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线损管理的要点研究论文_段玉森,汪兴华

供电所线损管理的要点研究论文_段玉森,汪兴华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兰考县供电公司 河南开封 475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力资源。电力资源需求逐日增多,使得供电所开始加大力度发展运营规模,长久积累下来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其中以线路损耗问题最为严重。目前电力资源损耗严重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线路损耗,因此供电所需要高度重视线路损耗管理和控制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实现提高供电所运营效益。本文从供电所线路损耗主要原因与线损管理现存问题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供电所线损管理几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电所;线损管理;要点问题;分析研究

近年来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电力资源逐渐承担起生活与生产的重要任务。现有供电所发电量难以继续满足和适应持续增长的电力资源需求量,再加上供电所依旧采用传统的停电模式进行蓄电,更是加重了电力提供和需求间的矛盾。面对着电力资源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现状,供电所必须调整和转变传统管理模式,综合考虑各项电力资源损耗因素。所以,想要切实提高供电所供电能力和经济效益,必须要对线路损耗这一关键性因素进行分析管理,采用科学适用解决措施,为供电所电力传送提供基础条件。

1.供电所线路损耗主要原因

由于供电所主要管线村镇地区,具有覆盖范围广、供电线路超半径供电等特征。供电线路迂回现象普遍,并且在电网改革后并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使得电网供电结构对线路损耗影响不断加大。

线路负荷的分配相对失衡,变压器所供电范围和地区内超负荷运行现象严重,在无形之中增大了线路损耗程度。村镇用电需求量最高是在春节、农忙期间,变压器持续处于持续负荷运行;而在村镇用电淡季,部分变压器紧紧提供几十户照明用户,日用电量和月用电量相对较低,最终导致多数线路由于低载而出现损耗。

变压器三相负荷失衡,导致配电设备和线路损耗不断增加。而变压器导线、连接电缆的线路直径过小、发热使得电能消耗严重;接户线端口和线路接触不严、绝缘子击穿以及表面污染断裂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线路漏电。

供电所线路无功率补偿力度不强、线路空间内障碍物较多,使得变压器跳闸、线路接地等情况频繁发生。计量设备老化严重,计表装置多数还是老旧式机械型,互感设备较长时间内没有进行检修和校正。专变用户电能计量接线有错误,有功、无功率电流表线路并联引发的电力分流。电表漏抄、错抄等问题使得电量供售存在较大差异,人为因素上形成电能资源的损耗。结合上述供电所线路损耗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线路损耗管理需要从人为因素、外界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管理方案。

2.供电所线路损耗管理现存问题

2.1线路损耗认知局限

为了更好的满足目前持续增长的供电需求,确保更多供电所都能将管理重点转移至电网体系规模管理方面,需要工作人员重新认知和掌握线路损耗管理重要作用。现阶段多数以上供电所没有认识到线路损耗带来一系列后续问题,对线路损耗管理措施和支持程度都存在着一定缺陷。另外,由于供电所管理人员对线路损耗管理重视较低,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强的管理制度等问题也间接表现出供电所管理人员和运维人员对线路损耗管理作用认识不全。部分供电所存在着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给用电户当做主要任务,并没有建立专门管理线路损耗的规范制度,导致线损管理迟迟得不到落实。

2.2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随着市场经济转型和升级,带动了更多供电所将重点业务集中在扩大供电规模和吸纳用电客户而产生的运营效益上,严重忽略了内部管理产生的运用效益,形同虚设的线路损耗管理制度,无法将其实际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无法在短期经济效益中得以体现,从而降低线路损耗管理部门积极性和重视性。线路损耗的控制不仅仅是单一部门工作内容,需要供电所各级部门和领导形成管理合力,共同为降低线路损耗这一目标努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严重缺乏协调管理能力,各部门自扫门前雪等现象使得整体管理效果较差,阻碍了线损管理本质目标的实现。

2.3线损管理体系问题

多数供电所忽视线损管理重要性,管理部门和单位领导要结合实际情况搭建相应奖惩制度来调动工作人员管理参与性和积极性,实现线损管理提高供电所运营效益的核心任务。但是,供电所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使得部分线损情况的技术参数和经济指标无法得到保障,线路损耗管理工作无法得以实施和分化。此外,由于线损管理体系存在各项问题,权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在实际情况中无法落实相应处罚和约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供电所线损管理概述

3.1线路损耗管理措施

3.1.1优化调整电网结构

在电网建设的设计规划阶段,需要全面考虑和分析当地线损情况与负荷运行情况,电网格局的规划原则要严格遵守高供应、低损耗标准。具体来讲,线路结构由高压电网末端延伸至低压电网末端。针对村镇用电需求合理科学选择变压设备位置,最大程度上拉近与负荷中心的距离。线路建设严格遵守电源为中心位置,逐层向周边扩张。

3.1.2关注无功率管理

用电客户无功率与功率关系要呈反比关系,概况来讲就是实现功率因素的增长里不来相关联无功需要降低,通过对无功传输量进行控制和监督,达到提高功率因素和减少线路损耗任务。 

3.1.3均衡低压三相负荷

低压电网的三项负荷稳定性较低,在同功率传输过程中造成线路损耗更加严重。由于三项荷载均衡运行与非均衡运行情况下线路损耗差别更大,伴随着非均衡程度的加深其损耗也在持续增加。针对这一现状,需要深入地区供电所展开现场三项负荷检查和数据统计,采用针对性强的调节措施,实现低压电网三相负荷均衡程度。

3.1.4提高变压器负载量

通常情况下,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变压设备无功功率需求量占据着整体设备所需无功功率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变压设备无功功率损耗量巨大,减少无功功率损耗也是节约电能主要手段。变压设备的额定功率处于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七十范围内,表示整体运行效益较高。变压设备负载容量与无功功率需求量呈正比关系状态时,需要按照电网负荷运行实际配电容量进行合理控制,最大程度上降低电能损耗。

3.2控制线损管理措施

3.2.1健全线损管理制度

供电所需要不断健全和调整线路损耗管理制度,增设管理线损部门和技术养护人员,结合实际电网运行中线损情况展开巡检和维护。制定配套的权责制度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参与性和积极性,确保线路损耗管理制度能够顺利落实。

3.2.2定期组织线损管理培训

定期组织线损管理培训,将实际工作中线损问题与采取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需要注意结合实际维修数据。通过实际信息和数据对比,准确找出线路损耗主要原因,为后期检修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参考依据。重点监督线损频发部分,有序展开检修工作,在健全管理体系基础上提高管理控制能力。

3.2.3提高用电抄表质量

用电抄表是供电体系管理重要内容,通过采用新型电子抄表设备取代人工抄表的误差,进一步提高抄表工作质量和效率,并且对用电客户实际用电需求量异常增长和降低进行分析,排查出各项用电问题并加以处理。

3.2.4准确进行线路损耗计算

供电所线损管理要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计算机,提高线路损耗计算准确度。根据线路损耗指标变化,分析计算工作和理论科学程度。此外,结合线路绝缘性能、表层老化等因素排查漏电问题,定期进行线路性能检查和养护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所线路损耗管理对技术要求极为严格,并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因此,管理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检修工作落实程度。而想要高质量完成线路损耗管理工作,离不开线路检查技术的提高。通过不断积累与总结检修经验,积极采用各项新技术与设备,最大程度上实现控制线路损耗程度。合理正确完善管理体系和规范制度,为供电所电网系统平稳有序运行提供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文欢.关于供电所线损管理及其降损对策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

[2]徐景升,高涵冰.供电公司配电网线损管理问题分析与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3(3).

[3]王明辉.浅谈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降损措施[J].机电信息,2012(33):26-27.

论文作者:段玉森,汪兴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3

标签:;  ;  ;  ;  ;  ;  ;  ;  

供电所线损管理的要点研究论文_段玉森,汪兴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