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论文_刘翔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论文_刘翔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39

摘要: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生态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地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打造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采用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已成为大势所趋。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措施

1. 生态城市规划的特征

生态城市规划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人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既有的城市发展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灾害频发,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生态城市规划打破了这一局面,保护了城市的生态平衡,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次,生态城市规划唤醒了人们的节能意识。城市的发展需要使用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大量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缺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将会引发资源危机问题。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同时还要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即在城市生态规划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中能量和物质的索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以环境为本

环境质量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在对环境质量好坏进行评价时,通常是基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进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选择能源和物质时,尽可能地减少用量,贯彻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思想,利用可再生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以此来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奥地利梅德作为一个乡村级的市镇,在生态规划方面以景观改造计划、环境的“生态学校”、生物暖气厂、为公众建筑提供光电电能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关注水循环及太阳能使用;并提出了当地建筑文化保护措施,注重生态和教育、改造和节能,使一个市镇获得了生态上的可持续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将自然融入城市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作为重要基础,尽可能地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对原有地理环境进行维持,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并确保原有自然环境能够得以延续发展,即将自然有效的融入城市中来,实现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芬兰的赫尔辛基维基(VI IKKI)是一个位于自然保护区旁的行政区,该区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的探索使其成为创新的城市开发的典范。具体的措施包括现有建筑的能源节约计划、91%的住宅和95%的办公室由联合发电厂供暖、城市加密正在逐步进行、环境保护和森林管理计划、每个居民拥有 10平米的公共花园、发展完善的公共交通、850公里的自行车道、遵循可持续路线建造的新开发区等。

2.3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尽量做到合理布局,并针对城市的地理特征、城市的水、气和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有效满足城市的长远发展要求,减少城市垃圾、污水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并能够实现对有害废弃物的妥善处理,尽可能地减少污染。

在德国弗莱堡实例当中,该市在城市交通、生态绿色建筑、节能等方面突出打造出宜居、低碳、生态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促进社会、人和自然的健康发展。

2.4强调整体效果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更要强调整体性效果,完善对城市生态类型的布局,有效地提高系统生态总量,更好的发挥城市生态环境效益,实现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确保城市总体功能的实现。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GWL区基于其自身的经济条件以及历史环境,发展出了在回填工业用地上的无小汽车区,从这一视角考虑生态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措施上,包括将可选择的环境材料清单与1992年的建筑规范相结合、限制市中心的小汽车通行和停车、促进公共交通的覆盖、广泛的自行车路网、改造旧工业用地和创新的可持续行政区等内容。

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对策

3.1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对生态城市规划进行合理编制的基础上,要通过精心设计来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将不同城市的独有的特色更好地体现出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等。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建筑和园林中的人文景观及各种自然景观,以此来共同构成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在建筑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在做好平面规划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提高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水平,强调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还要对低层生态建筑进行适当布置。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对沿江、河湖、溪、城市公园及城市广场等景观进行设计,将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现代理念和现代生活有效的融合为一体,全面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依托于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并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以此来构建生态化的工业体系,从而共同促进各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还要加快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产业和生态转型,全面提高生态经济比重。

3.2 低碳能源使用规划策略

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低碳能源的利用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合理有效地规划低碳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主要从能源互补着手,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避免低质量燃油用品的使用,以及高污染燃料的使用,尽量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智能电网系统,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型供电模式,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同时改造电力输送线路,减少供电设备和线路上的能源损耗,科学分配电能,使电能的输送和需求达到平衡。

3.3 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策略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可分为三个层次:①高效快捷的干线交通与枢纽体系,保障轴向交通,以快速交通为主导;②建立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相互接驳、相互补充,提高交通出行的舒适高效;③覆盖微循环的毛细交通网及绿道慢行服务系统,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运行活力的便利与低碳。另外,鼓励种植行道树,吸附粉尘和颗粒,降低噪音污染,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数量,减轻道路负担,实现绿色出行。

3.4低碳产业系统策略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生态城市规划不但要求城市要开展生态化的规划,同时还需要将生态化思想融入到城市的产业规划中,促进城市产业的合理规划,进而使产业质量得到有效带动增强。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方向,遵循环保、科学以及持续性发展的原则,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拓展经济效益,同时还应有效降低产业的能耗,建造高效益低能耗的生态化产业。在进行产业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对区域功能进行思考,遵循生态原则,促使产业得到有效优化。此外,对现有产业的工业规模要进行生态控制,对于市区中存在的污染性较高的产业,采取搬离处理。对产业内的风口位置安装一定的防护设备,形成系统化的防护措施,避免产生污染。通过使用先进化的技术以及设备,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维护。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已有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切实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城市生态规划,从根本上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洁,荣燕燕.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J]. 住宅与房地产,2016,(36):66.

论文作者:刘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论文_刘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