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邺区莲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评价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采用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社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高血压疾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高血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防治中采用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确切,可以提升患者健康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社区慢性病防治
高血压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疾病属于慢性病之一,主要采用药物控制治疗,疾病往往会伴随其他心血管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高血压现阶段无治愈的方式,只能通过药物和饮食、作息等进行干预,研究为了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效果,展开以下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社区接诊的7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组研究时间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使用奇偶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8例,分别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和高血压健康教育。
对照组,男、女性高血压患者各为20例和18例;病程时间为1年-15年,平均病程时间为(7.25±3.41)年;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45岁,平均年龄是(54.74±3.39)岁。
观察组,男、女性高血压患者各为24例和14例;病程时间为1年-15年,平均病程时间为(7.67±3.72)年;年龄最大为81岁,最小为47岁,平均年龄是(54.77±3.81)岁。
2组高血压患者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高血压健康教育,①饮食教育,结合患者的喜好为其制定饮食方案,帮助患者养成清淡饮食习惯,控制盐摄入量,少食多餐。②药物教育,根据血压测量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最后,应及时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并按剂量服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并告知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2]。③运动教育,评估患者的运动耐受度,鼓励患者在身体套件允许下进行适当的运动,控制运动的强度,注意休息。④心理健康教育,坐哈患者心理建设,通过有效的沟通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3]。
1.3 观察指标[4]
比较2组高血压疾病患者的:(1)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2)健康知识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2组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量数据的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差异性采用t检验;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比较2组高血压患者的相关身体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2组高血压患者的相关身体指标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高血压呈现年轻化趋势[5]。健康教育主要强调患者的主体性,通过饮食、药物、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纠正患者不良生活行为,使得患者对自身疾病产生正确认识,提高患者的自律和自我护理效果。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更好地结合患者的生理节律调整患者的护理计划,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帮助患者坚持服药,达到疾病干预的目的。根据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指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值)、健康知识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社区慢性病防治中采用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可以取得显著成效,值得予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林.高血压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7):183,186.
[2] 黄维英.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8):179,181.
[3] 刘砚梅.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防治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2):54.
[4] 刘振宇.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意义探讨[J].家庭医药,2019,(1):238.
[5] 丘信彪,邓秀花.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4):156-157.
论文作者:杜珂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脂蛋白论文; 病防治论文; 社区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