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电力线路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张梅

浅论农村电力线路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张梅

(广西合山供电局 546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农村的生产生活越来越好,各种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和生活设备也越来越完善,这就导致了农村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农村重要基础设施的农村电网,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自身建设的问题,农村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差,电网的负荷低,经常出现一些运转故障。所以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农民,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改善农村的电网条件,对农村电力线路改造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电力;线路改造;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农村家用电器和用电生产设备逐渐增多,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电力供应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电力线路改造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电力管网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当前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乡村地区在开展电力线路改造时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农村新电网的改造与升级换代迫在眉睫,人民群众对电力线路改造亟待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

一、农村电力线路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电力设备与电力线路是农村电力供应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新电网建设以及农村电力系统完善的两大硬件。其中,电力线路因其铺设范围广、应用面积大,所以存在改造的很大难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改善。

(一)新技术应用不足

农村地区电力线路的改造不仅仅是将原有的陈旧、腐蚀的电力线路改造为新线路、新管道,而是应该对农村地区电力线路的铺设、设计又一个整体的布局,然后实现电力线路供应的可持续以及电力供应的稳定。然而,很多农村地区的电力线路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仍然按照“旧瓶装新酒”的模式进行,基本上“换汤不换药”,新技术的运用十分有限,使得改造的线路表象上很新,但是实践功能与安全性能并没有发生大的提升,这一点必须引起注意。

(二)投入和保障不足

受困于地域、交通、环境甚至社会氛围等多方面的因素阻碍,农村地区电力线路的改造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上级的财政拨付与支持,自发性的资金来源渠道十分有限。资金的短缺使得农村地区电力线路改造存在偷工减料、保量不保质的现象。另外,物资的匮乏也使得电力线路的改造很难确保质量与效益,给后续线路的运转埋下了隐患。另外,后期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完善,也会导致电力线路真正的运行很难收到实效。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

(三)专业化人才匮乏

电力线路的改造设计常规电力设备、网线、电力管道以及其他电力设施等,改造的过程基本上要对电力设施开展“伤筋动骨”的换代和升级。就目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电力线路改造的现况看,基本上电力线路的改造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配套的电力设施组织十分不健全,核心配套设备短缺,造成了电力线路改造的质量难以保障。另外,由于农村地区吸引力有限,专业化电力线路改造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导致农村电力线路改造工作处于技术人才缺乏的阶段,改造工作自然受到影响。因此,尽快的解决专业化人才短缺的问题,也是新时期农村电力线路改造工作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推进农村地区电力线路改造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尽管新农村建设与新电网建设是国家针对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投入了大量的人才、物力和财力,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仍然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笔者认为,要顺利推进农村地区电力线路的改造,可以着重从如下思路入手。

(一)加大电力线路的投入和支持

地方政府、电力主管部门要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加大对农村地区电力线路改造的专项资金、物资的支持,以各种手段支持农村地区电力线路整改、改造的有序开展。政府可以从富余的财政经费中拨付一部分用以提升电力线路改造的质量,通过建立健全投入保障制度来深化农村电力线路改造的科学化水平。要形成完善的农村电力线路改造的保障机制,加强线路改造的全过程监管和控制,对于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汇总、解决。要把农村电力线路改造作为惠及农民群众的重大事务去抓,建设长效、稳定和安全的电力线路,保障农村用电的稳定和可持续。

(二)提升电力线路改造效能

以信息化建设、新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新型技术,要在新时期农村电力线路改造中发挥排头兵的巨大作用。在推进电力线路改造的时候,要有效对上述新技术进行研发、论证,选择合适的技术应用于线路改造,以提升改造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自动化技术为例,将其应用于电力线路改造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线路改造的准确率和科学化程度,同时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所以,不断应用新技术改造农村地区的电力线路,应该成为工作人员的共识。

(三)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建立健全于电力线路改造相匹配的电力设备、电力设施,比如小型变电站、安全电力建筑物、室外电线杆等,以确保电力线路能够完整、有效的深入到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为电力供应和传输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此外,要引进、培养一大批专业化素质过硬的电力线路改造方面的人才,打造战斗力强大的人才队伍,为农村电力线路改造工作再立新功。

(四)政府出台改造农用电力线路的政策

像改造农村生活电网一样,对农用电网进行全面改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列入政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议政府对农用电力线路改造工作重新规划,并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改造计划的组织实施。对农用电力线路进行全面改造,确保农用电力线路规范安全有序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用电力线路现状调研,对线路改造工作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分析,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将为稳妥推进农用电力线路改造接收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尽管新时期农村地区电力线路的改造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但是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乡村组织和广大农民的支持下,一定能全力做好农村农用电力线路改造接收工作,保证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推进。

参考文献:

[1]李瑞强,宋士彬.农村电力线路降损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J].科技传播.2012(23)

[2]成向东.谈农村电力降低线损率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J].广东科技.2009(20)

[3]李轶姝.浅析农电网络的技术降损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

[4]麦炳灿.农网改造合理选择降低网损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8(06)浅论农村电力线路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茂涛(盐城兴达农电有限公司青墩业务所.

作者简介:

张梅,女,1974年02月出生,现在在广西合山供电局工作,助理工程师职称。

论文作者:张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浅论农村电力线路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张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