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_古兰经论文

论当代中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_古兰经论文

论当代我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伊斯兰论文,当代论文,我国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16)01-0201-07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宣布他受到安拉的启示,始传伊斯兰教,拉开了波澜壮阔的伊斯兰教历史的序幕[1]。自此之后,伊斯兰教以不同方式传向世界各地,在许多民族中流传、传承,构建了灿烂的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学界认为应该是在651年前后,由于当时我国处于唐朝盛世,与世界交往频繁,伊斯兰文化通过陆海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据此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一千三百多年来,伊斯兰文化在我国传承发展,在与我国历史上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不断发展成长、壮大,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在我国有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十个基本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和汉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中极少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体。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穆斯林人口目前已经有2314.21万[2]。发展到今天,我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基于穆斯林人口的分布而存在,在全国各地都有呈现,但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约占全国穆斯林的三分之二,所以伊斯兰文化的传承更加明显。从我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发展和信仰伊斯兰教的情况来看,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传承,“其间经历了不平凡的历史过程”[3],实现了伊斯兰文化在我国的“本土化”,主要形成了以回族、东乡族等①民族为主的伊斯兰教的传承特点和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为传承特点的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发展特色。并且当代我国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或者说是承继,都对当今我国穆斯林社会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家庭、清真寺、教派门宦、报刊、网络传媒、文本、社区、清真饮食文化等方面对当代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②做一探视。

      一、家庭传承: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的基础

      家庭是社会结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成长的初始环境,也是最关键和重要的成长环境。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家庭环境对其一生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家庭文化有时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从各方面产生影响深远。伊斯兰文化不仅是一种信仰体系,而且具有建构社会生活、法律、经济、家庭等体系,使其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的传播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表现出该民族的文化特点。伊斯兰教对于家庭的许多规范要求,正是伊斯兰文化基于家庭传承的基础,对于我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家庭产生着影响。所以我国各民族穆斯林传统的家庭教育对伊斯兰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视,并视其为家庭文化和教育至关重要的内容,从我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形成和伊斯兰教在各民族穆斯林中传播的历史来看,自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开始,就在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在形成过程中即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族等民族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伊斯兰教的传播而信仰伊斯兰教的,遵行伊斯兰文化,并且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但是不论最初各穆斯林民族的信仰情况如何,现今,伊斯兰文化对于我国各穆斯林民族的家庭影响依然较大。伊斯兰文化对我国各民族穆斯林家庭生活和教育等方面产生着作用,而各穆斯林家庭也是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方式。由于伊斯兰教从传入中国开始,基本上是一种在穆斯林中内涵化的自我发展和承传,发展至今天,依然如此,所以家庭传承是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的基础,对伊斯兰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首要和主渠道的作用,家庭传承方式是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和延续的关键。这一传统,就是发展到今天,依然显得重要。比如,在各民族穆斯林与非穆斯林民族的跨民族婚姻中,基本上要求非穆斯林一方要履行信仰伊斯兰教的“入教”仪式。这是“为了保证家庭成员信仰的统一,为了使子女所受家庭教育、影响完全穆斯林化”,“这种保持家庭成员信仰的统一可保证家庭中的伊斯兰文化氛围和子女受到传统的伊斯兰文化教育”[4]。再比如在一般的回族、东乡族等民族穆斯林家庭中,孩子出生后,都要先请阿訇给孩子起一个“经名”③,此后再起姓名,或者直接在姓后用“经名”替代名,使孩子从出生就具有了穆斯林身份的文化符号。在我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家庭中,伊斯兰教或者说伊斯兰文化,对其信仰、文化、教育、生活方式、饮食习俗,乃至价值观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伊斯兰文化展现在这些穆斯林家庭的信仰体系、文化价值观念、教育观念、婚姻家庭、民族习俗、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对家庭子女的民族文化教育,或者说是对于伊斯兰文化的传承教育从子女出生就开始了,我国许多穆斯林家庭将教子成人、教子成才视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也将子女教育视为虔诚的信仰伊斯兰教,践行伊斯兰文化,并且使其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作为父母和家庭成员的重要任务而看待。当然,教育孩子继承和传承伊斯兰文化就成为我国穆斯林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5]。比如,在我国各民族穆斯林家庭中,回族、东乡族等民族穆斯林家庭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会教孩子学念“清真言”等,孩子七八岁或十一二岁时会教育孩子诵读和学习《古兰经》一些章节和讲解“伊玛尼”“六大信仰”等信仰和诸如不能吃猪肉、不能喝酒等民族生活习俗方面的知识,以及“履行五功”、做人原则等一些日常的民族宗教习俗和生活常识。同时,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还会通过嫁娶,每逢节日中营造浓厚的家庭节日氛围,每逢纪念家中逝者先辈忌日的“念索”“过圣纪”等具有伊斯兰文化特色的家庭活动,以及家庭中年老或者年长者的伊斯兰宗教功修、道德操守、言谈举止等伊斯兰文化的生活方式和所体现出的伊斯兰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念,等等。各民族穆斯林正是通过这样的遵行伊斯兰文化的家庭方式和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来完成伊斯兰文化的代际传承,这也是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中的最为关键和初始的环节。这一环节完成和实现的如何,可以说在总体上影响着伊斯兰文化在我国的代际传承质量和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存在,乃至关系到未来我国伊斯兰文化能否继续传承的问题。同样,正是基于这样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方式,每位父母、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孙子成长为一个好孩子、好人,我国各民族穆斯林家庭也是如此。发展到今天,信息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多样化,在文化传承方式多样化的时代,我国伊斯兰文化的家庭传承方式,还是伊斯兰文化在我国传承的主要渠道和最为重要的方式,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方式。

      二、清真寺传承: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的核心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进行伊斯兰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等穆斯林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发挥着许多社会功能。据统计,目前我国有35000余座清真寺[6]。伊斯兰教自从传入中国,随着穆斯林群体的形成,“在穆斯林最多的广州,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清真寺——怀圣寺”[7]。可见,清真寺的兴建在伊斯兰文化传入我国后不长的一段时间就出现了。从伊斯兰教的关于礼拜等方面的要求来看,穆斯林群体兴建清真寺也是一种必然和需要。发展到今天,清真寺成为了伊斯兰文化在我国流传、传承和存在的最为明显的实体符号,特别是在回族中,由于回族的人体特征和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与汉族同胞的差别不是非常明显,所以清真寺对于显现回族等穆斯林的伊斯兰文化符号和功能就像回族等穆斯林戴的白帽一样更为明显。在各民族穆斯林聚居的地方,都存在规模大小不同的清真寺。这些清真寺起着维系伊斯兰文化在我国各民族穆斯林中传承的关键作用,并且起着多方面的社会作用:一是我国各民族穆斯林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在历史的发展中,我国各民族穆斯林在各个时期不断融合和接受所处环境的文化、习俗,使穆斯林家庭的宗教传承功能不断减弱,发展到如今,过去由家庭可以完成的一些伊斯兰文化传承功能,逐渐过渡到依靠清真寺来完成。比如说,教育孩子学会一些基本的伊斯兰文化知识,一般由家长或者家庭成员就可以完成。而现在由于大多数家长自己不会而不能承担这种责任,凡此种种。诸如此方面伊斯兰文化传承功能,都转而由清真寺来完成。讨论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中清真寺的功能,笔者认为,清真寺越来越成为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的核心。当然清真寺在伊斯兰文化传承中的这些功能的形成和发展走过了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对于早期的具体情况,由于资料所限,不可考。但是从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进行会礼、聚礼及一日五次的礼拜等要求来看,一千多年来,这些规定伊斯兰文化传承的要素是没有更改过的。而这些伊斯兰文化活动的举办场地,基本上都是需要在清真寺这样的场所中进行的,每次宗教活动时清真寺都要有计划和准备,主持宗教事务的教长在聚、会礼活动的时候都要准备讲“卧尔兹”等,来宣讲伊斯兰文化的信仰、功修、教义、教法等内容,在我国各民族穆斯林中,清真寺的这种伊斯兰文化传承功能已经成了规范化的模式。二是承担各民族穆斯林伊斯兰教文化教育的基础普及。原本由家庭来完成的一些伊斯兰文化传承的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后来都需要由清真寺完成。比如在回族等一些民族中,许多家庭已经无能力来完成伊斯兰文化的基础普及,所以一些清真寺在寒、暑假会举办一些普及班,农村的清真寺多选在寒假举办,近些年,由于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有些农村的清真寺也已经停办。三是兴办经堂教育。经堂教育又称为我国伊斯兰教的寺院教育,是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一种宗教教育制度和方式,起着培养我国懂得和能够正确讲解伊斯兰文化方面的人才的功能。清真寺的这种教育方式是在明嘉靖年间,由陕西渭南人胡登洲创建,最初他是在自己家里设帐讲学,结合中国回族等民族穆斯林的实际情况,讲解和阐释伊斯兰文化。后来随着影响的扩大,移入清真寺,得到广泛认可后,被全国各地清真寺广泛采用,并且形成了陕西派、云南派和山东学派。一般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小学和中学主要是面向儿童、少年和成年男女进行伊斯兰文化基础知识的启蒙和普及教育,大学则主要为了培养文化传承所需要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比如说学成者,可以到清真寺任教长、阿訇等。经堂教育开设的课程主要涉及阿拉伯语、波斯语、伊斯兰教义、伊斯兰教法等。多年来,一直讲授传统使用“十三本经”④。正是这种经堂教育形式,在明代伊斯兰文化传承处于“维吾教之流于中国者,远处东极,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8]之境时,在伊斯兰文化如何传承和延续之际,为我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培养了人才,几百年来,正是这样一种伊斯兰文化教育的独特形式,维系了我国伊斯兰教文化在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中的传承和发展。时至今日,回族、东乡族等民族的清真寺教育体制还沿用此形式,也是目前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当然经堂教育发展到今天,如何继续发挥其作为清真寺传承我国伊斯兰文化的核心作用,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难。四是清真寺的教长和满拉还要承担为我国各民族穆斯林群众在婚礼中念“尼卡哈”(证婚词)和诵读《古兰经》,在葬礼上给亡人站“者那则”(殡礼)和诵读《古兰经》,在“尔麦里”活动、“过乜帖”、“念索”等时诵读《古兰经》或讲“卧尔兹”等的各民族穆斯林所必需的社会事务等方面提供服务,也是传承和延续伊斯兰文化的一种方式。清真寺这种传承伊斯兰文化的途径或者方式,与家庭传承我国伊斯兰文化的方式通过互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至今依然发挥着很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三、教派和门宦传承: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的“本土化”形式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历经宋、元、明三朝,均没有出现公开的教派分化与斗争。格底目的宗教思想一直被广大中国穆斯林所遵奉。”[9]自清代以后,受到国外伊斯兰文化思潮的影响,我国国内的伊斯兰文化传承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了一些变化。发展到今天,我国伊斯兰文化在传承中,特别是在西北地区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民族穆斯林中传承的过程,产生并形成了以“格底目”“伊赫瓦尼”“赛莱非耶”“西道堂”几个教派和“虎夫耶”“嘎德林耶”“哲赫忍耶”“库不忍耶”四大苏非学派为主体形式的伊斯兰教教派门宦形式,而在四大苏菲学派中又分有不同的门宦。从历史上来看,教派和门宦之间曾经发生过争论。早期一些苏菲学派也在新疆维吾尔族等民族穆斯林民族中传播、传承,并且曾一度影响到当时西域的一些统治阶层。今天,一些苏菲思想的影响依然在我国一些穆斯林中存在。伊斯兰教什叶派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吉克族部分穆斯林中传承。这些伊斯兰教的不同教派和苏菲派别及门宦在我国各族穆斯林中的传播和传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在格底目之后兴起的这些教派和苏菲学派中不同的门宦,都对维系伊斯兰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传承起到巩固和发展延续的重要作用,今天依然如此。

      四、新式教育传承⑤: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方式的拓展

      以新式教育为基础的伊斯兰文化传承,是相对于传统的家庭教育传承和清真寺经堂教育而言的。从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开始,可能当时的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先是主要依托家庭在家庭内部传承,后来随着来华穆斯林的增多,并且有些定居,形成一定的我国早期穆斯林社区,修建清真寺成为必然,这样我国早期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便由清真寺来完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穆斯林群体的不断扩大,在历史的发展中,传统的信仰形式和传承方式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伊斯兰文化在我国各民族中的传播形式也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发生着一定的变化。比如在回族中,由于回族在历史的发展中,普遍通用汉语,传统的教育形式不足以完成其民族信仰的伊斯兰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延续,所以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新式教育的兴起使回族也意识到采用新式教育才拯救和延续本民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近代以来,探索利用新式教育,促进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必然。1905年,王浩然阿訇在朝觐回国后,面对社会发展,而我国伊斯兰文化教育和传承方式相对滞后的教育形式时说:“余游土耳其归国后,始知世界大势非注重教育,不足以图存,随即提倡兴学。”[10]1907年,他首先在北京创办了“回教师范学堂”,可以说首开回族新式教育先河,为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方式探索了新的途径。自此之后,新式教育的小学、中学及中等教育学校在北京、上海、山东济南、云南、山西、陕西西安、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先后创办。仅在西北地区就有如:1913年,马邻翼在甘肃倡办新式回民教育,创办了“兰州回教劝学所”和在清真寺附设了几所初等小学[11],1918年创办的甘肃导河(今甘肃广河县)的云亭小学,1938年创办的“甘肃平凉伊斯兰师范”;1932年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在银川东大寺创立“中阿大学校”,后改名为“宁夏省立第一中阿学校”,其后又因故先后改名为“省立回民师范学校”、“省立云亭师范学校”[12];1928年陕西省立第一实验小学[13],等等。民国时期创办的这些新式教育,为伊斯兰文化在回族等民族中的传承开拓了新的途径,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9年以后,虽然有一些回民学校存在,但是真正开设回族等民族穆斯林文化传承课程的学校则很少,主要还是承担所处地区的各族穆斯林的国民教育责任。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中国穆斯林又一次面临如何做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这样的历史语境。回族等民族穆斯林的民间力量,先后创办了多所中阿学校,1979年由云南开远市城区清真寺创建,1999年7月更名为开远阿拉伯语中等专业学校,1980年创办临夏中阿学校(现改名为甘肃临夏外国语学校),1981年创办甘肃兰州阿拉伯语中专学校,1985年创办山西长治阿拉伯语学校,1989年创办甘肃广河阿拉伯语学校,1989年成立的临夏中阿女校,1991年创办大理穆斯林文化专科学校,1991年创办张家川阿拉伯语学校(原张家川穆斯林学校);1991年创办宁夏银川阿拉伯语学校,1994年创办云南纳家营伊斯兰文化学院,等等。这些学校一般招收的都是未能升入初中或高中的回族等民族穆斯林男女青少年,开设有汉语、民族文化课、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等方面的课程,有严格的学制和教学计划要求。同时,在各地的一些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清真寺也附设有一些规模不等的中阿学习班。这种不同层次、办学规模不一的中阿学校办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为穆斯林社会培养了大批中阿兼修的人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急需的阿拉伯语翻译和商贸人才,当然也为一些不能正常升入高中等高一级学校学习,而过早进入社会的这样一部分回族等穆斯林青年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样的穆斯林民间教育,因其开设一定的民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课程,不仅使入学青年学到了从业技能和知识,也因学会了阿拉伯语而容易了解和学习伊斯兰文化知识,为我国伊斯兰文化的保护传承起到些许积极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回族等穆斯林民间教育的这种方式,也应该是当代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与中阿学校类似,有严格的学制要求,教育层次更高,旨在“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高宗教学识和阿拉伯语水平、汉语文化水平的伊斯兰专业人才”[14],按照现代教育方式教学的还有伊斯兰教经学院⑥。这也是伊斯兰文化传承中新式教育的另一种形式,除处于北京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和北京伊斯兰教经学院外,还有甘肃的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宁夏的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青海的青海伊斯兰教经学院、新疆的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云南的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河南的郑州伊斯兰教经学院、辽宁的沈阳伊斯兰教经学院、河北的河北省伊斯兰教经学院等,这些经学院为大学本科建制,都是由政府主管和主办的为各民族穆斯林培养宗教职业人才的高等学府。课程设置分为伊斯兰教专业课和大学文科基础课两类[15]。经学院的设立为我国各民族穆斯林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历史证明,我国各民族穆斯林正是通过学习和尊崇伊斯兰文化,提高自身民族素质,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伊斯兰报刊传承⑦: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适应时代的体现

      自报刊在近代兴起以后,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代以来,在我国回族等民族穆斯林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有志之士,他们在致力于同国家兴亡共存的同时,也在寻求、思考着回族等民族穆斯林自己的文化发展出路,致力于采用兴办报刊的形式来宣传伊斯兰文化。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短短几十年中,先后创办了《正宗爱国报》《滇真铎报》《月华》《中国回回教学会月刊》《晨熹》《回教月刊》《天方学理月刊》《伊斯兰青年》《伊光》《伊斯兰》《回教论坛》《穆民》《中国回教协会会报》《西北回民正论》《伊理月刊》《回教青年》等150多份⑧以上的定期和不定期的中国穆斯林报刊[16],开创了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传媒时代和传承方式。

      这些报刊为读者宣传伊斯兰文化知识,传递各地各民族穆斯林的生活信息,阐述伊斯兰信仰下穆斯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有这些既是穆斯林的伊斯兰文化自觉意识,又是利用当时新兴媒体来传承伊斯兰文化的开始。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穆斯林各类报刊先后出现,公开出版的就有《中国穆斯林》的汉文、维文版和《回族研究》(学术期刊)、《回族文学》(文学类期刊)等等的出版发行,在回族等民族穆斯林民间中前前后后创办有《甘肃穆斯林》、《穆斯林通讯》、《开拓》、《启明星》、《邦克》、《回归》、《伊斯兰文摘》、《伊斯兰文化》、《穆斯林妇女》、《求知》、《每周一阅》、《黎明》、《中国穆斯林诗书画》、《上海穆斯林》、《济南穆斯林》、《河南回维族穆斯林》、《江苏伊斯兰教通讯》、《星光》、《成都伊协通讯》、《伊斯兰文化研究》(陕西、山西各一份)、《星月》、《曙光》、《伊光》、《知感》、《学子》、《蓓蕾》、《希望》、《智慧》、《使命》、《心语》、《新月》(甘肃、四川各一份)、《牡丹江穆斯林》、《大理穆斯林》、《湟水河畔》、《青海回族》、《阿城穆斯林》、《江淮穆斯林》、《河北穆斯林》、《广西穆斯林》、《广东穆斯林》、《镇江穆斯林》、《青海穆斯林》、《宁夏穆斯林》、《大连穆斯林》、《中国回族》、《香港穆斯林联合会讯》、《留马中华穆斯林通讯》、《天穆清真南寺通讯》、《天穆穆斯林通讯》、《伊兰园》、《橄榄油》、《穆斯林》(河南、包头各一份)、《主麻之声》(河南、陕西各一份)、《穆斯林报》、《学生文苑》、《求学时代》、《临夏中阿校刊》、《大理穆专》、《穆斯林青年》、《穆斯林文化》、《香港穆民先驱》、《洋楼斋月专刊》、《清真小学通讯》、《淑德》、《视野》、《九江穆斯林简报》、《斋月》、《撒尔塔》、《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院刊》、《北京穆斯林通讯》、《陕西穆斯林》、《穆斯林文摘》、《西部穆斯林》、《南方穆斯林》等150多份[17],这些报刊绝大多数仅出版了1期或几期,就因各种原因停办,目前还在发行的也仅有二三十份。这些伊斯兰报刊主要刊登一些伊斯兰文化知识和各民族穆斯林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和信息,全是汉文,读者要具有汉语阅读能力。这种伊斯兰报刊在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中起到了一种为没有接受很好的家庭和清真寺伊斯兰文化传承教育的读者通过自己阅读报刊来了解伊斯兰文化,从而达到传承伊斯兰文化的目的,同时也为非穆斯林了解我国穆斯林提供了一个窗口。这种方式也是我国穆斯林在传承伊斯兰文化方面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体现。

      六、网络传媒传承: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方式的时代特点

      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传播方式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互联网将当今世界带入了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媒正在悄无声息、全方位地对整个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使人们的工作、生活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8]。网络的出现,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也具有划时代意义。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许多单位和个人为了介绍和宣传自己,都纷纷建立了网站。信仰伊斯兰教的我国各民族穆斯林,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就像创办报刊的自我表述和文化自觉行动一样,制做了一些介绍伊斯兰文化和各民族穆斯林文化、生活等相关信息的网站,形成了最初的伊斯兰网络传媒的雏形,这些网站主要以伊斯兰和穆斯林形式创办,也有以民族为特色而创办的,这些伊斯兰或者说穆斯林网站,在我国穆斯林中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先后有一百个左右的汉语伊斯兰或者穆斯林网站以及其他民族语言的穆斯林民族网站。这些伊斯兰和穆斯林网站的内容在开始兴起的时候,多数的页面制作简单,栏目相对较少,内容也比较单一。随着网络传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伊斯兰和穆斯林网站也经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栏目在逐渐地增加,内容不断丰富,可供浏览阅读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增多。诸如“中穆网”现在有30个栏目之多,并设有各地社区。这些伊斯兰网站大多为穆斯林受众提供古兰经、圣训等伊斯兰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检索的内容,包括《古兰经》的检索、视听、诵读等方面的内容和圣训等涉及伊斯兰教法、教义的内容,以及介绍伊斯兰文化的研究成果的内容。为穆斯林群众学习和其他民族特别是非穆斯林民族了解伊斯兰文化及我国各民族穆斯林文化提供了一个在网络传播下的交互平台。这样的伊斯兰网络传媒形式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以及探讨伊斯兰文化提供了虚拟的交流空间。为多年来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以家庭和清真寺承继而受到种种条件制约的情况下,有了一种新的承继途径和自由交流、辩论、学习等比现实更为广阔的公共空间。这种新的伊斯兰文化承传方式,可以说是既有其他承传方式所具有的功能,也有网络传播媒体独具的特色,而且更为有效的是这种形式为伊斯兰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公共和公开的途径,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和了解伊斯兰文化的每个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是我国各民族穆斯林在当今这个时代对于伊斯兰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体现出的时代特点。同时,由于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快速变化,过去的基于计算机浏览互联网网站的状况已被新的方式不断替换,手机功能的提升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网民基于手机这样一种生活工具浏览互联网网站内容,也使基于手机开发的信息传播形式也不断出现。我国穆斯林对于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基于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变革,也在积极利用这样的新兴传媒,推介我国伊斯兰文化和传承。

      七、文本传承: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方式的补充

      首先是伊斯兰教在我国的文本传承首先是对《古兰经》文本的流传,目前保存在我国各地的珍贵《古兰经》手抄本就有近十几个版本,以及木刻版《古兰经》等。《古兰经》文本的流传在我国各民族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文化的过程中都有流传和保存,并且先后选译和全译,被翻译为撒拉、汉、维、哈、柯尔克孜等文字形式在穆斯林各民族中乃至非穆斯林中流传。其次是在伊斯兰教中影响也很大的仅次于《古兰经》的《圣训》各种文本的流传。第三是各种伊斯兰文化典籍文本的流传,比如本文所述的经堂教育的十三本经,在我国伊斯兰文化教育中至今仍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第四是各民族穆斯林中,本民族学者撰著或者翻译的伊斯兰著作文本的流传,在回族和维吾尔族等民族中本民族学者完成的这种著作有许多。第五是我国各种研究伊斯兰文化和穆斯林各民族文化的历史书籍和典籍的文本,其中记载和论述了我国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对伊斯兰教教法、教义等方面的论述。在我国历史上伊斯兰文化的这种文本零散分布也有一些。诸如,1994年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1994年长春出版社出版的许华应主编的《伊斯兰教文化》,2008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和宁夏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了吴海鹰主编的《回族典藏全书》,搜集整理回族诞生至民国典籍532种,其中宗教类有210种,2006年黄山书社出版了周燮藩主编的《清真大典》收入伊斯兰教典籍167种,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王建平主编的《中国伊斯兰教典籍选》(全六册),该丛书收录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伊斯兰教的汉文典籍52种。还有如马通著的《中国伊斯兰教门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金宜久主编的《伊斯兰教史》,马明亮著的《简明伊斯兰史》,王怀德和郭宝华著的《伊斯兰教史》,《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等著作,以及发表在各类刊物上的研究伊斯兰教的文章等,都从不同的角度以文本的形式记录和传承了伊斯兰文化。同时,由于伊斯兰文化和我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密切关系,在我国一些研究各穆斯林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著作中也都会涉及伊斯兰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这些著作中关于伊斯兰文化的记载和研究,也起到了对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作用。

      八、社区传承: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方式的社会体现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穆斯林,回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分布全国各地,几乎全国各个县都有数量不等的回族穆斯林分布,在西北居多。东乡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撒拉族主要分布的青海,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穆斯林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还有其他民族中的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也生活在一些地区。这些民族生存在他们生存、生活的地方,形成了大小各异的穆斯林社区,而在这些社区中建有数量不等的清真寺,穆斯林围寺而居,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伊斯兰文化的传承无疑在这些社区中有着明显的表现和凸显,具有明显的社区文化符号。同时,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由于他们遵奉伊斯兰文化,从而使伊斯兰文化对其民族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其许多民族文化就是基于伊斯兰文化而形成的,比如说回族、东乡族等穆斯林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源都是基于伊斯兰教节日。而生活中婚丧、嫁娶等都主要按照伊斯兰文化方式进行。在生活中,各个穆斯林社区或者多个社区的文化交往,由于共同的文化特点,从而产生比较多的社会交往,因此,形成了各种形式的社会网络结构。我国各民族穆斯林的这种社区形式,主要源于其信仰和生活的方便而产生,同时也对伊斯兰文化在各民族穆斯林的传承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社区共同供养清真寺,相互之间提供帮助,共同的饮食习惯使生活更加方便,共同的信仰使通婚更加方便,等等。正是这样的一种基于互相需要的社区形式,在各民族穆斯林社区都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定的伊斯兰文化传承的规则。而这种社区通过道德约束、监督、舆论等形式来完成自己的伊斯兰文化传承,从而凸显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方式的社会体现。

      九、清真饮食文化: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的独特符号

      自伊斯兰文化传入我国,历经不断的传承、传播和发展,我国各民族穆斯林人口不断增加,而且在历史的发展中接受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在明代特别是明末清初的时期,中国穆斯林中已经有一批汉学知识和伊斯兰文化知识都很渊博的穆斯林学者,诸如王岱舆、刘智等,他们用恰当的汉语阐释了伊斯兰文化。比如王岱舆用“纯洁无染之谓清,诚一不二之谓真”,“吾教自生民以来,不拜像,灭诸邪,故谓之清;尊独一,无二主,故谓之真”来阐释伊斯兰教。其他一些穆斯林学者也用“清真”一词来表述伊斯兰教[19],而没有采用直译的方式,可见当时中国穆斯林学者力图将伊斯兰文化融入中国社会的用心。此后用“清真教”表示伊斯兰教,从而有“清真言”“清真寺”“清真饭馆”“清真食品”等中国穆斯林广泛使用的专有名词。而“清真食品”主要是指基于伊斯兰教规定的穆斯林“合法”食用的食品。而清真饮食文化则是中国各民族穆斯林基于信仰伊斯兰教,遵行《古兰经》和《圣训》的有关规定确立的饮食习惯,比如,禁食猪肉,禁食自死物、血液,禁食不洁、丑陋之物,禁止诵非安拉之名而宰杀的动物,禁止饮酒,等等。我国穆斯林基于伊斯兰文化的饮食习惯,吸收了一些传统的饮食特色,在制做、加工、生产、运输等环节不使用有违伊斯兰教法的成分和设施等,将其纳入清真饮食范围,形成了我国穆斯林的“清真饮食文化”。而我国穆斯林正是通过坚守的“清真饮食文化”,达到一种自我传承伊斯兰文化的方式和途径,成为彰显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的独特符号。

      综上所述,伊斯兰教自穆罕默德始传以来,就具有非常明显的入世性,“它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宗教信仰所支配的社会体系,同时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体系”[20]。更是穆斯林民族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民族风俗习惯。我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伴随着各民族穆斯林的发展历史,其传承方式由最初始的家庭形式发展到以家庭和清真寺为主要的传承方式的情况下,通过家庭、清真寺、清真饮食、经堂教育、新式教育、报刊、社区和网络传媒、汉文译著与文本等形式在互动、交错,互补、协调、相容而又调适和相互的联系、相互作用中共同实现我国当代的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当然,当代我国的伊斯兰文化传承在社会大发展和社会转型,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境。第一是传统的伊斯兰文化的家庭传承方式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观念的变化等等各种原因,出现弱化,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仅仅是维持着一些伊斯兰文化影响下的民族饮食习俗,有极少数家庭连穆斯林民族的清真饮食习俗都已经没有了。第二是清真寺在我国伊斯兰文化传承中的教育功能由于某些原因,也出现了一些困境,近些年来已经有人发出完善和顺应时代,改革发展清真寺经堂教育的呼声,但如何改革仍然任重道远。第三是新式教育和报刊、网络传媒等形式的伊斯兰文化传承,由于体制和经费,以及在穆斯林群众中的认可还存在一些障碍,乃至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我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能发挥多大作用,也还是一个未知数。总之,笔者所述的这些当代伊斯兰文化的传承方式依然还要面临许多内外的困境需要解决。第四是传统的穆斯林社区,以及现代社会出现的一些价值观念对传统伊斯兰文化影响下的穆斯林社区的影响,使穆斯林社区原有的伊斯兰文化传承功能被打破或者说逐渐消失,以及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些穆斯林社区居住形式的变化乃至消失,都对原有的社区伊斯兰文化传承方式产生影响。总之,我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经过了不断发展、完善和适应,发展到现在,传承方式已呈现多样化,这既有利于伊斯兰文化在我国穆斯林中的传承、发展。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伊斯兰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中也面临一些困境。

      ①本文主要以回族、东乡族等民族的伊斯兰教文化传承特点,对我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方式做一探讨。有的传承方式和途径是在整个穆斯林民族中都是一样的,有的传承方式由于民族、地域,语言的不同而有差异。

      ②本文以探讨我国伊斯兰教文化传承为题,但由于伊斯兰文化在回族等民族中的传播和传承与在新疆的维吾尔族等民族中的传播和传承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本文论述中主要以伊斯兰文化在回族等民族中的传播和传承情况为主。

      ③阿拉伯语名。

      ④在北方回族等穆斯林中统称“十三本经”,而在南方强调“五大本”(引自勉维霖:《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宗教制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6页),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回回民族史》(上卷)第190页中也有“十四本经”之说。主要为如下一些经本:《连五本》(包括《索尔夫》《穆尔则》《咱加》《米额台·阿米东》《米素巴哈》5卷,是学习阿拉伯语词法、句法的基础课本);《遭五·米素巴哈》(是对《连五本》卷5《米素巴哈》的诠解,作者系波斯学者艾卜·法塔教·纳速尔丁·穆图勒孜);《满俩》(又名《舍拉哈·卡非耶》是对埃及学者伊本’哈吉布所著语法著作《卡非》的诠解,作者系波斯人阿布杜·拉哈曼加米);《白亚尼》(修辞学著作,作者是中亚呼罗珊著名学者赛尔德·台夫塔札尼);《阿戛依德·伊斯俩目》(作者系欧麦尔·奈赛要,边注者是《白亚尼》的作者赛尔德丁,台夫塔札尼。);《舍来哈·伟嘎业》(作者是麦哈木德,注释者是其孙率德仑·设黑尔,哈乃裴学派的教法著作);《虎托布》(是对阿拉伯语圣训的波斯文注解,圣训编选者是伊本·沃德安);《艾尔白欧》(波斯本,作者哈萨莫丁,也是40段圣训的注解).《米尔萨德》(波斯文,专讲修身养性,近主之道的哲学著作.作者是阿布杜拉·艾卜伯克尔);《艾什尔吐·来麦尔梯》(波斯文,作者亦是《满俩》的作者,该著属伊斯兰哲学著作);《海民依·米诺哈吉》(波斯文法)《古洛司汤》(波斯文学著作,作者是波斯著名诗人萨迪);《古兰经》经注,《者俩来依注释》《嘎最》《侯赛尼》(引自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上卷)》,中华书局,2003年第190页;勉维霖:《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宗教制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226-227页;王伏平:《西北回族史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36页)。

      ⑤基于与清真寺经堂教育的区别,而称为新式教育方式,也就是与我国国民教育的学校教育方式类似。

      ⑥经学院形式的教育方式,既是我国穆斯林的一种新式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方式,说它新式,是现在的经学院教学方式,采用现代教育方式教学,说它传统是我国维吾尔族在喀喇汗朝时期就已经“兴办了一大批以培养阿訇、毛拉、伊玛目等宗教职业者为目的的经文学校。其中,以喀什噶尔的‘罕里克麦德里斯’和‘萨吉亚麦德里斯’两所高级经学院最为著名。”(李进新:《新疆伊斯兰汗朝史》,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79页)。特别是“萨吉亚麦德里斯”“他完全按照当时在伊斯兰世界最有名的巴格达‘尼米亚大学’的模式进行管理的。其教学内容不仅有大量宗教学科,而且有历史、文学、哲学(包括哲学、逻辑学、神学、形而上学等)、地理学、数学、物理……家庭管理等十几门世俗学科和应用学科,其下还附设图书馆、天文馆、医院、兽医站等。尤其是图书馆不仅在规模上,在藏书量上也是中亚甚至在西亚相当有名的,可以说这是当时的一所综合性学府”(夏米西丁·哈吉;序.李进新:《新疆伊斯兰汗朝史》,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3页)。

      ⑦主要以汉语为传播载体的报刊为例。

      ⑧关于近代回族报刊或者说回族伊斯兰报刊的数量和具体情况的介绍主要有:李兴华,冯今源编的《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下册)》中书尾附有“伊斯兰教主要中文报刊一览表(1911-1949)”统计有67种报刊(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19-1824页);邱树森的《中国回族史》(下)中的“中国近代回族报刊简表”统计有140种回族报刊(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57-966页);雷晓静:《中国近现代回族、伊斯兰教报刊的崛起》一文中附“中国近现代回族、伊斯兰教报刊简表”统计有133种回族报刊(载《回族研究》,1997年第1期第19-26页);李伟等在《抗日战争中的回族》中的“中国近代回族报刊一览表”统计有169种回族报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52-363页),马博忠在《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一文中附的“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统计有270种回族报刊(载《回族研究》,2008年第4期第48-63页);周瑞海等《中国回族抗日救亡史稿》中“表11-3”统计抗战期间有52种回族报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42-447页);张学强在《西北回族教育史》中“民国时期西北回族报刊一览表”中统计有21种西北回族报刊(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48-249页)。

标签:;  ;  ;  ;  ;  ;  ;  ;  ;  ;  

论当代中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_古兰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