主要局限 于哲学学科,所出版的关于价值观方面的专著和论文也主要是由哲学工作者撰写的,社 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关于价值观方面的专著和论文尚不多见。在价值观研究上,哲学与 社会学、心理学,甚至与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的联盟还没有形成,融哲学研究与社会 学、心理学研究于一体的专著和论文更是凤毛麟角。价值观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 ,价值观研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涉及到多种类型的社会意识形式,因而需要与多种学科 相联系。目前这种状况,正是价值观研究缺少深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尚未实现有机结合。目前,价值观的理论研究, 尤其是哲学研究往往囿于本学科内的理论推导,缺乏实证研究的基础。这样的理论研究 自然缺少对于现实的指导价值。与此同时,价值观的实证研究又往往缺乏理论尤其是哲 学的指导,这样的实证研究缺少理论深度是必然的。国内的一些实证调查往往直接套用 西方的调查工具,之所以未能制定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调查工具,正是与缺少与 之相应的理论指导联系在一起的。一些实证调查报告往往是“虎头蛇尾”,即调查数据 一大堆,但缺少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这也是与缺少与之相应的理论指导联系在一 起的。缺少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理论研究与缺少理论研究为指导的实证研究,都不能有效 地说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冲突,也不能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主 导价值观的确立。
其四,价值观的实证调查力度不够。与价值观的理论研究相比,价值观的实证调查更 显得不够。目前已做的有关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大多是针对青少年的。即使是面向全体 公民的,也没有做分层的分析,而且问卷的设计也比较粗糙,缺少信度和效度。对各种 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群体价值观的状况,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思想内容、社会基础 、实践和宣传教育效果,对国内外文化交流所带来的价值观影响等,缺乏深入、充分、 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这里,除了前面提到的价值观理论研究的落后制约了实证调查 的深度和广度这个原因外,缺乏专门进行价值观调查研究的常设机构和相应的经费投入 ,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的几点思考
其一,提高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意义的认识。价值观研究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反思 。反思作为使“思想自觉其为思想”的思维方式,能对社会存在,进而对社会上存在的 重大问题予以深刻把握。比如,人类社会已进入现代文明阶段,但现代文明也带来了不 少问题。在已经过去的那个世纪,人类就经历了世界范围的战争、整体性的社会动荡、 全球性的自然报复,等等。跨入新世纪以来,这些问题并没有消失,有的甚至更为激化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就是明证。有人把现代文明的这些危机都归咎于科技和 工业,以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陷入悲观。从价值观研究着手,人们就能发现,现代科技 和工业尽管加剧了这些危机的程度,但并不是产生危机的根源。现代文明不是在方法上 出了问题,而是在方向上出了问题,其根源就在价值观上。以西方社会为代表的现代文 明,迷失于个人意识和利益意识的迷雾中,其结果是在利用现代科技和工业创造欲望又 填补欲望的恶性循环中陷入了现代文明的困境。研究价值观,揭示社会冲突的根源,将 能为现代文明指明新的方向。
价值观研究既然是站在意识形态层面上进行的反思,就不要讳言其党性原则。当前, 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矛盾最多、变化最快、发展也最快的时期,这些情况都会在 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冲突中体现出来。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使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 出现了道德困惑、内心痛苦、信仰危机等精神现象,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失控。转型时期 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是正常的,并不可怕,问题在于如何确立正确的、占主导地位的 社会价值观。上述精神现象是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失范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研究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价值观问题,可以从意识形态层面深入地揭示产生上述精神现象的根源, 为形成既不脱离又能引导多元价值观的主导价值观提供思想资料,为政府提出对策和建 议,对群众进行价值观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价值观研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重要环节,是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机制。
其二,坚持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的正确原则,这就是反思性原则和党性原则。当代中 国的价值观研究属于对社会转型的反思性研究,应坚持反思性研究的深刻性。深刻研究 的基础是如实反映、科学描述。应该如实地承认价值观的主体性特征,科学地描述当今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冲突的现状。这样的研究不仅要做定性分析,而且要做定量分 析;定性分析要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定量分析又要以定性分析为指导。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坚持实证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内容按照它自己的本性 ,即按照它自己的自身而自行运动”,以便深刻地把握价值观多元化及其冲突的本质, 揭示社会转型的深刻内容。
既然价值观研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就应坚持意识形态层面研究的党性原则。价 值观具有强烈的主体性,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更呈现复杂的多元状况,往往容易使人 们在研究中陷入多元性而迷失自我,即不自觉地坚持某种党性原则。坚持自觉的党性原 则并不意味着囿于某一群体的利益而篡改事实或掩盖本质,而是要自觉地站在社会发展 规律的高度来看待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冲突,为集中体现社会存在的 经济基础的发展指明方向。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又往往 落后于社会意识的变化,而社会意识形态的落后是造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混乱的一个 重要原因。坚持在意识形态层面进行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努力克服社会意识形态的落后 状况,使其对社会意识并通过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发挥积极的反作用。就我们的论题而 言,就是通过研究社会转型中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冲突,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导价 值观的引导。
其三,需要着重研究的几个价值观问题。
1.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变迁的机制。江泽民提出的“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 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变迁的机制问题。可以从 很多方面来揭示这个机制,其中,研究市场经济与经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一个重 要方面。经济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和基础的活动,经济价值观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 对经济活动及其呈现的价值现象进行反映的积淀,因此,经济活动对人们的意识的基础 地位和根本作用,就会通过经济价值观对其他价值观的基础地位和根本作用体现出来。 社会生活的全部变动,归根到底都要到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中去寻找答案。作为对 社会存在进行反映的价值观的变化,可以在对社会存在进行直接反映的经济价值观的变 动中寻找基本的答案。当然,其中的许多环节还需要作深入而细致的分析。
2.价值观的结构。学界对价值观的结构已作了很多有意义的分析,但是还不够。价值 以马克思所说的“为我关系”为本质。“为我关系”可以分析为“我”和“为我”。“ 我”和“为我”构成了价值的核心;“我”和“为我”的意识构成了价值观的核心价值 意识。价值观结构就像是以这两个核心价值意识为焦点所形成的椭圆。椭圆的变化和运 动可以从两个焦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张力的变化和运动中得到说明,价值观的变 化和运动也可以从这个椭圆的变化和运动中得到说明。当然,椭圆的两个焦点之间的张 力与社会转型的关系,这种张力在什么度的范围内能使椭圆呈稳定状态,张力的变化和 运动与价值观的变化和运动之间表现为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这些都需要研究再研究。
3.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价值观体现的价值取向和选择,总是与理想、信念和 信仰联系在一起。理想与空想、幻想不同,是主体在正确反映现实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主体需要所形成的蓝图,集中体现着主体的价值取向和选择。信仰以信念为基础, 是主体对于某一基本观念孜孜以求的精神状态,它以浓缩的形式体现着价值观。信仰是 作为理性因素的可信和作为非理性因素的确信的统一,信仰形成的关键不是可信而是确 信。理想通过信念、信仰与实践结合,从而“借扬弃外在世界的规定给自身以外在观念 形式中的实在”[4],这就是价值观对现实发生影响的机制。当前的理想迷失和信仰危 机,与处于社会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化期间价值观中核心价值意识 的变化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核心价值意识与理想、信念、信仰之间的关系,理想迷失和 信仰危机与人们行为失范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实际上并没有搞清楚,需要研究再研究 。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价值观的多元并存和新旧交替。面对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有 人把价值观的多元并存和新旧交替理解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西方传入的价值观、过去 “左”的价值观以及改革开放实践中新生的价值观之间的并存和交替;[5]也有人把多 元并存和交替的价值观基础与社会转型中因社会结构变化而形成的若干阶层对应起来。 [6]价值观的多元并存和新旧交替与社会转型中价值主体意识和价值追求目标的变化深 刻地联系在一起。新形成的多元价值观与已经陈旧但依然存在的价值观交织在一起并相 互作用,使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交替性呈现为复杂的情况,并由此引起价值观之间的复杂 冲突。这就需要我们对多元的价值主体意识和变化的价值追求目标作深刻的分析,并进 一步对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交替性所引起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的机制作深入的分析。
5.“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导价值观的确立。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全 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 的党以及如何建设这样的党的问题。这其实也表明了我们党的一种重大的价值选择和价 值承诺,即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导价值观。这种新 的价值观是具有市场经济特征、以人为本的,是具有民族特色、以当今世界的主题即人 类的和平与发展为主旨的,是综合、多元、多层次然而又是一体的,是动态发展、相对 合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导价值观重在建设,需要进行价值观的调查研究,也需 要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价值观的教育:用新的价值观对多元价值观进行引导,对全体社 会成员尤其是青年进行新价值观的教育。这是一个相当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其四,加强对价值观多元化及其冲突的实证调查。本文在坚持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的 正确原则中已经提出了这个要求,这里之所以特别列出,是因为:首先,与价值观的理 论研究相比,价值观的实证调查更显得不够。其次,价值观研究必须以“如实反映、科 学描述”为基础,而这又都要以实证调查为前提。为了加强对价值观多元化及其冲突的 实证调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出发点。价值观研究确实具有很强的党性原则,但在实证调查 中不能以此为借口而用某种先入为主的观点来剪裁事实,必须坚持由事实来推出观点, 而不是相反。这就是邓小平常说的“拿事实来说话”、“让事实去教育他们”。
2.注意科学调查方法的运用。价值观的实证调查当然要遵循一般社会调查的方法,例 如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结合、访问法与问卷法的统一,等等。这里想特别强调两个问 题。一个是价值观的调查指标问题。现在国内几个影响较大的价值观调查所用的调查指 标都是Rokerch编制的“价值调查表”(Value Survey)。[7]在笔者看来,我们迫切需要 制定既能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观调查指标。另一个是静态调查与动态调查 相结合的问题。要建立一个长期调查规划,使对价值观的实证调查能三年或五年一次地 连续进行下去,以掌握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于已经过去的情况,除 了用文献法对与价值观相关的指标进行搜集外,还可以对20多年来发生的很多关于社会 问题的讨论进行分析。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关于“伤痕文学”的讨论、“潘晓问 题”的讨论、“张华救老农”的讨论、“球籍问题”的讨论、“《河殇》问题”的讨论 ,等等。可以先通过文献法对这些讨论的资料进行搜集,然后对其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变 化进行分析。当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注意实证调查与理论研究的结合。
3.加强投入。价值观研究既然属于意识形态,而关于价值观的实证调查又需要相当的 经费支持,这就决定了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于价值观多元化及其冲突的实证调查的投入, 包括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就人力的投入而言,要抽调相关人员,建立一定的关于价值 观实证调查的机构。同时要注意,既要加强对实证调查的指导,又不能对实证调查横加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