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分析论文_刘胜仁,李波

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分析论文_刘胜仁,李波

刘胜仁 李波

(贵州省盘县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贵州 盘县 553537)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子宫平滑肌瘤类型的分析来探讨特殊子宫平滑肌瘤类型的病例特征。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子宫平滑肌瘤类型的病例特征。结果: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为良性,子宫肌瘤的生长方向为弯向脉管内部,在诊断时需要观察其大体形态,容易复发,需要再次进行全子宫与双附件切除术;非典型平滑肌瘤的体积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5厘米,镜下的形态呈灶性分布;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核分裂象小于5/10 HPF,因此非常容易鉴别;上皮样平滑肌瘤呈多角形或者圆形,核分裂象在 0~1/10 HPF。结论:对于特殊类型子宫肌瘤患者确诊时,一定要针对患者不同病情进行分析,不能笼统而定,理解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特征,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与患者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在术后严密追访患者预后效果。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病理诊断;核分裂象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116-02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容易出现的肿瘤类型,多为良性[1]。子宫平滑肌瘤的生长方式和组织学形态很多[2],并且有些与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较大,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困难较大。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较为特殊子宫平滑肌瘤的特点,并追踪观察其恶化与病变情况,旨在总结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的病理,让医生充分认识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08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例患者例数为42例,7例为合并妊娠者,年龄在22到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72岁。

1.2 一般方法

42例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中,13例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8例患者为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单纯摘除术,另外21例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2例患者的镜下组织学情况如下:3例属于非典型平滑肌瘤,2例为子宫内静脉平滑肌瘤,1例属于上皮样平滑肌瘤,以上患者的细胞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其余36例患者为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类型,32例患者的肌瘤细胞没有出现异型,其中核分裂象比2/10倍高倍镜视野的患者例数为28例,核分裂象在3~4/10HFP的患者例数为3例,其余3例为轻度异型平滑肌瘤细胞,核分裂象为0~4/10倍HFP,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2. 结果

2.1 2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在组织学上为典型的平滑肌瘤,为良性,子宫肌瘤的生长方向为弯向脉管内部,因此患者的淋巴管和静脉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也可以称为脉管内平滑肌瘤病。患者的肌间肌瘤边缘以及黏膜下肌瘤蒂根处会附着扩张的脉管,肌瘤如栓子形状突到患者的脉管内。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患者的阔韧带处有结节,卵巢或者宫旁静脉内存在条索状肿块,切断静脉后就可以拉出静脉腔内的肿瘤。当静脉腔被充满时,如果继续增大其会呈圆形,外观为紫褐色或者灰白色,质地各不相同,比如软、海绵状、橡皮状以及硬质地等。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在临床诊断时需要观察其大体形态,容易复发,需要再次进行全子宫与双附件切除术。

2.2 3例非典型平滑肌瘤 非典型平滑肌瘤的体积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5厘米,镜下的形态呈灶性分布,肉眼很难鉴别其与平滑肌肉瘤鉴别开来。

2.3 36例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 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患者一般只有个别存在细胞异型,其核分裂象小于5/10 HPF,因此非常容易鉴别。如果核分裂象在5~10/10 HPF并且细胞存在轻度异型,那么基本可以诊断为潜在恶性肿瘤。

2.4 1例上皮样平滑肌瘤 上皮样平滑肌瘤属于罕见的子宫肌瘤类型,其肿瘤细胞没有不是正常的梭形平滑肌瘤细胞,而是呈多角形或者圆形,成群或索条状排列,与人体的上皮细胞非常相似。大多数上皮样平滑肌瘤也为良性,核分裂象在 0~1/10 HPF,当其核分裂象在 2~5/10 HPF时,可以判定其为恶性。

3. 结论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标本的外观大多比较奇异,将其进行切片检验后,依旧不能在医学上定性该肿瘤为良性还是恶性。对于这种情况的病患,医生不能仅凭以往的经验做出草率的诊断。在不能确定肿瘤究竟为恶性还是良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石蜡切片法进一步确认。患者家属必须在预防性切除子宫和二次手术切除子宫中做出一个明确的决定。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前需要将两者的利弊详细解释给患者家属,确保沟通效果。如果患者选择预防性切除子宫后,检验结果呈良性,势必会导致患者及家属心理上难以接受的情况,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医患纠纷。为了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医生在患者术前一定要详细分析两种方案的利弊,结合特殊子宫平滑肌瘤类型的病例类型为患者继续拧诊断,既可以给足患者家属考虑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若是患者及其家属最终选择了保留子宫,医生有责任提醒、监督病患在术后定期到权威的病理机构进行复诊,力求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尽量确保病患的生命安全。

中青年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如果术后存在复发现象,进行二次手术时一定要慎重,对于特殊类型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切除手术之后,进行随访,患者均未发生肿瘤恶化或复发现象。因此,临床对这种疾病确诊时,一定要针对患者不同病情进行分析,不能笼统而定,理解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特征,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与患者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在术后严密追访患者预后效果,切记不能操之过急,要发挥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认真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相互配合,最终,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云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21):58-58

[2]张永胜,俞琳芽,陈祖华等.累及右侧心腔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09):154-154

论文作者:刘胜仁,李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分析论文_刘胜仁,李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