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网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电气设备的配合,而电气设备则是实现配电网络功能的基础和关键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力行业进入了技术革新的新时代,参与配电网络运行的各项电气设备不仅仅要具备高效运行效率,更要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基本特征。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电力企业不仅仅要积极推动技术革新的步伐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力度,更需要切实开展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对策,从而为配电网络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配电网络电气设备的安全问题及其所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开展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诸多的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电力企业改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配电网络;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要点
引言
在我国配电网络革新力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随着调整、革新力度的加大,配电网络电气设备所处的整体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仅威胁到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更影响到的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从根本上解决电气设备安全问题,就必须结合配电网络的现状分析可能出现的电气设备安全问题,在科学的引导之下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配电网络电气设备的安全问题
为实现对于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控制,多数电力企业结合自身的现状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但却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规避电气设备安全问题,从而导致意外事故频发。
(一)设备问题
从配电网络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和问题的频率来看,变压器是电气故障的高发部位,且在变压器对于电气设备重要性较大的基础上,变压器故障往往会引发较大的电气事故。导致变压器出现故障的原因主要是人为操控失误,当工作人员在操控变压器运行时没有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若在这一基础上配电网络出现异常情况会直接造成变压器受损,进而影响到变压器的运行效率。当出现这一问题时,变压器会发出大量的噪音,严重时还会引发短路等现象。
(二)容量问题
配电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漏洞是导致容量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当系统容量不足时,部分电气设备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功能,从而影响到整个配电网络的运行效率,如断路器、变压器等。且在运行指标异常的基础上,电气设备的老化程度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为配电网络的稳定运行埋下安全隐患。
(三)参数问题
将电气设备的各项参数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转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性的基本前提。设备参数设置不正确的现象较为常见,多数情况下参数指标与标准的参数指标偏差不大,若二者之间的差距过大时,会导致电气设备脱离原有的运行轨道,从而影响到配电网络的稳定运行。
(四)线路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看,配电网络运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电能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而作为传输电能资源的主要途径,电力线路的质量和安全性则会直接影响到配电网络的整体运行效果。若电力企业缺少针对电力线路的检修和维护计划时,电力线路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问题及运行效率下降问题,严重时会直接导致短路现象和线路烧毁现象的出现,进而影响到电气设备。例如:当断路器的连接线路烧毁之后,断路器的遮断能力会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
二、开展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配电网络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性无需多言,鉴于影响配电网络安全性的因素较多,因而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处理制度,并形成规范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此外,为从根本上实现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满足电力生产基础上开展。
(一)加强监测工作
在日常工作当中,电力企业需要对电力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解决电力网络所遇到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电气企业需要对易出现故障的区域和电气设备进行严密的监督,及时落实运行数据的采集工作,并在出现运行异常情况时及时派遣技术维护人员对其进行维护处理。最后,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工作经验,推动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二)加强预防管理工作
从某种角度来看,问题预防措施是确保电气设备安全性的有效方式。电力企业必须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预防原则,采取具有科学化、现代化、合理化特征的预防措施。
(三)加强操作管理
现阶段,配电网络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大部分电气设备依然需要工作人员操作完成。为确保操作过程的规范性,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出现的概率,电力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电气设备操作制度来实现对于工作人员的行为约束,确保电气设备操作的合理性。同时,电气设备需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其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原理以及问题应急处理措施。
(四)树立安全思想意识
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决定了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否保证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性。电力企业需要正确认识到安全思想意识的重要性,给予企业职工正确思想指导,帮助其树立安全思想意识,确保企业工作人员可以处处体现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三、安全管理要点
(一)电气设备更新
电气设备作为配电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是确保配电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所在。电力企业需要重视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可靠的运行来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电力企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快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步伐,争取早日实现全面自动化操作。这不仅是从根本上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性的措施,更能够解放职工的工作压力,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最后,电力企业需要重视技术的更新频率,通过自主研发及技术引进等多种途径来保证相关技术的先进性。
(二)电气设备优化
为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电力企业可以采取局部优化的措施,最大化提升电气设备的作用价值,并将其易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严格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电气设备的优化工作不得改变电气设备原有的结构基础,且需要保证优化前后的一致性。
(三)完善防护方案
为保证配电网络的运行安全性,电力企业一般会在应用电气设备时对其各项运行参数进行系统的监督控制,确保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电力企业需要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防护方案,要根据电气设备的不同故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可以在发生故障的第一时间将故障的影响力降到最低。最后,电力企业还需要加强人员的防护工作,为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具有绝缘特征的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四、结语
综合来看,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于配电网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电力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对于电气设备及工作人员的监测力度,确保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为配电网络的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熊永峰, 高应兴, 李淳. 配电网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要点分析[J]. 科学家, 2016, 4(11):54-54.
[2]张伟, 杨永松. 刍议如何做好电力配电网的安全管理[J]. 中国电子商务, 2012(22):209-209.
[3]黄鹏程, 王瑞宁, 贾琦魁. 关于配电网运行安全管理技术要点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5):177-177.
[4]黄拓. 面向配电网运行监测的技术要点与关键环节分析[J]. 机电技术, 2015(5):76-77.
[5]张绮明. 低压配电网中的零线及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J]. 湖北电力, 1997(3):44-47.
论文作者:韦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网络论文; 安全性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变压器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