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瓜州镇中心小学 甘肃 酒泉 736100
【摘要】教学中用电教媒体,逐步实现教学的网络化,不仅是11世纪教育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也是语文学科克服自身弊端。基于此,本文对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水平。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多媒体课件教学;应用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信息化教学是实现教育升级所必经的—个重要历史阶段,多媒体课件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层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揭题质疑后及时使用,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具体的表象
教师在揭题质疑后,学生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景物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出示课文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图片、电视录像等画面,学生获得深刻而形象的印象,为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了鲜明的形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培养儿童的美感。”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离不开想象的。语文教学更是这样,必须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维,有利于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理解不了人们崇敬、爱戴、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隋。于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释课题之后,便打开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倾听深沉的哀乐声中朗读课文的录音。在朗读“等灵车”时,屏幕上出现了儿门等灵车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人们焦急而又耐心的心情;当朗读到“望灵车”一段时.屏幕上显示灵车的装饰和灵车缓缓前进的情景,让学生感受那庄严肃穆的气氛,初步体会人们眼睁睁望着灵车悲痛欲绝的心情,为学生情感的升华作了积累;当朗读到“送灵车”时,人们追灵车时的情景使课文声、情、图俱茂,相互融合,相互映衬,这样学生仿佛感受到人们失去总理而撕心裂肺的心情。至此,教师再即兴讲述课文,学生对总理敬仰、爱戴和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二、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时使用,利于深入理解课文
电教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声、图、文并茂,弥补学生难以感知的东西。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珲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电教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飞夺泸定桥》—课,重点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难点是学生没有泸定桥的感性认识及周围环境的感性认识,不知道泸定桥的结构和夺桥过桥时的危险。教学这一课的第六自然段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泸定桥的结构:只有13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没有木板。然后播放“震耳欲聋”的波涛声,使学生体会到泸定桥的地理位置的险要。此时,再让学生对朋课文,研究为什么称“泸定桥”为“天险”,适时传出”嗒嗒嗒……”的机枪声,更渲染了当时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突出夺泸定桥的艰难。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三、欣赏课文时配合使用,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澶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在欣赏课文时,配合电教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如《燕子》一文,借燕子赞美春天的生机勃勃。教学时,可配合电教媒体欣赏文中的优美语句,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优美配乐,当朗诵到“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黄色的嫩叶的柳丝”时,出示早春的画面;当读到“青的草……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时,可以换成桃花盛开,百花争艳,柳树抽出枝条的画面;当读到“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时,可以点击出现小燕子在画面上来回飞翔,然后请学生默读思考这一自然段,说说最欣赏这段中的哪几句?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录音,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指导复述或背诵时使用,利于加强记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文中的内容可以在图上形象直观地显现。而图上的内容,在文中又能找到与之相吻合的具体表述的语言文字。因此在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或背诵课文时,教师恰当地出示画面,可以让学生依据画面内容,进行记忆或复现,起到引路的作用,而且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通过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而获得的信息,其遗忘率最低,且便于旧知复现。指导学生背诵《火烧云》时,依次出现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几种图片,有利于学生记忆。还如《飞夺泸定桥》中“夺桥”是重点,教完后,可再次电教手段.让学生根据情节发展,抓住指导员们神态、动作、浯言和主要词语,给无声电影配上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体。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最佳时机运用电教手段,把电教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就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赵世明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泸定桥论文; 课文论文; 学生论文; 灵车论文; 电教论文; 画面论文; 手段论文; 《成功》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