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在临床中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以及心脏彩超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影像学的结果情况。结果: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在诊断患者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主动脉扩张、左心室扩大以及主动脉弹性减退方面的检出率较心电图诊断方式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选择心脏彩超方式检查,其诊断准确率以及特异性方面较心电图诊断方式高,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检查方式,应当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电图;心脏彩超;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心脏病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疾病,多与患者长时间处于血压过高状态下存在关系,在临床中多伴有头晕、心悸等多种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以及治疗,不仅会影响其正常工作、日常生活,甚至还会导致死亡[1]。对于此疾病的诊断临床中多选择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方式进行诊断,但是不同的诊断方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不同。基于此,本文选择我院112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64例,女性48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4.33±4.21)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5.21±1.13)年,其中28例合并冠心病,40例合并糖尿病,30例合并脑血管疾病。所选择研究对象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组间性别、病程以及年龄等多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1.2.1 心电图检查方式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候,患者保持平卧位,行12导联心电图机器检查,在整个检查过程中,需要由功能科的专业医生进行操作,然后描述以及记录心电图检查所得出的各项数据。
1.2.2 心脏彩超诊断方式
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将探头频率设置为6mHz,在检查的时候,先对其胸骨左缘行探查措施,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五腔心切面等进行探查,然后测量左心室、左心房、室间隔、主动脉内径以及左心室后壁厚度等,将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流出道血液的E峰值以及A峰值,并进行准确记录。
1.3 评判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影像学的结果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纳入到SPSS19.0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x2比较,(P<0.05)则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在诊断患者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主动脉扩张、左心室扩大以及主动脉弹性减退方面的检出率较心电图诊断方式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者其心脏会长时间的处于高负荷状态下,极易出现间质组织增生以及心肌肥厚等现象,导致心脏出现肥厚性病变现象。高血压心脏病在发病早期通常不会伴有自觉症状,因此大部分患者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很可能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左侧心衰竭、痰中带血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会引发急性肺水肿,严重影响生命安全,因此许多患者引起足够重视的时候治疗已经具有更大难度,预后情况不佳[3]。需要尽早的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准确诊断以及治疗,帮助保障生命安全,在临床中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4]。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便是心室肥厚,临床中对于此疾病通常选择影像学方式进行诊断,通过观察其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等,能够对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多项症状进行诊断。心脏彩超检查方式能够对患者的左心室厚度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而心电图只能够根据ST-T段对其进行判断与分析,当能够观察到发生变化的时候,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因此对于疾病早期不适用,所以在早期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中,应当首选心脏彩超检查方式,帮助进行诊断以及治疗[5]。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在诊断患者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主动脉扩张、左心室扩大以及主动脉弹性减退方面的检出率较心电图诊断方式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行心脏彩超方式检查的准确率较高,在准确性以及特异性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基础。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通常会出现左心室扩大现象,但心脏彩超检查方式能够对其心腔中的内部结构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左心房增大不属于此疾病的较为特异体征之一,往往会发生在左心室肥厚之前,因此在疾病早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就对心脏供血以及心脏传导方面而言,心电图检查方式却更具优势,患者一旦出现胸痛以及胸闷现象的时候,能够通过对ST-T段进行观察从而做出判断。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方式检查,较心电图检查方式更具准确性以及特异性,能够在早期进行准确的诊断;但心电图检查方式更加方便,且能够对心脏解剖情况的变化进行清晰的诊断,因此必要的时候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共同帮助诊断。
参考文献:
[1]阎振红, 朱芳, 丁明岩,等. 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11):48-51.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 3(5):42-93.
[3]李彬, 张强, 刘成霏,等.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对比[J]. 当代医学, 2016, 22(13):21-22.
[4]陈冬.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对比分析[J]. 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24):162-163.
[5]付虹. 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2):50-50.
论文作者:王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高血压论文; 心脏论文; 心电图论文; 方式论文; 彩超论文; 患者论文; 主动脉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