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文精神建设_市场经济论文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文精神建设_市场经济论文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试论论文,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05)01-0027-05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虽已使中国社会进入小康并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是通过对计划经济的转轨、 自上而下的改革和借鉴西方市场经济的模式而形成的一种外源性的市场经济,缺乏自然 生长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人文条件,因此,很不完善。在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其 消极作用也开始显现,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也在加剧,引发了很大的思想混乱、观念冲 突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空场和缺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健康发 展。因此,如何消除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建构和培育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的人文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就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拟从基本指导原则、方法和内容,以及保障其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等方面 来探讨人文精神的建构。

1、人文精神的建构原则、方法及其内容

1.1 人文精神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

人文精神的发展历史表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文精神表现出不同的 形态和内容。其具体形态和内容总是与它的历史现实、文化传统以及对其他民族、国家 的优秀文化的吸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新时期人文精神的构建,也应在立足现 实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 和精神。其原因有三:

其一,中国50多年的社会发展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进行的,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邓小平理论即当代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大大推进 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它表明:中国的社会发 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其二,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所奠积的人文底蕴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特有品格和民族特 征,它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

其三,现代社会的发展依靠的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 一生产力”功能,已使它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以求真为特征的科 学精神也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文化中,成为现代人文素质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构建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吸取西方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实际,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文精 神。

1.2 人文精神的建构方法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与技术、生产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突现了科 学的工具理性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它的价值理性作用,使人们忽视了它的人 文意义和人文基础,从而造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和对立。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批评了那种把科学看作是对人文精神的抑制和消解、脱离了人 的实践活动的、抽象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他指出:“至于说生活有它的一种基础, 科学有它的另一种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人的科学,正像关 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 学,是同一个说法。”[1]可见,西方传统人本主义思潮不懂得实践与人的本质之间的 关系,把实践活动与人文精神割裂开来,必然看不到科学除了“有用性”之外,所赋予 人的真实意义。殊不知正是在科学活动中以及科学通过工业改造对象世界的实践中,人 的本质、人的主体性地位获得了确证和展示,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获得了高扬。如果 说自然科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科学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两种关 系正是同一主体——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展开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的统一本来就有着其内在的哲学基础。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建构方法,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 人学理论为方法论指导,在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和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对人的现实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1.3 人文精神的建构内容

从人的本性所包含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来看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应该是 这三种属性的协调发展。人的自然属性的满足和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没有自然属性 的满足和发展就不可能有精神属性的发展和满足,也不会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反之,只 有人的自然属性即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发展,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属性即精神生活的 发展和满足,则人就会走上片面发展的道路,人的社会生活也会出现畸形。而不论人的 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满足和发展又都是通过其本质——社会属性即社会生活和社会交 往来实现的,都可以归之为人的各种实践活动。所谓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则就是人 的所有属性在社会实践中的协调发展。在这里,人文精神的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关键,它 具有引导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健康发展的作用。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的精神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 由发展的精神体现。尽管两者在目的、对象、方法和内容以及对人的发展作用上有区别 ,但本质上是统一的。科学精神产生于人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实践活动中,它以求真为目 的,以自然为对象,以实证为方法,以怀疑和创新为内容,通过技术的生产应用以充分 展示人的理性能力和体现人的强大的存在能力,使人的理性和“物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而人文精神产生于人的人文文化活动中,它以求善、求美为目的,以人的活动和关系 以及内在情感、精神为对象,以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体验为方法,以对人性的完整理解 和对人生理想、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求为内容,使人的精神得到发展并为实现人的 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然而,二者在本质上又是互补和统一的。因为人类精神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真理的追 求,而且还体现在对善和美的追求;是以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为最高目标的,其统一 的基础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这是人类精神健康发展的基础。缺乏善和美的求真活动或 缺乏真的求善和求美活动,都是片面的;而脱离实践基础的精神活动,只能是抽象的、 空洞的,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因此,人文精神的建构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 从人的发展以及人的精神发展的关系中,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才能丰富人文精神的内容,使人文精神的内容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 着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交叉、渗透和自然、社会、人文等不同领域的 学者对人的发展的共同关注,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生物科学技术、信息科 学技术和生态学与生态运动所体现出的人文价值和意义,越来越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的融合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趋势。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文精神建构应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1)科学 知识层面的内容,即对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的科学探求;(2)道德层面的内容,即对道 德行为、道德修养、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重视与追求;(3)价值原则层面的内容,即 对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与呼唤;(4)人本主义层面的内容,即对人的关 注、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祈盼与高扬;(5)终极关怀层面的内容,即对生死、信仰、 幸福、生存意义和社会终极价值取向等问题的垂询与反思。

2、保障人文精神建构和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文精神和保证其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建设:

2.1 理论文化的研究

人文精神的发展历史表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家所形成的人文精神,都是 在其社会发展现实的基础上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表现为一 定的理论形态,并以此指导其社会发展。迄今为止,主要形成了三种类型的人文精神: 西方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应深 入研究这三种人文精神的不同特点和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其研究的基本指导原则是: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为指导,又要继承和发 扬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优秀成果,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人文精神中的有益成分 ,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们首先应该 注重对指导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所体现出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进行深入的研究。 其次,应该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深入挖掘在中国历 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学文化中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内容。如:“仁、义、礼、智、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精神,“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乐道精神,“礼之用,和 为贵”的和合精神,“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笃行精神等。要 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剔除其封建糟粕,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应该 积极吸取和弘扬在西方形成和发展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科学精神, 以及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诸如自由、平等等思想和重视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 倡导终极关怀等人文精神,批判唯科学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 义等错误思潮。由此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建构新时期的人文精神,引 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2 人文精神的培育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人文精神的兴起和发展都依赖于这种人文精神在社会中的广泛 传播以及被大多数的社会成员所接受并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而实现此目的 的有效途径就是社会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不仅能培育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文精神 ,提升其人文素质,而且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推动人和社 会的健康发展。原因有三:

其一,人文教育是个体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力量。尽管影响个体人文精神的形 成影响因素很多,但教育无疑是其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主导性的因素。因为教育的 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在培养人文精神中所产生的效力与作用,是环境的自发性、随 机性和偶然性所无法匹敌和企及的。而在影响人文精神发展的诸多教育因素中人文教育 又是主导力量,它承担着提升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质的特定功能。

其二,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当代教育学对教育内容的划分主要 有两种界说:一种是将其划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另一种是将其划分为人文 教育和科学教育。由这种划分标准本身就可以看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同一维度或 同一概念层面构成了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现代教育实现人全面发展目的的两股缺一 不可的基本力量。通过科学教育主要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的目的,通过人 文教育主要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目的,二者并存,才能构成现代教育内 容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其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并重是当代国际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从教育发展 的历史来看,19世纪以前的教育主要被理解为对人性的培养,人文教育一直占据着主导 地位。19世纪以后,伴随着大工业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以开发人力、传授科 技知识为主的科学教育理念始见端倪,并很快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学的学科教育和专业 教育格局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科学教育的统治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50年代。 战后,面对科学技术在失去人文精神支配下出现的滥用而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精神 问题,人们开始对科学教育进行反思。以完善人性、提升人格为宗旨的人文教育的呼声 又开始高涨,并对科学教育大加责难。要素主义、存在主义就是这一时期教育思潮的典 型代表。然而进入20世纪80~90年代后,国际教育发展的格局则出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 教育融合统一、协调并重的趋势。美国1988年发表的《美国的潜能——人》的报告提出 :“面向21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培养人们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高度的适应能力,具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 获得新知,而且有能力克服自身的局限”。[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的报告《学会生存》则明确地提出了“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它是人 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 的内容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认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 [3]这种“科学的人道主义”教育目的观的提出,明确预示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已经 在当代走向了融合。

可见,一方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上印证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是促进人全面发 展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力量,另一方面也表明世界各国已普遍意识到了只有二者整合并重 ,现代教育才能实现其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2.3 相关市场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设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像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那样是自下而上自发形 成的,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和借鉴、移植西方市场经济的模式而形成的,并且还很 不成熟,存在着许多制度上和法律上的空缺。这就产生了矛盾,引发了冲突。因此,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文精神的建构和发展不仅要依赖于理论研究和教育,而且还 依赖于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完善和保障。

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既是市场经济健 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构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文精神的重要 保障。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 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4]这说明,制度与道德、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制 度建设与伦理道德、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来看,任何一种经济制度的建立都需要有一定 的伦理道德基础或蕴涵着一定的伦理道德前提,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精神,以此来证明其 存在的合理性。而任何一种伦理道德、人文精神的确立和培养除了教育之外,还需要一 定的制度保障,即通过对伦理道德、人文精神要求的规范化、制度化,使它以一种外在 于个体的制度形式来获得一定的社会强制效力;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措施直接作 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给予个体以道德强制,使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从制度方面看,现代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存在着制度的伦理化和伦理道德的制度化 倾向,这种倾向也体现为人们对制度的人文意义的诉求和对人文精神的制度要求,这表 明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如在我国宪法中,不仅将“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 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要求每一个公民遵守,而且在一些 相关的具体法律如《民法通则》、《刑法》等中,也对严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规 定了相应的处罚手段。这样,通过立法把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要求从制度上给予确认, 对切实保证社会主义道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贯彻实施,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政府 还通过颁布一系列的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纲要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等,以及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业管理条例等指导性和管理性文件,设置各种相应的奖或惩 、赞扬或谴责的具体制度措施,对各种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以增强个体的道德意 识和培养个体的道德素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从道德方面看,制度所蕴涵的伦理道德、人文精神是个体道德、人文精神形成的基础 ,它对个体的现实生活具有直接的意义;而道德、人文精神的制度化,则是个体道德、 人文精神形成的重要保障。尽管制度是人们的实践产物,但它一经产生又会成为制约人 们进一步活动的客观历史条件,成为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成为个体成长的先天社会环 境。因而,对于个体行为的道德判断首先应追问其生活的环境制度是否合理、是否符合 正义原则。因为制度的合理性决定着个体行为的道德性,如果制度不合理,那么个体的 道德行为就不可能起多大作用,只能作为独善其身的手段;如果制度合理,那么即使个 体的行为不道德,它也会受到制度的抑制。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家的道德 批判总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联系在一起,以此说明资本家个体行为的道德与否是 由其生活的资本主义制度环境决定的。他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 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 其他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5]而道德、人文精神 的制度化,则可以发挥制度的外在强制功能,通过制度性的措施对那些尚不具备道德自 觉性的个体来说,可以在客观上导致一定程度的道德效果,因为个体的道德形成和发展 总是表现为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外在的道德束缚到内在的道德自律的内化过程。如果没 有相应的制度,则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人文精神诉求就无法转化为一种客观现实的外在力 量对个体行为、各部门、各行业的职业行为实施有效的规范和引导,而只能变成一种缺 乏现实基础的空洞说教。

因此,新时期人文精神的建构和发展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道德、人文 基础,也不能离开相应的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尽管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具体价值 取向趋于多元化,但作为市场经济建立的基本价值基础和其伦理、人文精神的价值基础 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才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与市场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相融合,才能通过相应的伦理制度和 法律制度建设来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保障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健康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文精神的建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思想文化工程,是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的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建构原则、方法、内容和保障其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发挥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防止和克服市场经济的消极作 用,促进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标签:;  ;  ;  ;  ;  ;  ;  ;  ;  ;  ;  ;  ;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文精神建设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