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吴永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吴永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镇中心学校 吴 永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 求,要我们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其实数学学 习的本质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是现代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 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勇于 创新精神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的 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教师要适时地创 设良好的思维环境,给学生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究的 机会,把发现问题的权力和机会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 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我们要培 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 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 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个人认为在学生 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因而数学 教学就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 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数学结论,套用数学公式不仅不能促进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会导致对知识不理解,掌握不牢固。 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要从生活实际中取一些 场景、画面、实物或实物模型,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 这便是创设问题情境。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困惑或 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 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 投入到学习和探求新知的教学活动中。

二、“巧妙设问质疑”,挖掘学生思维潜能: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 步思考,才会有所发现。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 因此,我在教学中时时注意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如:讲 了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后,我问:“还有不明白的 地方吗?”一位同学问:“11.395 保留两位小数,千分位满 5 向前 一位进 1,9+1=10,这时百分位应该是 0,根据小数的性质,0 可以省略,等于 11.4,为什么约等于 11.40 呢?”我及时肯定:“这 位同学的问题提得非常好,你们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课 堂上顿时活跃起来,许多同学说出了各自的想法。这证明:在 课堂教学中,只有敢于让学生质疑,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只有学生的质疑,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 兴趣,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例如教学梯形面积 的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 导过程,然后展示梯形模型,再提问学生:“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 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求知 欲。他们听到问题后,就自己动手操作,有的画一画,有的剪一剪,拼一拼,合作交流,最后大部分同学都能自己推导出计算公式,成 绩差的同学也在其他同学的操作、演说中学到了知识。小学生 的思维打开了,数学学习兴趣浓了,自主探索的愿望有了,就会自 觉地去学习,从而能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灵活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疑问引起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定 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自己提问,寻找问题答案进行独立思考, 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对于一道题,可以引导学 生在分析、比较和判断中得到启示:一题可以多变,多变中有 不变。例如:甲数是 90,乙数是 30,甲乙两数的积是多少?教 学中,提示学生把已知条件“乙数是 30”隐蔽起来,利用它与甲 数的间接关系告诉,这样使学生积极动脑得出①乙数比甲数少 60; 甲数比乙数多 60; 甲乙两数之和是 120;④甲数是乙 数的 3 倍;⑤乙数是甲数的 1/3;⑥甲数比乙数多 2 倍等。这样 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积极性,又活跃了学 生的思维,同时又从不同的方面说明问题的实质,使知识的前 后联系更加自然,也使学生思维适应多种变化,培养了学生创 新思维的能力。还可以设计一些有不同解法和有多个答案的练 习题,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益处。但是, 做有不同解法的练习题时,不宜让学生片面追求解法的数量, 而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路,或运用不同的知识去解决,并 且要找出简便的解法。

四、“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必须相应地发展学生的语言。首先,教师要努力做到 数学语言应用的目的性、科学性、逻辑性、规范性、启发性。 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语言特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拨动 学生的心弦,激活学生思维。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提供语言训 练的机会,培养学生用确切的、完整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 表达思维的结果,做到思维与语言表达的统一。要经常让学生亲 自动笔、动口、动手,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 示范性挂在学生口中,印在学生脑中,让学生“手上会做”、“脑中 会想”、“嘴上会说”,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学生在回答问 题时,教师不能只要求意思答对就行,还应要求学生把在感知事 物过程中所进行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 理等思维过程表达清楚,要求说话完整、语言清晰准确,用逻辑性 语言表达,力求精炼明了地说明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 的表达能力,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 程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 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多样的。但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才能行之有效, 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另外,数学教学又是培养小学生思 维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 的锻炼,把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作为我们数学教师培养学 生数学素质的重要任务之一。

论文作者:吴永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8

标签:;  ;  ;  ;  ;  ;  ;  ;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吴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