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习数学积极性探索论文_孙晓凤

提高学习数学积极性探索论文_孙晓凤

山东省莱西市城关中学 266600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互动的双方,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用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究,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使数学课堂在活跃氛围中顺利进行。

一、有效互动

学习的主动性是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最大动力,因此,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快速地理解知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非被动听课。同时,应关心稍稍落后的学生,适时地给予鼓励并加以引导,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不断发掘新问题,提出疑惑,并和学生一同思考解答。

1.用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幽默的语言能产生强大的调动作用,教师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和教师进行积极互动,并认真探究教师布置的任务,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幽默的语言能使课堂摆脱压抑沉闷的气氛,使学生活跃起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使数学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2.运用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能够有效实现师生的积极互动,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进行了双向信息传递,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设定了探究的目标,而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让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在这个互动环节,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够摆脱定势思维,从另一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最终有效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的乐趣。在进行问题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计形式以及难易程度。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提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在关注学生学习动态的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收获,获得教师的肯定,激励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在高效的教学环境下,促进全班学生的进步。

3.运用正确的引导方式和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明确的思维逻辑方式,在讲解过程中应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讲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对于不同版本的课本和教材,也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顺序,适时调整教学活动,不拘泥于课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能力。

二、重视数学素质的培养

法国著名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应该让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要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方式,用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积极高效的知识探究,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参与数学化过程,充分发挥数学的形式训练价值及应用价值,使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把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对知识理解和深化的过程中,只有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运用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数学思维来分析问题,有效提高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

1.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发展他们思维的敏锐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分析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敏锐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加强思维训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把实际问题引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式,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进行思维强化训练时,教师不要让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而是要通过题目练习使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改变学生的定势思维,发展逆向思维能力。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摆脱定势思维的影响,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时,从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分别进行分析,感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使思维的发展趋向多元化,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把数学理论知识和现实问题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探究欲望,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时能够不断获得发展。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喜欢学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如果是他们身边的熟悉事例,就很容易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每一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诞生均有它的实际背景,所以教学时应从实际入手,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概念,感悟新知识。

论文作者:孙晓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1月总第1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提高学习数学积极性探索论文_孙晓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