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生产并接受产后护理的产妇80例,年龄在20~41岁之间,将入选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予以产妇健康教育,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实验组产妇产后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出院知识掌握等方面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可有效加快产妇产后恢复,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后护理;母婴同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心理因素与人类疾病的发展和转化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因此护理模式也必须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化,即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医学模式,用整体化的观念来看待疾病并对患者进行护理。
妊娠和分娩是女性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在此时期女性心理生理均会有即为明显的变化,孕妇对自身生理特点知晓程度及心态好坏直接到生产后自身健康状况和婴儿的生长。因此产妇的产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产后护理中贯穿健康教育则显得更有必要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为产妇及家属提供产妇以及婴儿围生期的生理心理保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相关专业知识并指导其具体措施,是产妇尽早适应角色转换,掌握自身恢复和哺育新生儿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保健意识增加保健能力。本研究对健康教育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干预价值进行分析,欲为母婴同室产妇的产后护理 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生产并接受产后护理的80例产妇的临床护理资料,产妇年龄在20~41岁之间,阴道分娩例,剖宫产例,住院天数约为d,将这8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行以产后健康教育,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产前教育
孕妇生产之前即入院准备分娩的由我院向其发放《产妇健康教育》手册,为孕妇介绍我院病房环境,主治医生及护理人员情况,并为其讲解入院须知,帮助孕妇适应医院环境,主动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予孕妇围生期相关知识指导,帮助孕妇正确认识分娩,消除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并且要将产前教育细化,例如要详细告知孕妇胎动计数的方法和意义,随时注意宫缩以及胎心变化等。帮助孕妇了解产前膳食注意事项,确保孕妇的营养需要,使之合理膳食,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1]。告知患者在生产发动的迹象,如有发生第一时间向医生或陪同家属求助,并告知分娩过程的重要环节,让孕妇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自觉配合医生的同时消除恐惧心理,确保分娩过程顺利完成。
1.2.2产后的健康教育
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需对其做一对一的健康育,通过口语化亲情化的讲解或通过书籍、影像资料的讲解,对产妇进行产后关怀,避免产后抑郁或产后并发症的发生。讲解母乳喂养知识,纠正产妇不正确的喂养方法。并对产妇进行具体细化的指导,宣教内容应广泛包括新生儿喂养、新生儿夜间护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及疫苗的预防接种等。对产妇的健康教育还应有针对性,如有产妇乳汁不足或者奶胀等情况发生,应帮助其使用正确方法进行按摩,尽快恢复母乳喂养。
1.2.3离院前的健康教育
产妇离院前,护理人员应告知产妇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注意事项,并务必使产妇知晓产后40d门诊随诊,产后2个月以内禁止性生活,避免哺乳期怀孕,产后3个月放置节育环,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时间和复种的时间,协调产妇与家属之间的关系,使家属增加照顾产妇和新生儿的责任感,并进行育儿知识的指导[2]。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实验结果用表示,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干预组各指标间的统计学差异。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见表1)。
实验组产妇经健康教育产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恢复情况好和较好比例为100%,恢复情况好的占80%,对照组恢复情况好的占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女性生产前后对其行以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孕产妇在怀孕、生产、产后护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水平,使孕产妇获得自身护理与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尽早实现从孕期女性到产后女性的角色转换,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研究结果显示,㈠实验组产妇在接受健康教育后,产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恢复情况好和较好比例为100%,恢复情况好的占80%,对照组恢复情况好的占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㈡两组比较奶胀发生率、脐带护理掌握率、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率、婴儿沐浴掌握率等,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可有效加快产妇产后恢复,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护理根据三个护理系统,分别是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三者共同满足患者自理需求,母婴同室病房中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时,护理人员如果加强健康教育,注意指导产妇和家属参与产后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可有效提高恢复效果。然而由于分娩是极为特殊的生理过程,对分娩及产后的健康教育也不能一蹴而就,应当掌握科学方法,把握时机,循序渐进,根据产妇身体恢复情况和恢复过程中出现的身体疾患,在不同生理阶段着重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健康教育。也要因产妇文化程度、心理特征的差异,而运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教育材料。也就是说要进行具有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且要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后评价教育成果。教育内容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更要加强人文关怀[3],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真正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
结语:
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可有效加快产妇产后恢复,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雨利,郑艳.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1):5-7.
[2]邵海珍.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77-79.
[3]陈良惠.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2,26:5761.
论文作者:姚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实验组论文; 新生儿论文; 同室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