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电一体化模式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提升了工程装备制造及应用中的智能化操控水平,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程的快速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当前机械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实施进程,对基于机电一体化模式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程展开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的机电一体化工程模式的运用及拓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自动化工程;应用
机械制造工程中的机电一体化工艺系把机械制造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有机融合到一快的现代化综合性组合工艺,微电子系统相当于与机械构造硬件相对应的神经性软件系统,由于机电一体化的成功组合,有力促使了机械装备的高水平自动化模式的成功实现,同时还使机械装备的操作状态达到了智能化、人性化的效果,大幅度增强了机械装备的运行功效。机电一体化是电脑技术在机械装备制造过程中运用所获得的技术成果,是确保机械装备智能化效果增强的技术措施,所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式在工程装备制造中的普遍采用,不但是以后工程装备走向智能化的必然要求,亦为改善工程装备制造经济价值,实现其充分的可靠性、安全性的必然选择。
1 机电一体化模式在工程装备制造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我们国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即开始着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装备制造过程中的完整应用实施了广泛而深入的研发进程,历经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和科研攻关,尽管我国机电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大跨步的推进,然而我国针对此项技术的应用规模与西方技术先进国家相比尚存在着不可低估的缺陷。现时我们国家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机电一体化装配水平已远未达到新时代其所需的整体规模程度。伴着全国上下对工程装备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模式的广泛关注和采用,我们国家机械装备制造业中机电一体化工艺技术模式的推进已经进入决胜时期。尽管我们国家微机网络机械操控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然而,伴着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中机电一体化融合性工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其在这一领域中的丰富实践,我们国家工程装备制造业定会不断走向愈来愈高的水平阶段,从而大力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
2 机电一体化模式在工程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特点
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方式在智能化的基础上,将模块化与小型化原理合理结合,形成新型设计模式,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机械设备运行效率,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1 优化机械产品的使用功能
当今时期,机电一体化融合模式在工程装备制造业中的普遍技术应用,可以变更仪表显示模式且依托微机网络技术完成对工程装备的智能型控制模式,将以往对工程装备进行控制的人工操作功能取代为网络微机控制,可大幅度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将工程装备的控制过程变得十分便捷化。机电一体化的机械装备融合组成模式在工程装备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达到了工程装备的自动调控标准,增强了工程装备的工作性能,改善了工程装备的运转效果。
2.2 工程装备的试运转调试和维护更方便
机电一体化模式在工程装备制造业中的运用,可以在不拆解机体的条件下,依托机电一体化模式的自行监测装置完成对工程装备调试和维修。
2.3 有利于工程装备的安全作业
工程装备的局部组成部件因为长时间承受磨损或发生极度老化,丧失韧性和弹性,从而极容易导致各类隐患或事故的出现。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式的机械装备,可以实现对易出现问题的部件实施连续的周密监控,当此类部件极度疲劳且有可能引发机械事故时,即可迅速自行调整工作模式并迅速给出报警信号,从而达到对工程装备的完整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机电一体化在工程装备制造业中的技术运用
3.1 电子监控、自动报警和故障自诊在工程装备中的应用
工程机械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工作装置、制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等的运行状态出现故障将导致工程机械不能正常使用,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用于维修。机电一体化用于工程机械中实现了其电子监控、自动报警及故障自诊的功能。
3.2 机电一体化用于柴油机的自动控制
工程机械由于对机械功率要求较高,因而普遍采用柴油机作为工程机械的动力核心。机电一体化在柴油机控制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柴油机的经济型和动力性,并降低柴油机排放的废气量。传统的柴油机优化,将精力放在了提高柴油机的燃油耗率和降低柴油机污染物等级上。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4.1 机电一体化
自动化、一体化是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是我国机械设计制造的主要发展方向。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有机的融合成一个整体,实现一体化技术,即“机电一体化系统”。纵观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针对一些具有恶劣性、复杂性的工作环境,其生产、运行较为困难,将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运用其中,能够有效解决施工环境恶劣、复杂等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应用领域。
4.2 智能化趋势
智能化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决定者机械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提升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检测水平,及时发现机械设备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升设备质量,确保生产过程具有安全性与可靠性,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由此可见,智能化是机械设计制造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4.3 数字化技术
通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对图像信息、文字信息、声音信息、影像信息的处理,将该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对图像信息、文字信息、声音信息、影像信息的处理能力与运用能力,提升自动化机械生产水平,提高机械设计制造生产质量,加快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可见,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机械设计制造工作中,能够优化机械运营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对生产信息的分析能力、处理能力与归档能力,推动机械制造生产行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化技术不断深化,成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4.4 绿色化发展
在绿色生活、低碳环保、节约资源等理念的不断深化,维护生态平衡、节约资源能源、减低污染物的排放,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社会。为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相应社会发展号召,实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应将绿色理念作为基本发展理念之一,落实节能减排发展战略,积极引入环保型生产材料与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增加绿化面积,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是工程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的前提。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作为工程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虽然我国现阶段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技术水平不高,但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程机械必然会越来越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雅丽.浅谈机电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有效应用[J].新丝路(下旬),2016(6):63-63.
[2]王振.浅谈基于Profibus-DP总线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系统[J].低碳世界,2016(14):26-27.
[3]章健,隆丹宁,谢祥强,et al.浅谈热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轻工科技,2017(1):155-156.
论文作者:冯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机电一体化论文; 工程论文; 装备论文; 模式论文; 技术论文; 机械制造论文; 工程机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