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呲牙”符号的多元语境与意义分析论文

“呲牙”符号的多元语境与意义分析论文

“呲牙”符号的多元语境与意义分析

罗 艺 左一寒 卢玉倩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呲牙”表情的语用功能、演变历程及其在表现形式、内涵空间上的转变,围绕语境差异对“呲牙”表情在跨语境传播中呈现的多重意义进行了论述研究,对表意多重性背后的自我表演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呲牙”表情中的亚文化观点进行了补充调查。

【关键词】 “呲牙”表情;代际差异;跨情境差异

腾讯QQ、百度贴吧、微信等的“呲牙”表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一方面,它的使用群体大、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适用情境多;另一方面,呲牙表情早就不是新鲜事物,它随着QQ等即时通讯工具诞生时就出现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使用群体的变迁,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本文以“呲牙”表情为切入点,揭示表情符号背后的使用动机,折射当今时代的社会心态、潜语境和文化背景。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观察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方法,观察时长达4个月,共发放问卷1141份,回收问卷1141份,有效问卷1026份。

一、“呲牙”表情:发展历程与意义转变

(一)“呲牙”表情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呲牙”表情成为网络社交媒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非语言符号形式。从语用功能上来看,“呲牙”表情承载着一般表情符号都具有的表达情绪和情感以及对已有情绪和情感进行再加工的功能,同时能起到向对方传达自己的友好态度、拉近对话者之间的距离,活跃气氛,缓解尴尬,建构自我形象等功能。从内容上来看,与其他网络表情符号不同的是,“呲牙”表情除了能够纯粹地表达“开心”等正向情绪以外,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还能传达“笑里藏刀、绵里藏针”以及“腹诽”等负向情绪,其内涵在不同代际、不同亚文化群体中、不同语境下所表达的情感或情绪都不尽相同,且具有一定模糊性、象征性、隐喻性的意义。

(二)“呲牙”表情的发展历程及意义转变

最早的“呲牙”表情源于腾讯公司旗下的即时聊天软件QQ2003III简体中文正式版的系统自带表情库。由于QQ2003III简体中文正式版尚未具备直接将网页图片“另存为表情”的表情添加功能,网络社交媒体发展也尚未成熟,用户的表情使用仅限于系统自带表情库,于是,小黄脸在网络社交群体中成为了主要的表情符号交流媒介。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网民自主制作表情包文化的流行,表情符号的形式和内涵在原有的系统自带表情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更新。随着大众文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大众表达的需要,表情符号取材范围不再仅仅聚焦于人的面部,而逐渐向外延伸,表情符号中的景别有所扩大。以百度贴吧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开始成为表情包生产的主要阵地,其他的文化符号被纳入表情符号的表意体系中,例如网络红人、动漫、卡通形象、文学作品、影视形象、热点话题、具体生活场景甚至是普通人。它们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填补了以小黄脸表情符号为代表的系统内置表情符号的空白,而“呲牙”表情逐渐走向了没落。

近年来,社交网络迎来了一波新的“呲牙化”浪潮,甚至改变了原有“呲牙”表情的生存语境。新兴“呲牙”表情相较于原始“呲牙”表情的表现形式和内涵空间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表现形式的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交软件中系统内置的“呲牙”表情在原始“小黄脸”表情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动。二是用户在一些图文结合式的表意完整的静态图片表情包的基础上,辅以PS技术,用“呲牙”表情(将原图中的面部形象进行覆盖或同构,从而产生了一大批二次加工后的“呲牙”表情包,即“呲牙化”表情包)。内涵空间的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同社交软件所营造的情景基调以及不同群体的对话语境不尽相同,所使用的呲牙表情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二是“呲牙化”表情是指在普通的表情包的基础上,用剪切、拼贴等手段将“呲牙”表情与之同构,从而创造出的新的表情符号。“呲牙化”表情基于的原图本身具有特定含义,而用“呲牙”表情对原图中的某一块区域进行替换或覆盖的行为则为原图赋予了新的意义。以“呲牙”表情为脚本进行的图片拼贴、覆盖和同构,使得两种或多种表情图片产生了意义融合和意义衍生。在视觉效果传达上给原图增加了卖萌、滑稽等情绪色彩;同时,在表情符号“呲牙化”的过程中“呲牙”表情也变得更加形象化和富有隐喻性,意义也更为丰富。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20世纪60年代,McMaster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把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真正引入教育中并逐渐推广应用。英文中关于“问题”主要有“problem”和“question”。《教育大辞典》中把问题(problem)也称作“难题”,需要依据策略和知识经验重新组合。而简单的问题(question)可依据已有的知识立即做出应答[4]。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中的“问题”(problem)指的是学习情境,学习者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故用“problem”而非“question”。

二、“呲牙”表情:身份建构与社会认同

(一)“呲牙”表情中的自我呈现

根据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当个体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时,个体总是倾向于控制自己的表达以影响他人正在形成的情境定义从而达到给人留下一种合乎其自我期望的印象。人们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控制自己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以操控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人们在“呈现自我”(表演)时往往更倾向于强调有利于其印象建构的方面,而有意省略或是不提及另一方面,从而形成符号外表与内容信息之间的差异以及符号的模糊化和信息的不确定性。“在网络交流中,人们普遍具有视觉隐匿的欲望,并不想在网络中彻底还原现实的谈话场景。”“呲牙”表情的多重表意性和多情境适应性使语言信息本身及其携带的“呲牙”表情都变得更为模糊化、复杂化。

(1)培训目的:通过3个月的培训,新护士能熟练掌握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的著作《礼貌:语言应用的普遍性》系统地阐述了面子理论,它包括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和礼貌策略三个概念。由于交际本身具有“面子威胁行为”的存在,说话人为了保全自己和听话人的面子,所以交际者采取了“补救策略”即“礼貌策略”。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有50.53%的60后、70后、80后群体认为“呲牙”表情具有活跃气氛的功能,有46.81%的60后、70后、80后群体认为“呲牙”表情具有向对方传达自己的友好态度,拉近对话者之间的距离的功能。在754名90后群体中,有49.73%的人认为“呲牙”表情具有向对方传达自己的友好态度,拉近二者之间距离的功能,有46.82%的人认为“呲牙”表情有活跃对话气氛的功能。呲牙表情在其中充当着一种示好、使气氛和谐不至于损伤双方面子的工具。

(二)“呲牙”表情中的社会认同与青年亚文化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在青年群体的意义空间里,“呲牙”表情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形式的存在更像是一种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做出的虚假的妥协。在“呲牙”表情的辅助下,形式与内容共同发力,折射出了一种对自我和环境的反讽和嘲弄,同时反映出青少年群体内心深层次的对主流的背离和反叛。“呲牙”表情符号与其他非语言符号或语言符号的结合激发了原始语言符号内部本身蕴含的只存在于青年群体的潜语境中的一种抵抗力。

本资料的不足之处:磁共振检查后于CT检查,大多数于6小时后检查,磁共振反应信号与对应病灶CT值不在同一时间,另外未与患者正常侧脑组织CT值比较,即CT值测量未个体化,有待以后工作改进。

“呲牙”表情青年使用群体在形成关于“呲牙”表情使用的价值认同的群体共识和共同符号的基础上,青年群体的“呲牙”表情使用正在逐渐形成一种青年亚文化。关于青年群体对“呲牙”表情的共同关注和使用以及对“呲牙”表情的二次加工和传播在青年群体中形成了关于使用“呲牙”表情较强的群体认同感,在“呲牙”表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共同符号,这些“共同符号”以一种具体化的形式形成了“亚文化资本”,而“亚文化资本”则成为了区别群体成员与局外人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巩固群体共识和增强群体内部凝聚力的重要载体。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基于共同兴趣和价值来表达自我、介入和影响社会的文化实践,它与社会主导文化之间既具有相异的、抵抗的、偏离的一面,又具有互动的、依赖的、融入的一面,并构成社会总体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结语

表情符号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情感辅具,初衷是为了模拟和还原现实社交情境,倚借互联网技术打破现实社交中的时空阻隔,疏通虚拟世界中的情感传播渠道。“呲牙”表情符号更是以其多元、模糊的情感含义,塑造“无害人设”的身份建构功能在不计其数的表情符号中立下一席之地。然而,随着表情符号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呲牙”表情的野蛮生长和病毒式传播看似营造了一种“生活明朗,万物皆可呲”的美好社交环境,实际上只构建了一个“伪语境”下的虚拟社交场。在“呲牙”表情的使用过程中,其象形意义越来越弱,越来越脱离对真实情感的摹写,逐渐演化为一种掩饰符号或仪式性符号,一种为符号表演而“符号化”的符号,反而助长了社交网络中的“自我表演”。这种仪式性的“符号”使用行为,使得网络社交情境中充斥着过量的信息(尤其是象征义成分过大的信息),进而导致不确定性的超负荷,阻碍有效信息被真实、简要地传达。且“呲牙”表情的过多使用会导致用户产生对“表情”符号等图形语言符号的依赖,进而弱化文字语言的使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胜枝,潘宇.网络表情包的兴起与发展趋势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5):8-12+97.

[2]项蕴华.身份建构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09(05):188-192.

[3]吴迪,严三九.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3):17-20.

[4]林晓光.中国由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移动的假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16(02):24-31+106-107.

[5]欧文·戈夫曼.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4

[6]陈霖.新媒介空间与青年亚文化传播[J].江苏社会科学,2016(04):199-205.

【作者简介】 罗艺、左一寒、卢玉倩,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专业2017级学生。

标签:;  ;  ;  ;  

“呲牙”符号的多元语境与意义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