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传统文化中的日本崇拜_侗族论文

侗族传统文化中的日本崇拜_侗族论文

侗族传统文化中的日崇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侗族论文,传统文化论文,崇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聚居在黔、湘、桂交界地区的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祖先属古越人的一支。他们在这块林木繁茂、雾瘴弥漫的山林之地上,创造了丰富、独特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个民族长期与自然界相依相存,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信仰文化——日崇拜,并且这种日崇拜始终贯穿于他们的传统文化之中。本文试图就侗族传统文化中的日崇拜做一点探讨。

一、侗族神话传说中的日崇拜

任何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实际上都是这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民族精神发展过程的神化表述,是特定时期文化的独特表现。当我们透过那荒诞的迷眼的面罩,可以发现其本质就是这个民族生活、宗教信仰、文化心理的另一种表现。侗族同胞生活的山林地区雾瘴弥漫,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滋生,旱灾、水灾、虫灾、兽灾不断出现,这些灾害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自然地衍生出侗族神话中最具特色的“射太阳”、“救太阳”的神话传说。

“射太阳”:相传雷公、雷婆因曾被世人所捉,逃回天上后为报复人类,舀天河之水倾洒,致使洪水滔天,然而却未能淹死四兄弟,于是天王便放出十二个太阳,以晒干洪水。太阳昼夜照射,洪水慢慢被晒干了,草木也被晒枯了,大地晒裂了。姜良、姜妹酷热难忍,便从葫芦中出来。姜良遂砍来桑木做弓,矢竹做箭,顺着“天梯”向上攀援,挽弓射日,他连射十箭,射落了十个太阳。姜妹见状,赶忙阻止:“莫射了,留一个照哥哥犁田,留一个照妹妹纺纱。”姜良听后收弓插箭,一个太阳被留在了天上,另一个小太阳则被吓得躲在厥芨叶下,昼不敢出,只在夜晚才偷偷露面,有时还只露半边脸,那就是今天的月亮。

“救太阳”:相传,凶神商朱惧怕太阳,于是他用一根大铁棍将太阳从金钩打落,天地间变得一片黑暗,人们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兄妹“广”和“闷”同众人想方设法救太阳,“广”带领众人摸黑砍来又直又高的杉木,用三十三天造成了一架九百九十掰长的天梯,“闷”带领女人摸黑去扯葛麻藤,理成麻丝,用三十三天,搓成了一根九百九十九掰长的麻绳。“广”手拿绳的一端,沿天梯到天上寻金钩,“闷”持绳的另一端在地上找太阳,他们约定,找到太阳和金钩后摇铃提示。“广”从东找到西,从南找到北,最后在天宇的正中找到金钩,“闷”拉着长绳,翻山越岭,涉江过河,终于在肯亚山找到了太阳。“闷”用长绳拴住太阳,摇动铜铃,并高兴地笑起来,商朱闻听,循声而来将“闷”吃掉了,“广”听到铃声,用长绳将太阳挂在金钩上。霎时阳光普照大地,商朱因惧怕无法动弹,被众人打死,从此人们安居乐业。

这两则神话很生动地反映了侗民族的日崇拜的来源,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侗族文化中所反映的人和太阳,人和自然的关系。侗族人认为太阳是天的主宰,无太阳则无天,无天则无地,无地则无万物和生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侗民不可以用手指太阳,更忌讳在日晕时用手戳指,据说如果那样的话,手指就会烂掉。

二、侗族祭祀中的日崇拜

侗族相信“万物有灵”,所以祭祀对象繁多,但对天、地和祖先的祭祀为最重要,并且交织在一起,而在祭天的活动中祭日晕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侗族的祭天可以说是非常隆重,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六举行祭天大典,设祭台,立祭幡,跳祭天舞,唱祭天辞,戴面具,奏乐器,以乐天神,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祭天魂。

何谓“天魂”呢?天魂就是日晕。南侗地区《致天魂之舞》是祭天活动中的头一个舞蹈仪式,由五位掌祭坛的祭师表演。他们身披金丝方格纹法毯,脸戴蜘蛛彩绘纹面具,舞蹈时,以掌坛主祭师为轴心,他高举珠帘垂羽花伞,边走边旋,伞边的珠帘羽花向外飞射,形成光芒四射状,这就是日晕的舞蹈造型;其余四人各站一方,围绕主祭师舞蹈,时而高举双手,十指张开,离心跳跃,做放射状,时而围住主祭师,跳跳转转,曲肘甩腕,晃腿撩脚,做抛丝织网状,这都是日晕光芒之造型。这个舞蹈以侗族创世纪神话为内容,描绘混沌世界没有天地,宇宙昏暗无光,而日晕则如一团伞状的金色火球,呈现于茫茫宇宙,放射光芒,赐予宇宙以光明和生机,才有了天地万物和人类的历史。因此日晕被侗族奉为太阳的母亲,没有天魂日晕就没有一切。甚至连祭祀中的祭品都与太阳密切相关,如祭品中糍粑形似日晕,白石色似日晕,白山羊如白驹过隙之快,行似日晕。可见日崇拜在侗族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中的重要位置。

三、侗族建筑中的日崇拜

鼓楼在侗族社会中有着至高无上、无可替代的地位,侗族人的法律、习俗、节庆、道德、交往等都离不开鼓楼。

侗寨无论大小都有鼓楼,且鼓楼处于村寨的中心位置,其他建筑围绕着鼓楼层层辐射,如太阳的光芒四射,如此建筑布局反映了侗族的日崇拜,也可以破译成天魂日晕庇佑下的安居。鼓楼最初是因楼上置鼓而得名,一般为铜鼓,圆面,中空无底,侧面有耳以便系吊,鼓面有晕圈,鼓心为十二角光芒图案,象征太阳光芒四射。寨中有事便敲响铜鼓,鼓声就是命令,人们按鼓声统一行动,又称“齐心鼓”,鼓楼在侗族社会中有这种类似于太阳的凝聚作用。鼓楼前通常都有一个较大的坪,常用扁圆形的鹅卵石铺成各种图案,而鼓楼坪中央的图案则多为一个大圆圈,从这个圆圈的圆周上,对称地向四周铺有四根射线,射线与射线之间组成一种放射状的扇形。圆圈、射线、扇形,构成日晕之状,这就是古代侗族崇拜太阳、崇拜天魂创造的日晕图案。这种太阳图案还出现在寨子的芦笙场,歌坪、晒谷坪等地。

日崇拜还表现在侗族的建筑装饰上,如广西龙胜侗寨的神庙正殿壁上绘有太阳纹,人们祭祀时,也忌讳用手指。还有侗族土堆式的祭萨坛上面,中心堆着二十四个白石头,用一把伞遮盖,这里的伞也是象征着太阳。

四、侗锦中的日崇拜

在侗族服饰中反映日崇拜内容是非常多的,首先就是太阳纹。太阳纹在侗锦图案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有的以具体表象直接反映,或是光芒四射的八角太阳纹,或是采用太阳纹的构图,或是象征性的太阳纹,或是取其化身的蜘蛛纹等。

太阳纹在背带中是很有代表性的,侗族的绣花背带有一块专门用来盖住小孩头顶的,通常在这块布的中央用五色丝线绣成一个彩色的圆圈,再绣四条等分圆周的金线射向四方,并在金线末端两侧绣上云钩,下垂一面的边沿还吊有十二颗圆形的铜币,这种造型就是太阳的造型。因为侗族认为太阳是万物之灵,太阳把光和热赐予大地和万物,所以侗族母亲就祈求太阳神,保佑自己的儿女逢凶化吉、健康成长、幸福吉祥,把太阳绣在儿童的背带上,是希望太阳成为儿童的保护神。

在侗锦中另一个最为普遍的纹饰就是蜘蛛纹,它们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抽象的表现,也有接近真实的体现,特别是在小孩的背带中或是衣帽鞋饰中,蜘蛛纹是最常见也最为修饰精美的纹饰。这是因为在侗族的神话中蜘蛛具有特殊的意义,蜘蛛在侗语中叫“萨天巴”,而太阳也叫“萨天巴”,是天上的“萨”,天魂在天为日晕,在地时就化为金色大蜘蛛。所以侗族人视蜘蛛为最珍贵的吉祥物,常常把它们绣在侗锦上,认为蜘蛛那千丝万缕的网就像太阳一样能保佑人们的灵魂。“有些地区则在初生婴儿肚脐周用茶油拌锅墨灰画一个萨天巴(蜘蛛)的图案,说是萨天巴赐魂予他,保佑他易养成人”。① 可见作为太阳化身的蜘蛛在侗族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崇拜蜘蛛其实就是崇拜太阳,蜘蛛结网是天魂意志的体现,具有同太阳光芒一样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护佑族人。

结语

日崇拜这种侗族独特的信仰文化,对侗族社会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的这种崇拜影响着他们社会生活、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影响着整个侗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章节。它贯穿于侗族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并深深影响着其民族的发展。日崇拜体现于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如神话、传统文学、款词款歌、音乐、舞蹈、戏曲、艺术、服饰、饮食、建筑、习俗、祭祀等等,是我们研究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着眼点,这种研究将能更进一步挖掘侗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把握新时期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方向,突出侗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在经济建设和旅游开发中合理地利用和开发侗族传统文化。

注释:

①嘎茫莽道时嘉——侗族远祖歌.P103、杨保愿翻译整理

标签:;  ;  ;  ;  

侗族传统文化中的日本崇拜_侗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