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_宏观经济学论文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_宏观经济学论文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发展论文,宏观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宏观经济学有了许多新发展。本文从货币理论、非均衡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三方面综述了这些发展,并对这些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对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进行了评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宏观经济学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起源于70年代中期的“理性预期革命”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的争论是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发展中最重要的事件。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来综述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一、货币理论

货币理论的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货币需求理论

美国的艾克洛夫(Akerlof,George A ·)和加拿大的米尔博尼(Milbourne,Ross D·)在《对货币的短期需求》(1980 年)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货币需求的目标—界限模型(a target-threshold model)。他们认为,个人在现金余额监控方面具有稳定不变的经验方法,并且这种经验方法是目标——界限型的。目标——界限监控是指存在一个高限和低限,当现金余额达到或者超过这些界限水平时,个人将会把货币转入或者转出其帐户,以便让现金余额回到目标水平。只要目标和界限保持不变,短期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接近于零,有时是负数。

目标——界限模型对费雪(Fisher,Irving)以来的货币需求的理论模型作了一个重要的修正。根据以往的理论模型,短期的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在0.5和1之间。艾克洛夫和米尔博尼认为,他们的模型证明了一些学者在经验研究中发现的短期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很低的原因。例如,戈德费尔德(Goldfeld , S ·M ·)在他的《货币需求的修正》(1973年)一文中估计短期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0.193/4。而在1966年乔(Chow,G·C·)和莱德勒(Laidler,D·)就分别提出短期收入弹性低而长期收入弹性高的观点。艾克洛夫和米尔博尼认为,他们的结论也是和弗里德曼(Friedman,M ·)在《货币需求:一些理论和经验结论》(1959年)一文中提出的一个悖论相吻合的。这个悖论是说,在经济周期过程中,流通速度和收入同方向变化,但是在长期内,随着收入增加流通速度降低(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这说明在短期内随着名义收入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保持相对稳定。结果,流通速度提高。

按照费雪的货币数量论以及对这种理论的标准解释,流通速度是稳定的数值。而目标——界限模型得出的结论是,流通速度不是稳定的,而差不多与收入成比例。

货币需求理论方面另一个新发展是对货币需求基础的重新考察。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巴勒特(Barnett,William A·)等三人于1984年提出的迪维西亚加总的货币存量量度。迪维西亚(Divisia,Francois)曾给出一个连续时间指数公式,这个指数被定义为与一系列价格[P(,1)(t),...,P(,N)(t)]和商品[X(,1)(t),...,X(,N)(t)]的时间路径有关的量〔1〕。 这个公式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加总和衡量技术变化的理论研究中。巴勒特等人运用迪维西亚方法来研究货币存量量度问题。在他们的论文中,迪维西亚指数的变化等于货币各组成部分变化的加权总和,这里的权数与在货币总量各组成部分上花费的份额相一致。如果是货币资产,在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上的花费按照使用者成本定价,它等于最大预期持有阶段的可获得收益与这种特殊资产的预期收益之差。迪维西亚货币总量与简单的货币总和总量如M(,1)相反,它对每个被量度的货币组成部分进行相等的加权。

(二)货币、通货膨胀和实际利率

曼德尔(Mundell,Robert A·)和托宾(Tobin,James)分别于1963年和1965年撰文提出,在一个非最大化的模型中,更高的货币增长率既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又引起更大的资本紧张(Capital intensity),因此导致一个更低的实际利息率。这种高通货膨胀降低实际利率的作用后来被称作曼德尔——托宾效应。不过,产生这种效应的机制在曼德尔模型和托宾模型中是不同的。在曼德尔模型中,高通货膨胀率降低实际余额,因而通过财富效应减少消费;利率下降以便保证商品市场均衡。在托宾模型中,新货币通过转移支付被导入经济,新货币的净实际价值为(g-π)m,其中g是名义余额增长率,π是通货膨胀率,m 是实际余额。在稳定状态下,(g-π)等于经济增长率(假定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等于1),经济增长率独立于通货膨胀率,m随着通货膨胀率下降。因此,货币转移支付的实际价值随着通货膨胀率下降,由此减少消费需求和实际利率。

在通货膨胀和利率关系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发展是结合税收制度的细节来分析通货膨胀对利率和资本积累的影响〔2〕。 由于通货膨胀侵蚀折旧费的价值,所以这些分析一般认为通货膨胀减少资本紧张和资本积累。税收效应也妨碍对名义利率的费雪效应,就是说如果税后实际利率要保持不变的话,名义利率提高的比例应当高于通货膨胀率。

(三)货币的新微观基础

货币的新微观基础理论主要是对货币的需要和使用的原因进行解释。1980年卢卡斯和汤塞德(Townsend,Robert M·)在这方面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模型。他们认为,由于不存在需要的双重一致,因而需要使用资产来进行交易。

关于使用货币的原因的研究主要提出了两种方法:克洛尔(Clower,Robert)约束(或现金预付约束)和效用函数(或生产函数)中的货币。克洛尔约束是指在离散时间内,购买商品必须用期初持有的货币支付。克洛尔约束强调了在进行某些或全部交易中必须使用货币这样的必要条件。在离散时间模型中,通常的现金预付约束是当前的收入不用于当前购买,因而用于这个阶段购买的货币必须在前一阶段末持有。简单形式的克洛尔约束假定货币持有量的流通速度等于1, 并且在给定消费后,货币需求对于名义利率没有弹性,这就排除了通货膨胀和利率对货币持有量的重要的系统的影响。

卢卡斯和斯托基(Stokey,Nancy)进一步发展了克洛尔约束。 他们通过引入信用商品和现金商品之间的区别在现金预付约束模型中恢复了持有货币的利率弹性。信用商品是指用一个时期不收取利息的贷款来购买的商品,而现金商品则是需要使用现金来购买的商品。随着这两类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需求在现金商品和信用商品之间的移动使得通货膨胀有可能对流通速度产生系统的影响。

斯文森(Svensson,Lars E·O ·)通过引入不确定性发展了克洛克约束。斯文森假定个人面临着他们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在不确定性解决以前他们必须就货币持有量做出决定,这就产生了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根据斯文森的分析,如果风险厌恶系数不等于1, 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就依存于名义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通货膨胀率。

二、非均衡理论

非均衡理论是由凯恩斯方法发展出来的新凯恩斯主义的一种理论。它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区别是: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中,价格(工资)具有完全弹性,且是供给方程和需求方程中的唯一自变量,供求数量的均衡是通过调整价格来实现的,“拍卖人”(auctioner)通过不断调整其喊价使市场连续出清。而在非均衡分析中,假定物价和工资在短期内是刚性或粘性的,诱导经济主体调整其供求行为的不仅有价格信号,而且有数量信号;当经济主体受到数量约束时,是通过调整数量而不是通过调整价格实现供求数量均衡的;均衡数量按短边规则来决定(即均衡结果由市场的短缺方决定)。由于假定工资和物价是粘性的,因此当总需求发生变化时,工资和物价不能迅速地进行调整,从而使经济处于较长期的非均衡状态中。

非均衡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深化了对有效需求概念、对任何一个市场上的行为依存于其他市场是否出清的事实以及实际工资变化对宏观均衡的效应等问题的理解。源于实际工资太高的古典失业和源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凯恩斯主义失业的区别可以根据标准的非均衡模型来获得清楚的理解。根据布鲁诺(Bruno,Michael)和萨克斯(Sachs,Jeffrey)的研究,在由1973年的石油危机引发的滞胀中,非均衡理论对于分析欧洲经济中的石油价格、实际工资和需求的作用是有用的〔3〕。

但是,非均衡理论是有缺陷的,它缺少价格粘性的微观基础,因而无法把这种理论中的最大化分析推广到价格动态学。新凯恩斯主义者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从区分名义粘性和实际粘性开始,进而解释这两种粘性的原因及其宏观经济含义。

名义粘性是指总需求变化时,名义工资和名义价格作缓慢的、较小的调整;实际粘性是指总需求变化时,实际工资和厂商的毛利润作缓慢的、较小的变化。对于名义粘性,新凯恩斯主义者把它归因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价格制定者)拥有一定的垄断权,并且调整价格需要耗费成本。更重要的是,如果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工资和所使用的原材料的价格没有相应降低,为了适应总需求的减少而降低产品价格必将造成亏损。而工资和价格之所以不随着总需求的下降而及时地迅速下降,是由于在劳资之间存在长期的劳动合同和在厂商之间存在长期的供货合同,前者包含长期(在美国通常是3 年)的工资协议,后者包含长期的价格协议(“长期合同论”)。因此,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会发现,在已知其他价格时,不调整他自己的价格或者只是偶然地调整其价格,他所付出的代价可能相对少一些。这种名义粘性的宏观经济含义是,总需求的变化引起物价水平的缓慢、较小变化,而引起产出的较大变化。

新凯恩斯主义者解释实际粘性的理论主要有:“隐性合同论”、“工会模型或局内人——局外人模型”和“效率工资论”。隐性合同论认为,厂商可以给工人提供保险以减少收入的不确定性,因此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实际工资。工会模型是说,在工会(会员一定)和厂商之间存在合同,当对谈判结果的决定因素做出某些假定以后,经济周期中的实际工资行为就由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的周期性行为来决定。因此,就劳动需求弹性不变来说,只要不是所有的工会会员都被雇用,实际工资在周期中将会不变。局内人——局外人模型是说,如果工会能够控制劳动力进入某个行业的话,它就可以影响失业的平均水平。如果工会仅仅关心现有会员的利益,它就会忽视失业,而维持实际工资不变。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影响工人的生产率,工资的减少会提高有效劳动投入的单位成本,从而最终导致产品成本增加而不是下降。由于降低工资的代价很高,所以实际工资是粘性的。这种实际粘性的宏观经济含义是,在劳动市场上,对劳动需求的变化导致实际工资的较小变化和就业量的较大变化;在商品市场上,商品需求的变化大部分表现在产出的变化上,而只有小部分表现在毛利润的变化上。

新凯恩斯主义者还进一步把价格(工资)粘性的微观分析扩展到动态范围。他们认为,在动态范围内,价格变动的成本导致价格制定者在不连续的时间间隔内变动价格。如果价格变动的成本大部分来自收集信息,则价格制定者使用时间相关的价格规则。在时间相关规则下,价格是作为时间的函数而变化的;这时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调整其价格,可能是最优的。相反,如果价格变动的成本是物质性的,那么,价格制定者使用状态相关的价格规则。在状态相关规则下,价格是作为状态的函数而变化的;这时随着状态的变化而调整价格可能是最优的。时间相关规则的例子有,合同工资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变化;状态相关规则的例子有,大多数目录价格变动的时间长度是随机的,这些价格随状态的变化而调整。

三、经济周期理论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分歧集中在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传导机制这两个问题上,由此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一)均衡的经济周期理论

这是新古典主义者提出的,按时间顺序来说,它又分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是由卢卡斯在1972年和1973年提出来的〔4〕。卢卡斯根据18个国家1951~1967年的每年时间序列资料对实际产出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权衡(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经验研究,这种研究是为了检验如下的假说:在通货膨胀率的时间模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平均的实际产出水平不变,或者说,存在一个实际产出的“自然率”。因此,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又称卢卡斯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或简称卢卡斯模型。

卢卡斯把经济波动的原因归结为货币供给的冲击,波动的传导机制是根源于不完全信息的预期失误。卢卡斯假定经济体系中的市场是分散化的,每个市场的参加者只拥有有关其他市场的有限的信息,他们可能误解价格信号因此对冲击做出反应。卢卡斯还假定产品是在不同的地点生产的,并且这些产品是不可储存的。每个地点的生产都与上一期的产出和人们感知的相对价格有线性依存关系。当出现货币扰动(例如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一般价格水平将上升,但是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由于存在信息传播的障碍,单个生产者误认为自己产品的价格上升只是本地区的孤立现象,从而对他的产品需求做出错误的预期。于是他增加就业、扩大生产。当所有的生产者都如此行动时,就业和产量将会超过充分就业均衡会有的就业和产量。

卢卡斯模型的显著特征是:1.把菲利普斯曲线建立在不完全信息和理性预期上;2.强调了经济波动的货币原因;3.价格瞬时调整使充分竞争的市场出清。在卢卡斯模型中,如果个人的预期是正确的话(这时的信息是完全的),他们将不会对冲击做出反应,均衡将会是帕累托均衡。

卢卡斯得出的结论是:1.在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权衡,但是这种权衡只有在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条件下才存在。2.这个模型暗含着政策无效性的结论。政策无效性是指被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在这种模型中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即不会带来就业和实际产量的增加。这个结论后来由萨金特(Sartgnt,Thomas J.)和华莱士(Wallace,Neil)加以发展〔5〕。3.在卢卡斯模型中,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由结构参数、 每个市场的供给弹性以及受政策影响的变化率共同作用所决定。因此,如果政策按照一种特定的方式发生变化,结构参数从而菲利普斯曲线斜率将会发生变化。这个结论是卢卡斯的著名论文《计量经济学的政策评价批判》的核心。这篇评论断言,由于政策变化时结构参数会发生变化,因而现有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不能用来研究各种政策体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对卢卡斯模型中货币冲击的经验研究的论著汗牛充栋。除了少数的研究结果支持货币经济周期模型的结论外,大多数研究结果则对这个模型的结论提出了疑问。于是,80年代以来,号称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第二代的基德兰德(Kydland,F.)和普雷斯科特(Prescott,E·C·)等人又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把经济波动归因于实际因素(或供给方面的)的冲击,典型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冲击或技术冲击,这种冲击造成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从而形成经济周期。具体过程是:如果存在正的技术冲击(例如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刺激厂商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实际工资提高;实际工资提高诱导工人提供更多的劳动,同时放弃一部分闲暇,因为实际工资提高使闲暇的机会成本提高,因而工人用劳动来替代闲暇;就业量增加导致总产量增加;由于技术进步引起总供给曲线上移,这时的就业增加使总产量按更大的幅度增加,经济于是处于繁荣阶段。相反,如果存在负的技术冲击,总供给曲线下移,经济将按相反方向向下调整,进入萧条阶段。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假定,一种供给冲击将持续几年时间,直至为相反的冲击所取代。

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中,最著名的是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模型和朗—普劳索模型〔6〕。 这两个模型都把经济周期的动态解释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冲击和跨时生产可能性之间交互作用的反映。基—普模型认为,经济行为人不可能获得关于供给冲击的完全信息,当一种冲击发生时经济行为人必须以某种方式从噪音中选择信号,由于他们不能正确地筛选信号从而引发经济周期波动。如果工人预期这种冲击是暂时性的,现行的实际工资相对于未来是高的,他们就会选择跨时闲暇替代,从而使就业量和总产量增加。如果生产者预期这一冲击是持久性的,他们将增加资本投资。由于从投资到资本形成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产量在冲击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将会持续增加。朗—普模型假定经济行为人有稳定消费的偏好,他们选择稳定不变的预期消费。如果一种冲击对生产率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其结果将是产出增加而消费不变,因而使得资本积累增加。如果一种冲击对生产率的影响是持久性的,并且生产率的变动是随机的,那么,产出的增加相应地有等量的消费增加,因而资本存量不变。但是,如果冲击的影响是局部暂时性的,消费的增加将小于产出的增加,结果引起资本积累增加。朗—普模型认为,每一次冲击的传播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冲击的持续会受到固定要素存在的限制,因而经济受到冲击后会自动向稳定状态调整。

(二)价格(工资)粘性的经济周期理论

这是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这种理论把经济波动归因于总需求的变化和价格(工资)粘性。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由于假定价格和工资是粘性的,因此当总需求发生变化时,生产者和工人对此做出的反应不是进行价格(工资)调整,而是进行数量调整。当总需求增加时,生产者为市场繁荣所鼓舞,他们会增加雇佣工人和扩大生产,而不是调整工人工资和产品售价;就业增加所带来的家庭收入增加会进一步扩大对商品的有效需求,因而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使经济向上调整,由此进入就业和产出累积性扩张的繁荣阶段。相反,如果总需求下降,市场疲软,生产者发现他们的销售数量受到约束,他们做出的反应将不是降低价格和削减工资,而是解雇工人、减少产量;就业减少将会减少家庭收入,由此导致消费需求从而生产的进一步衰减,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使经济向下调整,由此进入就业和产出累积性减缩的萧条阶段。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当出现总需求变动时,价格和工资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价格和工资调整,使经济由失衡走向瓦尔拉斯的市场出清的均衡,是一个缓慢而较长的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加干预,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将会使经济运行大起大落。

四、简要评论

一位西方学者把80年代以来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归因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三种发展趋势:一是资本市场和信用市场的发展。这种发展得益于财富的增长以及自由化和反管制的浪潮。80年代完成了这种发展。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有管制的金融体制转变到相当自由化的金融体制。这种转变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有重要影响。二是通讯和信息处理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这个发展趋势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和对各种经济政策有重要的影响。三是随着各国经济的日益开放和君权的削弱,出现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这对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方向和宏观经济分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7〕。

以上分析是有部分道理的。不过,我们认为,80年代以来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特别是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的争论,除了上述三方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主流经济学的失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70年代的滞胀经过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便演化成高失业和减弱的通货膨胀长期并存的局面。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供给学派、货币主义,都不能为这种经济局面提出一个为各派认同的说法和政策处方。于是,凯恩斯学派和反凯恩斯学派之间相互攻讦,各自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学派又为自己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在争论中暴露出来的漏洞进行修漏补缺。新凯恩斯主义者着力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寻求微观基础,于是有了粘性价格(工资)理论;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则力图把理性预期和均衡分析纳入宏观经济模型。

80年代以来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出现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大多是尚在争论中、有待进一步检验的未定型的产品。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为例,它仍面临以下问题:第一,这类模型大多没有包含失业的周期性变化。在这些模型中,所有劳动者的就业都是以时间形式而不是以工人数量的形式进行调整的。失业的周期性变化是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之一,不能解释这一变化的经济周期理论不能算是完全的理论。第二,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实物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大约占1/7到1/3,因此,实际冲击是否足以产生经济时间序列的序列相关关系,值得怀疑。第三,大多数实际经济周期模型都忽略了金融部门,因而无法找出货币和经济活动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

卢卡斯虽然获得199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卢卡斯模型就是在西方学者看来也是有缺陷的。布兰查德和费希尔认为,卢卡斯模型或多或少是字面上的,它的基本假设并不切合实际。“当信息可以在几周内公开得到并以相对低的成本很快得到时,行为者怎么能够由于缺乏其他价格或货币的信息而受到损失?”〔8〕他们还认为, 卢卡斯模型“将失业波动解释为均衡模型中最优搜索的结果,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这种解释与劳动市场的许多特征相冲突”。〔9〕

注释:

〔1〕Barnett,William A·,Offenbacher, Edward K. andSpindt,Paul A·(1984),"The new Divisia monetary aggregat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2,No.6,pp.1049~1085.

〔2〕Feldstein,Martin (1976),"Inflation, income taxes,and the rate of interes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6,No.5,pp.809~820.

Feldstein,Martin and Summers, Lawrence W.( 1978) ,"Inflation,tax rules,and the long- term. interest rate",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Vol.1,pp.61~99.

〔3〕Bruno, Michael and Sachs, Jeffrey( 1985) , TheEconomics of Worldwide Stagflation.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 Press.

〔4〕Lucas, R.E.Jr( 1972) , "Expectations and theneutrality of money."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vol.4,April,pp.103~124;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output- inflationtradcoff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3,June,pp.326~334.

〔5〕Sargent, Thomas J. and Wallace, Neil( 1975) ,"'Rational' expectations,the optimal monetary instrument,and the optimal money supply rule." 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Vol.83,No.2,pp.241~254.

〔6〕Kydland,Finn and Prescott,Edward C.(1982) , "Time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Econometrica,Vol.50,No.6,pp.1345~1370.

Long,John B.and Plosser, Charles I.( 1983) , "Realbusiness cycl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1,No.1.pp.39~69.

〔7〕Artis,Michael,"Macroeconomic Theory", in What'sNew in Economics (ed.John Maloney) , Manchester UniversityPress,1992,P.138.

〔8〕〔9〕[美]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387、386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_宏观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