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陈姝含

GPS-RTK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陈姝含

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GPS-RTK技术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且应用广泛的地质勘查测量技术。本文通过对GPS-RTK技术进行分析,探讨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质勘查;GPS-RTK技术;分析;应用

引言

地质调查工程需要完成大量的测量工作。与传统的模式测量方法相比,如需要使用全站仪,水平仪和经纬仪来完成现场数据采集工作,在现场收集的数据上绘制准确的地形图。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的物质和人力,因此测绘行业如何才能达到现代化和数字化发展的水平。传统的地质调查和调查通常基于控制点,使用角度测量网,边缘测量网,角网,执行传统方法,如金属丝网,线性锁定和角度测量(测量边缘)。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点的位置必须满足一定的观察条件,并受天气和时间的限制。本文介绍了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优势,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问题。深入探讨GPS-RTK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1 GPSRTK技术的介绍与发展的趋势

GPSRTK技术是GPS技术与信息传输科技的结合体,有效将二者的优势进行了结合,它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基准站接受机、数据链、移动站、接收机等组成。其中信息传递数据链非常适合应用于远距离的传输,并能有效的解决其中的问题,此技术在10公里之内是其效果发挥最好的范围。进行测绘时,可以快速的获取流动站的位置信息,并确定其坐标,有效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GPSRTK技术还具备动态定位的功能,只要是15公里的定位,都可以快速精准的完成。同时RTK测量系统与GPS测量系统相结合,使GPS系统运行的更加稳定,也扩大了GPS系统的应用范围。

2 GPS-PTK工作原理

目前相对定位静态GPS技术以及实时动态GPS-PTK技术在我国城市建设测绘中的运用较为广泛。高精度的测量通常是采用静态GPS技术,而它在布置范围较大的大地控制网和各种GPS局域网的时候需要的时间长,并且要经过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而作为GPS技术中的一个里程碑的实时动态GPS-PTK技术是以载波相位测量基础实现实时差分GPS技术,它能达到厘米级精度。基准站以及流动站组成了GPS-PTK测量系统。原理是以获取的坐标参考点为基准点,并安装接收机,连续的观测卫星,用数据链传送的方式将测量值、卫星的跟踪状态以及接收机的状态发送出去;流动站上的接收机基准站上的观测数据,用相对定位原理进行实时计算,得出基准站的三维坐标以及测量精度。这种方式能实现对待测点的精度实时监测。

3 GPS-RTK技术的应用优势

第一,观测时间短。土地整理测绘中,GPS-RTK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优势是时间短,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对地形点位进行准确测量,这样能大大缩短测量时间,提高整体测量质量。第二,有效的远测距。在实际应用中,GPS-RTK技术的作业距离较远,且定位精度也相对较高。第三,节约成本。将GPS-RTK技术应用于地质勘查中,不需要通视就能进行准确测量,从而能有效减少成本,也能方便灵活地选择地形点位。在土地勘查工作实施过程中,对距控制网相对较远、进度要求不高的工程,可以利用该技术。当前,我国土地勘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土地整理工作的要求愈来愈高,尤其要重视优化土地结构及改善生态环境。这就要做好土地整理的相关工作,为其提供相应测绘资料,GPS-RTK技术的应用就能满足实际测量要求。

4 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4.1 地质工程放样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经常遇到钻探,挖沟和地球物理勘探,但通常采矿区的地形相对陡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复杂的地形对于放样工作极其危险并且需要很长时间。相对于常规的测量技术,GPS-RTK测量技术能有效的根据地质地形的特点完善工作条件,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遭遇环境风险的可能。

4.2 地形测量

传统地形测量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勘测,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会受到天气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GPS-RTK技术不要求必须实现各测量地点之间的通视,在使用GPS-RTK技术测图的过程中,仅需要一个人将相关设备送至指定地点,然后输入相应的计算机指令,就可以等待计算机自动输出所要求地点的地形图,使地形测量工作逐步向信息化、自动化方向推进。

4.3 剖面测量

常规的剖面测量技术难以实现像GPS-RTK测量技术具备的在轮廓测量工作中“测量”和“计算”工作的同步进行,这是GPS-RTK测量技术在剖面测量工作中具备的用以提高工作效率技术优势之一。

5 GPS-RTK测量技术应用问题讨论

(1)GPS-RTK测量误差来源和精度分析:RTK测量误差包括距离和测量站相关的误差。距离相关的误差包括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和轨道误差,它们随着从移动台到基站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RTK测量期间应限制操作半径。与传统的经纬仪视距和全站仪相比,GPS-RTK技术可以显着提高地质勘探工程的测量精度。(2)基准站和移动站的设置:①地质工程测量中基站的设置必须远离各种强电磁干扰源;②基站天线和移动台天线之间没有大的障碍物(如高层建筑物,山脉等),天线应设置得更高;③基站周围不应有明显的大面积信号反射(如大型建筑物,大面积水域等)。请特别注意移动台设置中的以下几点:①坐标参数的选择对测量精度有很大影响,因此基站和移动台的参数设置必须一致;②移动台应始终保持与基站的数据链路的连接。③在建立移动台时必须注意居中和输入数据的准确性;④山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海拔异常,因此在关节测量区域必须有尽可能多的高水平控制点。加强检查,有效降低测量结果的高程异常精度。

6 GPS-RTK技术的定位精度控制

为检验GPS-RTK技术的定位精度,结合实践工作加以检验。(1)准备工作,涉及三个方面:①工作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丘陵地带;②仪器。采用双频GPS接收机,精度为毫米级别,在水平状态下,误差控制在0.1PPM以内,在垂直状态下,误差控制在0.4PPM以内;③检核点情况,高程为四等水准。(2)数据采集。测量工作采取的作业模式为RTK模式,基准站主要根据信号强弱选择位置,以确保信号接收机能够实时接收到卫星信号。在固定流动站基础上实施观测,保障不间断观察20s以上。高层定位精度的判断,主要是根据水准值与测量值进行比对,得出最大差值为45mm,最小值为3mm。根据相关计算,可以得出高程误差为±28.4mm,精度达到我国五等水准的测量精度,相应的平面定位精度远小于标准较差。可见,RTK测量精度可以满足比例尺为1∶1000的图根控制测量要求。

结语

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测量工作中的引入,给我国地质勘查测量工作带来了巨大改变,降低了地质勘查测量的时间,节省了勘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孙开春.探析GPS-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

[2]邹宇.地质勘察测绘中GPS-RTK技术优势及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5(9):89.

[3]李琳,等.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测量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6,32(3):310-311.

[4]徐志新.GPS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17):74-75.

论文作者:陈姝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GPS-RTK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陈姝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