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险投资的名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投资论文,名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下半年开始,风险投资“韩流”悄悄西进中国。与“美派”有些不同,“韩派”略显低调。像韩国SK集团的风险投资就带有很多产业投资的味道。在风险投资低潮期,这种投资方式显得更为务实一些。
作为韩国三大企业集团之一的SK,主营业务是能源化工和移动通讯。SK自1982年就开始与中国内地有贸易往来,去年与中国的贸易额已达25亿美元,不过产品主要集中在化工产品等领域。它也想像LG、三星等企业那样,直接进入中国投资办厂,开拓市场。但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在中国的能源化工和通讯领域很难拿到许可证,只好先以风险投资的方式缓慢渗透。
在韩国移动通讯市场占据绝对份额的SK集团对中国内地的移动通讯市场心仪已久,如今以风险投资的名义伏兵中国,寻找各种投资机会,以期在适当的时候介入这个产业。或许是中国的移动通讯市场潜力太大,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还没有完成跑马圈地的过程,一味地以降价来扩大市场,对于与己相关各产业的投资则漠不关心。但是,SK最大的优势恰恰就在这里:以相关产业的密集投资来确保一路领先。
据说在韩国10000多家风险企业中,有3500多家在产品和技术上是与SK相关的,而SK投资了其中的250多家企业。其目的是依托自身移动通讯主业的平台,尽可能多地投资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投资那些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被投资的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成熟之后,SK再来购买。对相关产业的密集投资,毫无疑问对于其保持在整个产业的领先地位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实际上,国际上顶尖儿的大公司大多执行这样的投资策略:在相关产业大规模投资,尽可能地占有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资源,以确保自己在未来市场中的领先地位。由于韩国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这种需求可能就会更加强烈一些。
当然他们也想过直接投资中国的通讯运营商,但是成本和收益相差太大。“直接投资中国的通讯行业成本太高,象中国联通,我们要拿4%的股份,就要投入30到40亿美元,而且还拿不到Licence。”
去年,SK在中国的动作不大,分别与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成立了两个孵化器,后又投资了两家公司,一家是深圳的金智塔公司,主要是开发游戏软件;一家是迈思威,主要开发电子商务技术。SK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IT技术、互联网和生命科学,而与SK有关的业务可能是目前投资的重点。目前的投资还只是试探性的,目的是了解中国的现状,积累关系和资源,寻找切入点,为几年以后SK大举进入中国做好准备。
与那些早早进入中国的风险投资商相比,SK可能不用过多考虑资本退出渠道的问题,因为SK的移动运营平台似乎就是最好的退出和增值途径。资本市场的变幻莫测对于SK风险投资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企业或许也会喜欢这种模式,因为SK的进入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产业背景和市场前景。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种投资方式对于中国的风险投资或许有着更为切实的借鉴意义:众多的企业、上市公司和政府机构前一段时期成立了很多风险投资公司,不管是真是假,几乎每一家都声称将投资IT、互联网以及生命科学等高科技行业。但是在一阵喧嚣之后,再来看这些公司的投资情况,真正投资高科技行业的又有几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