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祖恩
金溪县中医院 江西省抚州市 344800
摘要: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72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接受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9.44%),P<0.05。结论: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接受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七味白术散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儿感染多种细菌以及病菌所导致[1]。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会出现食欲不振、腹部疼痛的症状,若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此病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2]。临床上主要使用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本文主要研究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72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儿分为2组,每组36例患儿。
实验组患儿中,年龄处于2-11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89±1.76)岁;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6例。
对照组患儿中,年龄处于3-12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03±1.85)岁;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5例。
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下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相关治疗和研究,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用药方法为:给予患儿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20-40mg/Kg.d,分3次服用。
实验组患儿接受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药方为:白术8g、藿香6g、太子参9g、葛根9g、炙甘草5g、广木香6g、茯苓9g;若患儿舌质紫暗或有瘀点,则在药方中加入赤芍5g、桃仁5g;若患儿有腹胀,则在药方中加入陈皮3g;若患儿四肢欠温,则在药方中加入干姜3g、肉桂2g;若患儿纳呆,则在药方中加入炒麦芽9g,六神曲6g;若患儿便溏,则在药方中加入蚕沙5g。给予患儿每日服用1剂。
两组患儿均接受3周的治疗时间。
1.3观察指标、评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1.3.2评定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象正常,彩超显示肿大淋巴结恢复正常;好转: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舌淡苔变薄,脉象有力,彩超显示肿大的淋巴结较以前明显减少;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改善,舌淡苔白腻,脉象细弱,彩超显示肿大的淋巴结无改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数据处理
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临床治疗效果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则代表两组患儿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9.44%),P<0.05。如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现在人们对小孩过于溺爱,给予小儿过多的油腻食物,且现在的小儿缺乏运动,穿衣过多,身体较差,容易使小儿感染各种疾病[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且易反复发作,当患儿病发时,会出现右下腹疼痛的现象,患儿家属会以纳差、腹痛、大便不调等病因带患儿去医院就诊[4]。随着医学的发展,影像诊断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可以准确的观察到患儿病变的情况,对其病症进行准确诊断。现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抗感染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但是抗感染药物能够造成患儿产生耐药性,并会对患儿的肠道菌落造成影响,治疗效果不佳[5]。
在中医理论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于“腹痛”范畴,此病主要是由于患儿受到外邪侵入、内有所伤、气血不足以温养,且患儿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因素所导致,患儿主要以腹痛为主,并伴有大便不调、纳呆、舌淡苔白腻、面黄少华、脉细等临床症状。中医上主要以理气消胀、健脾化湿为方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治疗。七味白术散中的白术可以健脾补气;茯苓和太子参可以健脾益气;藿香可以芳香化湿;葛根可以振脾胃之阳气;木香可以行中焦之气机;炙甘草可以调和诸药,缓急止痛,诸药并用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使其脉象恢复正常,肿大淋巴结消失,促使其快速康复。
经过本文研究得出,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9.44%),P<0.05。
综上所述,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接受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小林,沈媛,钟宝珠,等. 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4):496-500.
[2]李晨.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困型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2):1103-1104.
[3]许楷斯,倪晓良,许尤佳. 加减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36例[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3):33-35.
[4]吴成建. 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观察[J]. 今日健康,2015,14(11):21-22.
[5]马杰,史军然,吕萍,等. 七味白术散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15,30(3):31-33.
论文作者:夏祖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患儿论文; 肠系膜论文; 白术论文; 小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淋巴结炎论文; 加减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