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学院 沈阳 110136
摘要:我国核电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发展核电技术的同时,对核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容忽视。使学生具有从事核电的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管理的能力,是核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本文对该专业的培养模式、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讨,为日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核工程与核技术;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核能是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能源之一,我国的核电事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截至2017年10月底,我国大陆地区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数为37台,在建的机组数为19台,到2020年,核电的装机容量预期将达到5800万千瓦,与2010年的1082万千瓦相比,增加了五倍多。随着核电的发展,对核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目前,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并不多,且研究范围较广,涉及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教育质量的保证。
1 培养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培养模式是“3.5+0.5”的形式,用三年半的时间(从大一到大四上学期)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的学习,用大四下学期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综合性实践课程。这种培养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大四上学期。这学期学生除了要完成培养方案中剩余的课程外,还需要兼顾考研、找工作等事情。这使得学生无法将心思放在学习课程上,甚至学生的考研复习以及就业面试会占用上课的时间,从而降低学习质量。这种情况在大四下学期也会出现,只是没有上学期那么普遍。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一个工程实践和技能应用专业背景很强的专业,相关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均需在核企业单位进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有其特殊性,即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扎实、综合实践能力要强、工作态度要严谨[1]。
以现状来看,这种“3.5+0.5”的培养模式不符合核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能满足核电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因此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考虑到传统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将目前“3.5+0.5”的培养模式改为“3+1”的培养模式,即前三个学期完成所有理论课程及大部分实践课程,第四学期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在完成剩余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参与到校企合作以及教科研项目中,培养出具有一定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 理论课程设置的改革
一般来说,高校理论课程的设置主要分为三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对于很多应用型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会增加一定量的实践课程,因此必然会减少理论课程的学时。这样就会导致一个现象,很多重要的课程由于学时的缩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建议删减一些不符合当前培养方案的课程,以保证部分重要课程的学时数。
应用型高校的改革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一个环节。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应再是全方面的综合性教育,而应该是针对某一专业的定向教育。因此理论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
以核工程类专业为例,很多高校开设“大学物理”以及“大学化学”两门课程。从教学效果来看,这两门课程对日后的专业课学习有一定贡献,但是贡献不大。可以考虑不再开设此两门课,将课内之后能用到的知识放在特定的专业课内讲授。
另外,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加开一些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是必要的。这些课程无论对毕业后工作的学生,还是对继续读研的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3 实践课程设置的改革
实践课程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实验、仿真、实习和设计。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和理论机理的深化理解,训练实验技能,掌握实验方法,建立基本专业素养,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2]。仿真教学可以实现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教学项目,比如对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的参观,核电站的启停堆过程等。实习主要有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一种方式。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培养学生工程设计与计算、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实践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中之重。实践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在内容上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在考核方式上也应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外,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加入到真正的实践中去。
产教融合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方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为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障,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培养平台吸纳所需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的产学合作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3]。但由于各高校实际情况不同,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院校。
适用范围较广的方式是通过研教结合。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或者教研项目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研教结合是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途径,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研教结合的主要方式有开设科研引导课程、课内教学与科研相互渗透、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科研探索、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相结合[4]。
4 结论
本文对面向核电站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一些观点:
(1)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组成如表1所示。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以培养模式为基础,课程的设置服务于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方案。
(2)将传统的“3.5+0.5”培养模式改为适合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3+1”培养模式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应适应新的培养模式的要求。删除作用不大的教学内容,增加新的有利于新型培养模式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陈志远,卫玲,孙绍发.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应用型核电人才“3+1”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2:152-154
[2] 徐维晖,王为术,宋小勇,张宝玲.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多维实践教学构建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7,3:60-63
[3] 周晓辉,何汉武.地方工科院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J].高教探索.
2011,3:106-109
[4] 刘永阔,谢春丽.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科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0,10:84-85
论文作者:李伟哲 覃国秀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课程论文; 培养模式论文; 核技术论文; 专业论文; 核电论文; 工程论文; 学生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