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优质的市政工程的会提升政府部门在人民大众心中的形象,而劣质的面子工程会让相关部门在人民中的心目中的形象大大折扣,会让人民怀疑政府的廉洁性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降低政府部门在人民大众中的威望。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时期,政府有带领人民共同努力奔小康的责任,政府必须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工程的质量是展示政府部门执政能力、廉洁能力的试金石。因此,作为市政工程质量的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督力度,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提升;市政工程;管理质量;策略
引言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为人们提供基础建设工程,为人们生活提供方便。在政府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满足人们实际生活当中的需求,提高人们的满足感,应该对施工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提高施工的质量,进而保障施工质量能够满足人们需求。
1市政工程管理的意义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管理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施工单位的管理,一部分是监理单位的管理。施工中要注重对于质量和突发问题的把控,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应对突发状况,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完工。工程质量同时也是监理单位所要跟进的内容,监理单位应该采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对工程进度把控、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和工程合同管理做出相关的掌控。市政工程在管理中,往往因难度大、任务重、项目分散等原因,造成监理单位的任务繁重,市政工程是复杂的,因为其在具体建设汇总包括了排水、煤气管道、热力管道、路桥建设、园林建设等的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在建设中,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往往需要一人多能,能够在完成本专业的工作时,拓展其他专业。因此,对于市政工程管理,应该加强其诚信建设,对参与工程管理和施工的所有单位和机构的责任和义务进行在案记录,确保工程质量主体责任制的落实,确保市场的规范和工程质量的安全落地。
2市政工程管理中现存问题
2.1施工质量意识不足
因为市政工程所涵盖的专业面较广,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往往因特殊原因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重视,造成了追赶工期的现象。各监理机构不能够按照法律法规执行标准,甚至对规范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使得施工单位钻空子,偷奸耍滑。还有施工单位自身,对于道路、排水中的安全问题,往往报以坏了再修的态度,故意降低工程质量。这些现象都是造成上报材料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根源。
2.2施工主体缺乏责任意识
市政工程是深入到老百姓生产、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项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其处于城市中开展,往往对工期有着严格的要求,造成对质量的管控下降。部分施工单位,因为其专业性不足,对工程难点和障碍处理往往采用规避的方式,甚至出现擅自改动设计和图纸的现象。一些施工单位,将工程分化,分包给其他单位,造成管理中的断层,给工程带来严重的质量隐患。
2.3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尽管我国根据施工的过程当中的实际需要制定了相关的施工监管技术,但是在实际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因为施工过程中实际操作的不同,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的监管往往存在一些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除此之外,随着时间的发展,施工的过程中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需要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之前制定的监管制度早已经不能够满足在施工的过程中实际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管措施
制度是管理的保证,只有在严格的制度下的管理才会收到管理实效。在市政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因此要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措施,只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施工单位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约束,才能依照规定自觉加强质量管理,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在制定制度时,要做到详实、指向明确,要囊括工程的方方面面,避免给人以可乘之机。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要随时发现,随时纠正。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诉诸于法律,不能让人抱有侥幸心理,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不能迁就,更不能听之任之。要严格追查、一究到底,利用各项制度让相关人员始终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只有管理人员将工程质量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市政工程是造福于民的工程,不能让工程质量影响了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让规章制度为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保驾护航。
3.2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管理责任制
市政工程往往采用投标和中标的方式进行,在工程管理单位中标后,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分级管理制度,对工程设立专门的项目经理部、项目施工处、专业施工队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落实每个部门的责任,确保在施工中,各工作组能够相互合作,尽其所能,将本职工作做好。同时应该加强汇报管理机制,确保工程管理人员对于工程进度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施工中,技术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对于法律法规,应该加强学习的同时,严格遵守规范和标准,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从而使得工程管理清晰、完整。
3.3提升施工单位的能力
施工单位是市政工程建设的实施者,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对市政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人员对建筑器械的操作能力,对新材料的了解及运用能力,对图纸的理解能力、执行能力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提升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市政工程的建筑质量。在一些施工单位,由于管理人员不注重施工人员的能力提升,仍然沿用传统的施工方法,不会操作新型的建筑设备,对施工过程中要求的新材料不了解,不知道有什么作用,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还有的技术人员对图纸理解不到位,忽视图纸中的细节要求,这些都会对市政工程的质量带来影响。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要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的选择十分重要。在选择建筑单位时要选择那些资质达标,管理完善的建筑企业,并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监管,为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做好准备。
3.4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管理人员对于工程中的技术基础知识和技术问题的解决应该具备一定的基础。在具体施工中,才能够按照工程施工现状,做出合理的安排和分配。其次,工程管理过程,应该是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执行的,作为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对工程要求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认真的学习,在具体施工中,做到活学活用,充分用实践来打磨自己的专业程度。
结语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市政工程规模越来越大。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市政工程无疑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市政工程是造福于民的工程,与市民休戚相关,工程质量十分重要。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作为质量的监管部门要从建筑材料入手,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将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制度为抓手,为保证质量保驾护航。在选择建筑单位时要选择那些具有先进的建筑技术的建筑单位,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管,为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田夫彬,李成龙,田作岭.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5(35):23.
[2]方林丰,廖青龙.加强市政工程管理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12):56-5
[3]周一涵.总结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城市建设旬刊,2016,(03).
[4] 邵兵 .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 [J]. 中国高新区 ,2017(11):136.
论文作者:刘驰, 游志诚,徐文亮, 贺文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