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并发症,分析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儿科新生儿病区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普遍及特殊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处理方法。结果:主要并发症有肺炎69.51%、高胆红素血症57.22%、窒息37.96%、低钙血症和缺氧缺血性脑病28.88%,呼吸暂停12.83%。高危因素:胎膜早破24%;双胎20%;妊娠糖尿病19.33%;前置胎盘早剥17.33%;妊娠胆淤16.67%;母亲妊娠甲减16%;胎儿宫内窘迫及母亲贫血各12.67%;母亲孕高症子痫前期及瘢痕子宫10.67%。结论:主要并发症有肺炎、高胆红素血症、窒息、低钙血症、呼吸暂停等,早期认识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关键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089-02
早产儿即28周(196天)<胎龄<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儿。目前早产的发生率由5%上升到8.1%,香港地区的发生率为7.45%。死亡率为12.7~20.8%,胎龄<5月未见有成活报道。[1]早产儿由于组织解剖学特点、主被动免疫功能差以及各脏器发育不成熟,易致各种并发症。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并发症越多,死亡率及生存伤残率越高。早期婴儿的死亡率中60~80%与早产有关,约有15%死于新生儿期;8%的早产儿虽然存活,但可留下智力障碍及神经系统后遗症。除致死性畸形以外,75%以上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发现及合理有效处理并发症可降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和患儿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病区早产儿并发症情况,为早产儿并发症临床诊治及高危儿预防提供依据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儿科新生儿病区2014年11月至2015年04月半年期间早产儿住院病人共187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81例;入院时日龄<24小时143例,1~3天7例,4~7天19例,8~14天6例,>14天12例;胎龄<32周16例,≥32周171例;出生体质量<1500g4例,≥1500g183例;母亲年龄<30岁108例,≥30岁79例;经阴道自然分娩54例,因各种原因剖宫产133例;母亲或胎儿有高危因素150例,无高危因素37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早产儿入院后安置在NICU病区,予暖箱保暖,鸟巢式护理。箱温按出生时胎龄及日龄分别设置在33-35°C,相对湿度60~85%,心电监护、氧饱和度维持在85~93%,监测胆红素及血糖水平。依据病儿胎龄及病情分别采取胃肠微量喂养、静脉营养及正常全胃肠喂养(温水-糖水-稀释早产儿配方乳-早产儿配方乳或母乳、母乳+母乳添加剂逐渐过渡)。所有操作尽量在暖箱中进行,接触早产儿前必须手消液消毒双手及听诊器。动作轻柔,操作集中。针对出现的并发症如黄疸、低血糖、肺炎、HMD、颅内出血、皮肤感染、NEC等进行相应治疗。
2.结果
2.1 早产儿并发症总几率,种类及其发生几率
所收集的早产儿病例中,仅4例无并发症(本院产科长期有主治及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儿科医师查房,转入儿科新生儿病区病儿皆为有可疑异常情况者)。发生一种或多种并发症的早产儿183例,占97.86%。其中肺炎69.51%,高胆红素血症57.22%,窒息37.96%,低钙血症和缺氧缺血性脑病各28.88%,呼吸暂停12.83%,贫血11.23%,呼吸窘迫综合症9.62%,低血糖症9.09%,卵圆孔及房间隔未闭8.56%,上消化道出血8.02%,湿肺7.49%,颅内出血6.95%,呼吸衰竭5.88%,动脉导管未闭4.28%,皮肤及脐部感染3.74%,败血症3.21%,喂养不耐受及硬肿症各2.67%,红细胞增多症及早产儿脑损伤各2.1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各1.6%,低血糖脑损伤和气胸各1.0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妊娠高危因素
所统计病例中,母亲及胎儿有单一或多种高危因素的150例。其中胎膜早破36例,占24%;双胎30例,占20%;妊娠糖尿病29例,占19.33%;前置胎盘早剥26例,占17.33%;妊娠胆淤25例,占16.67%;母亲妊娠甲减24例,占16%;胎儿宫内窘迫及母亲贫血各19例,占12.67%;母亲孕高症子痫前期及瘢痕子宫各16例,占10.67%;母亲孕晚期呼吸道感染12例,占8%;脐带扭转打结7例,占4.67%;宫内感染及母亲精神分裂症各3例,占4.67%。
3.讨论
3.1 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无论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均处于未成熟状态,早产儿更不完善,缺乏来自母体的抗体,同时作为防御病原体侵入的皮肤和肠道粘膜等防御组织几乎没有防御功能,所以易并发肺部感染、硬肿症等[2]。男婴比女婴易感性更高[3]。
3.2 呼吸系统并发症
窒息、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暂停、HMD、肺出血、周期性呼吸、喂奶时暂时性青紫是早产儿呼吸系统常见并发症。有文章报道分娩方式也与早产儿窒息发生的几率有关:顺产、剖宫产的窒息几率低于产钳和臀位助产,臀位助产的窒息率高达68.4%[4]。我们新生儿病区护士每日数次至10多次呼吸频率的观察、经皮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吃奶吸吮力及吃奶量的变化可较早发现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和变化。对于胎龄<30周的早产儿尽早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采用INSURE方式可更好地保证患儿肺泡的扩张和血液的氧合。对病儿突然出现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大量湿罗音的出现要高度警惕肺出血。肺出血时及时气管插管,气管内给予止血剂及进行机械辅助通气能有效抢救病儿的生命。
3.3 消化系统并发症
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早期喂养中常见现象,我们的处理方式是微量非营养性喂养或由温水-糖水-稀释早产儿配方奶(母乳)-早产儿配方乳(母乳或母乳+母乳添加剂)逐渐过渡。这样可以使患儿胃肠逐渐适应全量喂养;上消化道出血是窒息及凝血功能不足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持续缺氧及喂养后可加重出血。有出血的病儿予禁食、胃肠减压、胃管内给予粘膜表面止血剂,出血量大的静脉给予止血药及输血治疗;腹胀、腹泻:早产儿胃肠动力不足,消化酶缺乏,喂养后常发生腹胀和腹泻,禁食及静脉营养是常见处理方式,并辅以西甲硅油减轻腹胀,益生菌及吸附剂止泻等对症治疗。NEC是早产儿消化系统严重并发症,其近期及远期后果都是严重的。对于有窒息缺氧史、酸中毒、感染的病儿尤应高度警惕,奶量增加过多过快常常是其重要诱因。
3.4 新生儿出血症及早产儿贫血
早产儿出生时凝血功能相对较差,PT、特别是APTT明显较足月儿延长,生后给予足量维生素K1是预防出血症发生的重要手段;早产儿贫血原因可能有A、早产儿红细胞寿命较足月儿更短。B、生长迅速,血浆容量扩张导致血液稀释。C、红细胞生成素减少。D、医源性失血。F、营养因素等。医源性失血是住院重症早产儿贫血的原因之一,故诊疗过程中采血检查应注意采血次数不宜过勤,采血量不宜过多。早产儿贫血可因早产儿黄疸反复光疗后皮肤暂时性变黑而不容易被发现,症状隐匿,可以表现为淡漠、进食困难、体重不增、呼吸困难、心率增快、活动减少、苍白等。我们还发现病儿贫血以反复呼吸暂停表现出来,经查血确诊贫血予以输血治疗后呼吸暂停消失。
3.5 神经系统并发症
早产儿脑损伤包括脑室及室管膜下出血、脑室周围白质损伤。其表现缺乏特征性或没有临床表现,大都靠床旁头颅彩超或头颅核磁共振发现,具有很强的隐匿性。我们对入院后的早产儿常规进行头颅彩超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及时处理,稳定的病儿必要时给予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并予以随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有窒息史的近足月儿中也不少见,处理同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神经系统损伤尤易致远期后遗症,故临床期后随访显得尤其重要。我科对此类病儿在门诊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加强期后随访及后期康复治疗。
3.6 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由于肝功能不成熟、进食差、胃肠动力不足致排便异常,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多等因素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足月儿高、持续时间长;加之血脑屏障不成熟,如果存在形成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窒息、缺氧、感染、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低血糖、高热和低体温等)则易并发急性胆红素脑病。使死亡率及致残率增高。
3.7 低血糖症早产儿由于糖原和脂肪储存不足、葡萄糖利用增加、血胰岛素水平增高、拮抗胰岛素的内分泌激素缺乏或其对应的内分泌腺功能低下、遗传代谢障碍等,在进食少、开奶延迟、严重疾病等情况下易发生低血糖症。我们的处理方法除加强喂养、静脉补充葡萄糖、糖皮质激素外,还采用了5-10%葡萄糖水配奶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静脉输液间隙血糖不稳定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邱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9-60.
[2]吴圣楣,陈惠金,朱建幸等.新生儿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1.
[3]张巍,童笑梅,王丹华.早产儿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21.
[4]顾蔚蓉,李笑天,虞悦萍,不同胎龄和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并发症及其结局探讨[J].中国围产医学杂志,2008,11;10-15.
论文作者:李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早产儿论文; 并发症论文; 病儿论文; 胆红素论文; 新生儿论文; 血症论文; 呼吸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