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福生[1]2004年在《风险投资理论与中国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支持创业的创新投资制度—风险投资以其投资行为的独特性及其与高成长性企业的特殊关联性在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实践中得以迅速发展,与这种投资行为相伴而生的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形态即风险资本市场。这种由传统资本市场演进而来的旨在为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市场,有着迥异于传统资本市场的特点。因此,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参考并合理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对此问题的若干研究方法及观点,系统归纳和分析与风险投资相涉的若干关联性问题,对风险资本市场自身特点及运行规律进行探究,借鉴国外风险投资发展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在微观领域的先进经验,分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多维度地寻求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风险资本市场的价值定位、目标选择与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中国资本市场新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建议。 除导论(第1章)外,论述分四部分逐次展开的。其基本线索是:风险投资的宏观理论归纳(概念、内涵及运行机制)→风险投资的微观理论分析(信息不对称、双层委托代理、治理结构)→风险投资的国际比较分析→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模式选择和支持环境营造。 第一部分为风险投资的基础理论部分。第2章,风险投资的定义和内在属性。首先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外学者和有关组织对风险投资的定义,从投资体系的角度给出自己的表述,即风险投资是一种支持创业的投资制度,通过对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并以一定的方式参与所投资的企业或项目的管理,最终通过股权的转让获取高额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方式。然后在分析风险投资与传统的产业投资异同的基础上,阐述了风险投资的内在属性和特征,指出风险投资是一种支持创建企业的创新投资制度,不仅提供企业创立和发展的资金支持,还提供增值服务,实质上它是与创业相联系的资本经营过程,是未来大企业的培育机制。 第3章对风险投资制度生成和演进进行了分析。风险投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这里我把这个过程分成生成和演进两个阶段。其中,风险投资制度的生成着重论述
丁江贤[2]2003年在《我国风险投资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险投资是一项新事物,国外许多案例表明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我国风险投资业刚刚起步,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迫切要求我国经济专家和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刻研究,寻求适合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道路。文章首先对风险投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扼要阐述。接着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就风险投资的融资环节、项目评价和投资退出展开具体论述。在融资方面,从融资的特殊性着手,结合我国当前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重点指出将民间资本引入风险投资的潜在作用;由于风险投资存在高风险,项目评价部分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进行评价分析,然后论述了风险投资项目的几种评价指标评价;结合国外投资退出经验,文章提出IPO、出售、并购和破产清算等四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并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用性,指出并购是我国目前最合适的退出路径。文章最后一部分,就政府在风险投资发展中的定位及其对上述环节的支持作用进行简要阐述。
易敏[3]2004年在《风险投资契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由于个人有限理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风险投资契约是一个不完备金融契约。在风险投资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中,风险投资者—风险资本家以及风险资本家—风险企业家之间信息不对称,各参与主体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的相关行为可能在总体上对风险投资的综合利益目标产生消极影响。因而需要通过一个有效合理的契约机制来激励和约束各利益主体的行为,从动态的角度界定各自的风险和收益地位。 本文以理论文献综述部分引领全文,首先从现代经济学的契约理论出发,试图梳理出风险投资契约理论的脉络,为风险投资契约机制的研究构筑一个理论平台。接下来,本文平行分析了风险投资者—风险资本家以及风险资本家—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契约安排。有限合伙制适合风险投资交易的不完备契约特点,其治理结构解决了风险投资者—风险资本家之间代理成本、激励约束等问题。而在风险资本家—风险企业家的契约关系中,风险资本家通过分阶段投资、金融工具设计、相机治理等契约安排来规避风险,保护自己的利益。在理论分析之后,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最后得出简短的结论,并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在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契约经济的角度来阐释了风险投资治理结构中的各种制度安排。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应用逻辑演绎和实证分析方法。逻辑演绎方法主要用于构建一个关于风险投资契约机制的理论框架,引进模型分析对风险投资中典型契约设计进行了演绎;在实证分析上,一方面通过国外实证文献研究与理论进行验证,另一方面通过一个案例剖析了风险投资中一系列的契约安排。
隋振婥[4]2012年在《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险投资是一种由普通投资者提供资金,由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使用并管理该资金,一般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于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企业并为其提供管理和咨询服务,最终以某种方式出售产权以期获取新兴企业高收益率的资本投资方式,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支持新兴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取得高额增值收益的投资制度。风险投资为从事高新科技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途径,客观上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对促进一国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世界各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史,政府都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更是如此。中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就是由政府于1985年出资设立的。此后,我国政府又陆续的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促进风险投资发展,并采取了直接投资、政府引导基金、政府贷款、政府担保、政府补贴、政府采购等方式在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的风险投资发展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政府色彩,是国家科技政策的一部分和政府扩大科技投入的一种方式。本文结合大量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的现实资料,引用并构建了风险分担模型、声誉模型、分阶段投资模型、锦标赛模型、政府主导型风险投资机构博弈模型、主观博弈模型等一系列经济模型,采用博弈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政府介入的原因、政府作用的局限性、政府干预导致的问题以及政府在促进风险投资发展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并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风险投资发展状况与政府作用情况作了比较分析,对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的政府作用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为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以及政府作用的发挥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文章分析了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政府介入的原因。政府介入风险投资的主要原因在于风险投资活动对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正外部性产生的原因,论述了风险投资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也即风险投资正外部性的实现形式,具体包括资本增加效应、增值效应和创新倾向提高效应。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我国政府介入风险投资市场的历史阶段和具体的作用形式,并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作为分析对象,对政府介入风险投资的具体形式做了国别比较。第二,文章论述了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局限性。在风险投资的运行过程中,普通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风险投资公司与新兴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必然会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总结了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中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具体表现,介绍了在风险投资自身不断的实践、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机制,包括报酬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声誉机制、参与管理机制、分阶段投资机制、锦标赛机制等。政府在面对风险投资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时的作用有限,主要在于为市场形成的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第叁,文章研究了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政府干预导致的问题。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带有浓厚的政府色彩。本文结合大量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现实资料,分析了政府干预导致的问题。首先,政府干预过多导致风险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并由此带来风险资金总量供给不足和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偏小的后续问题;其次,政府主导型风险投资机构在我国风险投资公司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本文分析了这类风险投资机构进行项目选择时存在的寻租问题、资产回报率低问题以及投资过度问题;第叁,文章分析了政府法律法规中的某些现行条款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对风险投资发展的限制。第四,文章论述了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因为政府介入风险投资的起因在于风险投资活动具有正外部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失灵,所以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于调整风险投资公司与新兴企业的收益和成本,使其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符。政府应该在建立适合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包括建立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税收政策环境、法律环境、风险资金退出环境以及人才环境;应该对政府主导型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项目选择过程中的寻租、腐败等问题进行监督和监管;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塑造适合风险投资发展的创新文化氛围和诚信文化氛围。
马万里, 史婷婷[5]2014年在《我国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文中认为在分析目前我国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政策与法律法规、资本市场、管理、技术以及教育五个方面探究其成因,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汪洁[6]2009年在《创业板市场与我国风险投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被誉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为了实现风险投资的高收益,风险投资活动需要一个畅通的退出渠道。我国于2004年推出中小企业板市场,作为分步推出创业板市场的第一步。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板市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这使得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不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本文从风险投资和创业板的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了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和创业板的特点、功能和作用。其次文章通过现状研究、数据对比,对我国的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即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不完善、投资领域和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在第四章,文章总结了引发我国风险投资存在问题的各种因素,逐一分析,得出退出渠道的不完善正是导致我国风险投资存在问题的根源,并针对这一根源,提出几种解决方案并分析,得出创业板市场的推出才是解决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对我国推出创业板市场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提出了尽快在我国推出创业板市场的建议。在第五章,文章主要分析了创业板的推出将如何如解决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本章,通过构建风险投资退出绩效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Spearman秩系数相关分析,得出了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为我国的风险投资提供了畅通的退出渠道,将提高风险投资的退出绩效、扩大风险投资的投资领域、增加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风险投资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武广[7]2008年在《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模型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任何经济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它必定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和支持,而风险投资正是迎合了时代的这一需求,它的产生使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得到了有机的融合。风险投资做为一个朝阳行业,它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风险投资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理论还很不健全,尤其是评估方面的理论。基于这一点,笔者笔者在导师的建议下,选择了风险投资评估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风险投资的评估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个方面,本文的研究内容正是基于风险投资评估这条主线,围绕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在定性评估方面,通过对国内外风险投资评估体系的综述和研究,结合我国国情,笔者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评估体系,该体系共包括17类指标,64个细分指标,较为全面地为风险投资者提供评估和决策的依据。在定量评估方面,重点介绍了对中外风险投资界影响较大的两个评估模型:Tyebjee and Bruno模型和AHP模型。本文从这两个模型的产生、使用、优缺点等多个方面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评述。对AHP模型的修正和实证检验是本论文的一个重点。笔者在汲取AHP模型优点和方法论的基础上,针对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的缺陷,对其理论上和使用方法上提出了重大的修正,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极大地避免了传统AHP模型在评估中所存在的系统误差。同时,通过实际案例,以实证的方式,检验了修正的AHP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强力地支撑了笔者对传统AHP模型的修正。通过对风险投资评估过程叁个阶段的划分,笔者对在风险投资评估过程中,对能够对评估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分别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层次化、系统化、具体化地介绍了评估指标及评估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使用,并对评估和决策的叁个阶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剖析。
吕春华[8]2004年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利用风险投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朝阳产业之一,而风险投资作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驱动器,理应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全力扶持,加快发展步伐。本论文就是在此背景下,研究、探索在现阶段如何培育出适宜风险投资发展的各种环境要素,大力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培育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各自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两者存在问题,并从高新技术企业利用风险投资的角度,着重进行了研究,从而界定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其次,从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开始着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风险投资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难点和重点,并在借鉴国外风险投资国家成熟理论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扶持风险投资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对现有环境要素、组织模式等进行改革和创新。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全国各地在考虑发展风险投资业时,要联系具体情况,不要盲目发展。
昂小刚[9]2007年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民营科技企业汇聚了民营和科技两大当代国际发展潮流,是最先进的生产力与最具活力的经营机制的有机结合。它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支生力军,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然而,目前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融资障碍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拓展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不仅是企业界,也是决策部门和学术界值得研究和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共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创新、不足和分析架构。第二章企业融资理论综述,分信贷配给理论、企业融资周期理论、关系型贷款理论和开放条件下的融资理论四个部分对融资理论作了回顾和分析。第叁章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概况以及融资行为研究,在第一节中对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做了一个总括性的介绍,然后结合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其融资行为进行了介绍。第四章银行信贷与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首先对现行信贷制度下的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进行了研究,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改善途径。第五章直接融资与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但是我们始终认为未来民营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必然需要直接融资途径的扩展和创新,所以我们在这一章中,对与民营科技企业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直接融资的途径(风险投资和上市融资)进行了介绍。第六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
赵国忻[10]2000年在《国内风险投资问题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对于风险投资问题的研究进展 ,包括发展风险投资的宏观条件、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及其对于风险投资公司运作方面的一些结论 ,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对于诸如政府的作用问题、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问题及其二板市场设立问题的不同观点 ,并提出作者对于上述争议及今后研究方向的一些看法。
参考文献:
[1]. 风险投资理论与中国应用研究[D]. 尹福生. 武汉大学. 2004
[2]. 我国风险投资问题的研究[D]. 丁江贤. 南京理工大学. 2003
[3]. 风险投资契约机制研究[D]. 易敏. 武汉大学. 2004
[4]. 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隋振婥. 辽宁大学. 2012
[5]. 我国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J]. 马万里, 史婷婷.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6]. 创业板市场与我国风险投资相关问题研究[D]. 汪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7]. 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模型的探究[D]. 武广.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8].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利用风险投资问题研究[D]. 吕春华. 河海大学. 2004
[9].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 昂小刚. 合肥工业大学. 2007
[10]. 国内风险投资问题的研究进展[J]. 赵国忻. 中国软科学. 2000
标签:投资论文; 风险投资基金论文; 风险投资退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风险模型论文; 风投论文; 投资论文; 风险资本论文; 融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