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李兰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李兰

佛山市华英学校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思维导图”法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逻辑构造学习语文阅读知识,将原本难以深入理解的阅读内容贯穿为逻辑结构,使得学生对阅读文章的重点内容很快掌握,由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化,有助于初中生明确自己在初中语文阅读知识学习中需要改进之处,进而调整自己的初中语文阅读学习方法,提高阅读质量。本论文针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应用

引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语言训练,加强学生敏捷的、准确的“语感”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前提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同的学生对知识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思维导图,即为“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将“思维导图”的方法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得初中语文知识不再是独立的点,而是在阅读知识的脉络下更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初中语文阅读知识进行预习

语文知识的学习中,预习是重要环节。初中生要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就要重视预习。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初中语文阅读知识进行预习;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学习新知识,以保证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更有兴趣的去自主预习,也提高了预习的实效性。思维导图需要学生对预习的内容进行构图,设计自己喜欢并能表达自己预习过程的图形,增加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把绘画和学习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完成思维导图,就需要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梳理新课的内容,找出新课的脉络,创新地完成这项任务。这就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对于高效课堂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的单元内容前,都能够尝试自制一个思维导图,这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明确新知识的学习方向,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准确定位,并在课堂上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教师也可以准确把握学情,有所侧重地对新知识进行讲解,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预习初中语文阅读知识的做法是,让学生围绕着新的阅读知识绘制思维导图,使得导图成为阅读知识的学习脉络,教师要将阅读知识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一步强调,让学生在思维导图标出。学生在学习新的初中语文阅读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已经掌握的初中语文知识,还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做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有效衔接,有助于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学习。

2.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初中语文阅读知识深入理解

初中语文阅读知识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基于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展开阅读,理解阅读文章的内容,将语文阅读知识学习变成扩展知识面的一种方法,通过知识的衔接性以及知识迁移的方法理解新的语文阅读知识,由此将学生对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从“思维导图”的构建上来看,它是将同一主题下所有相关知识都建立起关联性,让琐碎复杂的初中语文知识通过阅读文章的方式形成知识规律,将阅读的重难点知识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初中生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思维导图”就是用图形的方式将知识点以及知识的脉络表现出来,而且这种用图形的形式表达语文知识的方法,打破了学生运用常规的方法理解阅读知识的模式,同时还会激发起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就变得生动有趣了。

“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也方便了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中,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阅读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出发构建“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随着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对于阅读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

3.应用思维导图对学生的语文阅读知识面进行拓展

初中语文阅读知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初中语文阅读知识直观形象化,而且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阅读知识的时候,还可以针对内容发挥想象力,使得自己的思维得以扩展,将阅读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之间都建立关联性,这其中,思维导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创造性地将各种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顺利解决在语文阅读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

在思维导图中,将实践活动纳入其中。当进入到这个教学环节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走出户外感受阅读内容。比如,在讲解《春》这篇文章时,如果恰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教师不妨转变教学模式,带着学生去踏春。带领他们走出教室,走到校园中,走到田野里,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春”的足迹,将自己亲眼所见的春的景象与阅读资料中的内容进行比对,看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知识不仅来源于书本,更是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到户外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让学生以阅读内容作为指导对身边的环境进行观察,寻找“春”的足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另外,初中阶段正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与向往的阶段,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既可以放松身心,也让学生认识到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做到活学活用是最为重要的。

语文阅读知识涵盖的面非常广泛,为了深化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教师不妨带领学生多接触自然,接触外部世界,让学生认识到语文阅读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是息息相关的,由此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使得知识更具有逻辑性,学生对知识能够逐步细化,让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思维导图”可以促使大脑的左、右半球机能相互协调。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非常有利。

4.运用“思维导图”法引导学生对初中语文阅读知识进行复习

初中语文阅读知识教学中,复习是重要的内容,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内容。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应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将复习作为“思维导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复习是学习的一部分,“温故而知新”,复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对所学初中语文阅读知识进行整理,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的过程,有助于建立不同板块知识的关联性,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阅读知识的运用能力。

“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使得初中语文阅读知识系统化,与阅读内容相融合,学生就可以逐渐运用逻辑思维理解阅读文章,透过文章的表象理解阅读文章所要表达的本质内容。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就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可以让相关知识形成脉络,帮助初中生构建初中语文阅读知识网络,建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效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付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单设计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张锦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赖桃英.现代教学技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及影响研究[D].赣南: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论文作者:李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  ;  ;  ;  ;  ;  ;  ;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李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