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公路建设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还研究出了一批用于路基工程的新材料及新技术,在推广应用将从施工测量、路基施工及其质量控制等方面来做具体的分析,文章从路基的稳定性原理分析,到前期准备工作及要求,压实、排水、测量、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公路 路基施工 施工技术 综述
一、路基稳定性原理分析
路基的内在质量应具备三个要求:(一)具备足够的整体稳定性;(二)足够的水稳性;(三)足够的强度,即路基要达到“密实”、“均匀”和“稳定”的使用要求。路基的稳定是由路基的整体决定的,石方路基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岩石填筑形成岩体后的孔隙比,并不是岩石本身的孔隙比;二是岩石的强度,希望填料具有良好的级配,尽可能的使岩石破碎是最直接的途径,破碎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的强度和压实设备类型。路基成型后,路基能否保持稳定,与岩石的强度密切相关,岩石的密度越高,路基反而更稳定。
二、路基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要求
(一)重视和加强地质水文调查基础工作,这是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施工质量的必要环节。在施工前英国掌握好线路所经过地区的地质情况,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换填、预压、碎石挤压等这些既经济,有有效的处理办法,避免路基病害。此外,还要积极的采取有利的施工措施,严格的控制填土厚度与填筑土石材料的质量,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提高挖方路基的设计施工质量,预防边坡的塌方。
(二)重视和加强路基冻胀翻浆的防护工作,能提高路基的强度,并保证公路质量。路基附近的地表积水及地下水,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满足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以减少地面长期积水及地下水毛细上升的影响,是路基土的含水量降低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利用粗粒土填筑路基,可以防止翻浆的发生。
三、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总要求
(一)级配砂砾垫层技术要求。级配砂砾是路面垫层较好的主要材料,但砂砾本身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垫层的作用及路面整体的工程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应掌握对砂砾的技术要求,控制级配砂砾垫工程质量。
(二)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工艺。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可以分为碾压路槽、运输摊平、整形洒水碾压和初期养护等五个工序。级配砂砾是一种松散材料,为防止遭到行车破坏,监理工程师应提醒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计划时,要半幅通车半幅施工方法,避免因施工造成行车混乱,使级配砂砾垫层的表面松散、平整度差和延长工期。
(三)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根据施工方法。又可以分为厂拌法和路拌法两种形式。底基层可采用路拌法,上基层可采用厂拌法。水泥稳定砂砾作为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路面整体强度的高低和能否保证在路面设计周期内正常使用。
(四)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有两种。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工序分为:初平砂砾料、洒水闷料、摆放水泥、摊平水泥、机械拌合、整型找平、碾压成型洒水养生。厂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工序分为砂砾备料、水泥剂量、加水拌和、运料上路、摊铺碾玉韧洒水养生等。
四、路基的填土与压实环节
(一)路基填料
规范规定了要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可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出量化的标准,并积极引入路床的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用在路床的填料来说,也提出了很多限制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O—30 cm的路床填料CBR 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当路基填料达不到所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就要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
(二)路基压实
从当前的路基施工情况看,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大吨位的压路机,并且碾压的效果也比较好.也提高了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
(三)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
在特殊潮湿地区,路基上的压实应该注意几方面: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l.1,塑性指数大于1 8的粘质土,液限大于40,用于路堤填料时,可以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要改善填科的性质,可以在土中掺加生石灰,以达到预计的效果。
五、路基路面排水环节的方法
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另一个因素,有许多路基病害都是由水的侵蚀造成的。为了不损害农田水利,就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工作,并与地区的排水系统相协调。
(一)地面排水法
地面排水设施包括边沟、跌水、截水沟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对于高速公路上的排水沟渠来说,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主要采用的是浆砌片石加固、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
(二)路面排水法
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雨水排出路面有二种方式,一种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以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在间隔处要设置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另一种是分散捧水。
(三)地下排水法
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主要特点是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的时候,就要来用带渗水管的渗沟。
六、路基施工测量
主要内容包括:导线、中线及其水准点复测。其中的操作要点有:(一)认真熟悉图纸,再进行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二)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三)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终点等,采用有效的固桩方法予以保护或移桩保护。此外,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并保证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七、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一)路基质量控制。在公路路基结构设计中土基的回填查勘量影响结构层。路基上的控制,压实度控制保证土的最佳含水量.强度控制路基工程。
(二)水破坏的控制。水对公路路基使用性能的影响较大,它降低路基的强度,特别是夏天高温天气,雨水渗入整体道床。形成高温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碎石剥落下来,两者分离,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坑涧,表层施工按防水层处理,使水进人不到结构层内部.从而避免出现这样的破坏。
(三)裂缝的防治。公路通常采用整体道床,整体道床裂缝的种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基层开裂昕形成的反射裂缝和面层自身产生的温缩裂缝,这是第一类属于非荷载裂缝:另一方类是行车荷载反复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它是由于整体道床基层承受的拉应力超出其抗弯强度而产生的网状不规则的裂缝,这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施工时控制好质量就是为了解决第一类裂缝。
结束语
当地的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稳定性和整条路线的使用效果,在施工中我们要综合考虑土质、含水量、压实功能及压实外界自然和人为等因素,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措施,借以提高路基的压实质量。确保后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周广杰,公路路基施工技术,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第10期(总第212期)
[2]焦志伟,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浅析,民营科技,2013年第5期
[3]吴巨良,王李剑,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年第5期(总第267期)
论文作者:王小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6
标签:路基论文; 砂砾论文; 路面论文; 强度论文; 压实论文; 填料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