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创新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优化课堂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作者深有体会,特谈谈以下所感、所想和所见,以期为小学美术创新教育共享一己之力。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1.素质教育制定和实施以来,学生、家长和教师都紧跟素质教育引领方向,目前,小学美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力改善教学质量,从教学效果而言,学生基本能掌握初步知识和基本技能,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美术教学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立足于培养学生美术技能,忽视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和人审美意识,这给小学美术教育留下隐患。
2.通过对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深层次思考,我们深深意识到:尽管小学美术教学效果相比以往大大改观,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待解决。比如:美术教育中,教师过于重视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至于小学美术教育陷入误区。目前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很难袭击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至于学生对美术认识肤浅,这对于完善小学美术教学体系非常不利,同时不利于培养学生美术意识。
二、小学美术创新教育的措施
1.教学个性化设计为培养小学生美术创新精神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需要参照学生想象力和贴近学生认知特点,这种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需要贴近学生想象力特点,比如:空闲想象要求、形象思维要求,教师从中因势利导,以期实现更好的创新要求。为了又快又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学设计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比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期获得更加直接的感性经验,逐步丰富小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教师应给与引导,尊重学生个性化感受,以期丰富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习素材,以期更好的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指导学生踊跃参与、自主合作、感知生活以期获得更多生活体验,为发展学生想象力提供适宜环境;不过于追求作品的艺术性,而要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情境是培养小学生美术创新精神的关键方面
一般而言,美术作品往往以静态化形式表现,然而其所表达的内容往往是动态的。由静态转向动态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同时用静态形式表达动态过程也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创新性是美术教育的核心所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素材,组织学生细致观察以期更好的彰显教材的情境,这是强化师生和教材共鸣的有效途径。本文所谈及的情境涉及观察材料、空间背景和学生。情感走进空间是我们的初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生共鸣,产生创新火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和学生是影响教材情境的主要方面,这些方面是可以控制的。比如:材料的展示形式、时间和过程,还有空间背景的材料选择和体现形式,还有学生对材料的体会,技能培养和审美能力培养都是需要我们深度了解的,以期充分挖掘情境隐藏的优势为教学服务。
3.语言交流为培养小学生美术创新精神保驾护航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教师语言艺术性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语言是美术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语言实现师生良性互动,通过语言强化学生之间情感共鸣,学生的情感共鸣应该是平等和开放的,只有建立在互相尊重和聆听其他学生发言,这才是学生喜欢交流的一种形式,此外,教师角色同样影响着美术创新教育效率。教师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l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对于创新而言,我们需要投入极大热情给与激励、支持和尊重,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激励作用,创新精神涉及多个层面,需要教师关注学生思维活动,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气外在表现形式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也体现在作品技术改革或者对作品的鉴赏,当然创新性作品是最简单和有效的,但创新精神更需要一种情感。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交流,以期为培养学生美术创新精神保驾护航。
4.小组合作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保障
小学合作是目前一种有创新和高效的教学方法,由于其效果显著,被世界各国教育学者使用。美术的个性化和小组合作从字面意思来看似乎是矛盾,然而从本质而言,并非如此,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于以不同视角实施,美术个性是岁对学生个体的认识和想象,而小组合作优势明显,比如:经验共享、情感交流、策略创新等等,学生之间平等交流在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同时,在思维碰撞中产生创新火花,提高自身创新认识,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没有障碍的,我们应重视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因此,小组合作应需要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比如:观察治疗、发表观点、尊重别人发言、资源共享、独立分析,最终达到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发展和进步。在美术小组合作中,发展学生个性、优化教学和培养创新,
5.小学美术教师应不断提供自身美术素养
美术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在课堂教学中,一些美术教师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充分意识到创新教育对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鉴赏能力与此息息相关。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给学生造成一种单一和乏味的感觉,这给学生美术能力培养和提高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没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增强自身对美术作品鉴赏能力、思考能力,以期在日常教学中,实施艺术化熏陶。
言而总之:美术创新教育是一项艰巨和复杂工程,其实现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美术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敢于担当,才能深层次触及创新内涵,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个性化是创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每位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源源不竭动力。
论文作者:牟勋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学生论文; 美术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精神论文; 小学美术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