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三医院儿科 湖南长沙 410015
【摘 要】目的:探讨PDCA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中对护理质量以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的82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PDCA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质量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实际操作以及病历书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6.17±1.03)分、(97.44±0.82)分、(95.66±0.71)分、(96.92±0.93)分,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数据为95.12%,优于对照组数据(75.61%),P<0.05。结论:PDCA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中,效果较佳,可明显提升家长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家长满意度;护理质量;小儿哮喘;PDCA护理干预
小儿哮喘主要特征为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道应变性炎症,可引发气道阻塞,此疾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1],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故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疾病控制极为重要。随着医疗不断发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不断增高,PDCA护理即为计划、实施、检查以及行动的循环模式。本文旨在探讨PDCA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对护理质量以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82例于我院就诊的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以随机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所有患儿家属均获知情权,且自愿纳入此次研究。对照组中共有患儿41例,其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2:19,年龄最大为14岁,最小为2岁,平均(8.94±2.15)岁。观察组中共有患儿41例,其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3:18,年龄最大为15岁,最小为1岁,平均(9.09±2.33)岁。排除:其他脏器器质性病变者;肺发育不良、支气管炎以及过敏性鼻炎者。两组哮喘患儿在基线资料的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值大于0.05,两者实验数据可以科学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模式,遵医嘱实施各项操作,予以生活指导。
在上述基础上,观察组实施PDCA护理干预:
①计划,成立质控小组,护士长为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护理理念、内容,保证所有成员掌握具体实施方法;评估患儿及家属护理需求,小组讨论,找出影响治疗、预后效果的可能因素,并进行先后排序,制定具体护理细则,包括心理干预、生理护理,同时确定考核指标;若遇到疑难问题,应由组长召开讨论会,之后进行院内专家咨询,结合可行性因素进行调整,确定改进措施。
②执行,将护理计划、基本步骤告知所有护理,并实施责任制分工,加强培训,严格按照计划表实施各项操作,并由组长予以监督;如健康教育,主动为家长讲述哮喘相关知识,告知其诱因、发展、发病征兆、常用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家长掌握气雾剂、吸入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护理人员应加强细节性护理,做好翻身叩背、饮食指导等护理,保证住院环境舒适、安静,重视人文关怀,保证语言温和、态度亲切,尽量满足患儿及家长的需求,根据其心理问题予以针对性疏导。
③检查,护理实施效果应由高级护士于二十四小时内检查,旨在发现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调整;定期检查科室护理工作,根据护理质量以及参照标准改善相关不足;定期举行总结会议,归纳、总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经小组讨论后,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④处理,实施调查,了解家长及患儿意见,对护理过程中遗留的问题或者新出现的问题予以分析,及时调整计划,同时对前阶段的护理改进效果予以评估,必要时可进行进一步改善;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护理目标,根据家长满意度、重点护理环节进行工作细化,将流程进一步完善,改进服务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质量以及家长满意度。
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考核量表,对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实际操作以及病历书写进行评分,各项均为百分制。
家长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较为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总满意度即为总概率与不满意概率之差。
1.4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实际操作、病历书写评分以及家长总满意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用SPSS20.0软件,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实际操作以及病历书写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家长总满意度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如果两组数据之间的P值小于0.05,则说明两者之间的对比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研究发现,观察组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实际操作以及病历书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PDCA护理干预主要是将事后处理变换为预防以及事中、事后评价[2],同时在 护理全程不断调整,最大程度满足护理需求。此方法可显著避免传统方法的缺陷,在改善预后、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3],同时此模式操作更为系统化,更注意细节性,在保证工作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责任心缺乏,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工作重要意义,主动性、积极性均不足;同时,因患儿身心发育均不成熟,依从性及配合度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护理难度[4]。本文观察组实施PDCA护理干预,强调全程互动、环节监控,保证细节性护理基础上,促进质量螺旋式提升,首先,通过成立小组、实施责任划分制、评估患儿及家长需求,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并将其落实,系统性评价护理计划,并根据存在问题、应用效果适时调整方案[5],充分展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特点。
本文结果中,观察组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实际操作以及病历书写评分分别为(96.17±1.03)分、(97.44±0.82)分、(95.66±0.71)分、(96.92±0.93)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数据为95.12%,较对照组数据(75.61%)明显更优,P<0.05。
综上所述,PDCA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可明显改善家长满意情况,提升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立梅.PDCA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探讨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6,26(1):69-71.
[2]赵娟.运用PDCA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9):1996-1997.
[3]徐红贞,项伟菊,金国萍等.PDCA循环式健康教育对儿童哮喘治疗效果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4,13(12):1185-1187.
[4]王实慧,戴延凤.PDCA药学教育管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江西医药,2016,51(9):966-968,973.
[5]易碧兰,李赛玉,郭如清等.PDCA循环式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药物治疗疗效的影响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3):5110-5112.
论文作者:招云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家长论文; 满意度论文; 哮喘论文; 患儿论文; 质量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小儿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