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转型及深港经济合作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经济合作论文,深港论文,经济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一个弹丸之地。然而,在新的国际气候下,它象一匹脱僵的野马,奔驰在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前列,成为举世瞩目的新兴工业化地区之一,赢得各国关心发展问题的专家、政治家、企业家的青睐,特别是在中国收回其主权之后,香港经济发展的底蕴何在,其经济转型的趋势如何等众多问题,更是倍受关注。
一、香港经济转型的沿革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香港已从一个小渔村变为国际大都市,其经济结构也由简单到复杂、由僵化到优化,发生了几次重大的转型变化。
(一)从转口贸易到工业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恢复自由港地位,同时解放后的中国大陆急待加强对外经济联系,香港人抓住这个机会,扮演了中外经济联系中介人角色,使香港对内地的贸易额激增,1951 年贸易总额为93.03亿港元,超过战前1940年13.75亿港元好几倍。这一时期,经济结构以 转口贸易为主,工业稍有起色,金融业亦限于商业银行的零星业务。
不久,朝鲜战争和对华禁运使香港的转口贸易一落千丈,香港经济猝然陷入低谷,工厂接踵倒闭,金融、保险、航运均告不景,失业人数骤升。此时,香港人又抓住当时西方工业国产业升级换代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原材料,大力发展轻工业,以其产品廉价优势打入国际市场,从此经济迅速增长。1959年,在香港出口总额32.77亿港元的货 值中,港产品货值达22.82亿港元,已占69.6%, 大大超过了转口货值,这标志着香港已走上工业化之路。1969年出口总额131.97亿港元的货值中,港产品货值达105.18亿元,占79.7%的绝对优势,从根本上取代了转口货的地位。这一时期,经济结构变为以轻工业及其产品的外销为主,经济策略采取出口导向型,彻底扭转了过去长期以转口贸易为主的老路。这是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
(二)从工业化到经济多元化。
从60年代晚期起,采取出口导向策略的新兴工业化地区逐渐增多,竞争日趋激烈。台湾、韩国的出口额在70年代前期先后赶上香港。此时,发达工业国有经济衰退迹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1973年石油危机的冲击下,香港出口市场萎缩,工厂开工不足或干脆倒闭,股市大泻,1974年实质出口额减少7%,金融、房地产业一片淡风,人心惶惶,但 在遭受冲击的众多新兴工业化地区中,香港由于产品一开始就投向国际市场,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和市场机制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所以较快渡过难关。
70年代,香港开始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从出口加工工业向工业、贸易、金融、旅游、航运等多元化发展,并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信息多功能经济活动中心。这样,香港以工业多元化来应付欧美各国的保护主义措施,又以市场多元化来应付竞争对手的挑战。这是香港经济的第二次转型。
二、香港经济转型的趋势
(一)经济多元化的成效与困扰。
经济多元化使香港整体经济向好。这首先表现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率持续上升。据港府最新经济报告,1995年首季的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率较上年同期上升6%,较90年代前4年平均5.2 %的年增长率也高出近一个百分点。其次表现在对外贸易特别是港产品出口增长强劲。据港府统计处资料,1995年首季香港对外贸易总值为6169.19 亿港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9%,其中港产品出口货值505.87 亿港元, 增长13.1%,转口货值2400.68亿港元,增长21.7%。 从转口贸易快速增长和来港游客仍呈上升态势看,服务业也不错。
经济多元化取得成效的原因,在于较好地发挥了香港经济的优势,即面向世界,又背倚中国大陆。无疑,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香港金融、旅游、转口贸易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动力。此外,港府一贯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对香港经济运行采取自由放任态度,允许其发挥高度的弹性,这也是经济多元化取得成效的动力之一。
但进入80年代后,世界形势的变化,使香港经济多元化策略一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中,东盟将在15年内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和亚洲各国兴办的8个新兴成长三角区, 对香港经济形成了一种竞争性压力;在世界经济信息化发展中,产业结构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必然加速知识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人们的谋生方式。此外,亚太地区的日本、台湾、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事业日益发展,其他国家如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大陆的上海、广州等也在筹建国际金融中心,这对香港来说无疑具有威胁性。
外国局势的影响,也暴露出香港经济的内在问题:在经济多元化中,港府刻意发展金融、服务业,对房地产推波助澜;而另一方面,对面临种种困难的工业没有采取必要的扶助措施,长期以来缺乏整体、有远见的科技政策,工业多元化难以推行,致使实力不足。由于没有科技来促进生产增殖的上升,香港80年代以来生产力处于下降的走势,与此同时,香港经济增长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一般而言,以私人消费开支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常见的最佳经济增长模式,香港也是如此。但随着消费需求趋缓,近年来,香港转为以投资需求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来,投资需求应有一部分转化为消费需求,但由于香港投资项目多为海外公司、海外劳工所得,这部分投资便有大部分不能转化为本港消费需求,造成投资虽增而消费不长的现象。另外,大陆宏观经济的紧缩也减少了香港资金、利润回流,制约了企业发展,从而更加重了市场的消极气氛。香港经济自1994年6月以来市场气氛一直持 续不景, 楼市下跌、股市调整、商业不兴、失业增加、通胀高企,经 济不够稳定。
(二)从经济多元化走向新的经济转型。
为克服经济多元化的困扰,香港经济早就开始在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转型:
80年代中期以来,港府对发展科技和工业升级转型的态度渐趋积极,成立了科技发展委员会,兴建了科技大学和科技交流中心,鼓励发展高增值工业。同时,香港也陆续将劳动密集的生产工序转移到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到1993年已有70~80%的纺织业加工工序迁到珠江三角,有90%的玩具业生产工序及80%的皮具工序完成了内迁。所以虽然近年来工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中比重下降,但它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迈进,以新姿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
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上,第三产业方兴未艾,香港经济的多根支柱正在得到进一步夯实,第三产业由多元化初期的外延扩张迈向内涵成长。国际金融业近30年的主要技术革新80%已为香港所采用,旅游业的客源网络、服务设施、经营管理、交通运输等也都达到了科学化、现代化水准。
香港经济国际化态势也很显著。各主要行业提供的国际化服务愈来愈多。90年代初,世界首500家大银行中,有117家在港有分行,其中77家更在首100家之列。
香港经济转型的趋势是好的。这里最重要的因素是时代将给香港经济优势的彻底挥发,香港新经济转型的全面完成提供难得的机遇。21世纪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香港恰好处于其中心位置,对亚太各国的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着眼于新世纪的世界秩序,西方需要影响中国,中国也要向国际社会表达其思想,正是这种中西板块的相向运动,将使香港的地位进一步隆起。“九七”后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又属于资本主义世界,香港将在中国崛起的历史性进程中,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继续维持和强化其国际多功能经济活动中心的地位。此外,香港问题圆满解放后,港府、港商长线投资增多,中资外资企业也增加在港投资,将使香港工业实力增强;香港经济与强大起来的中国大陆经济体系紧密结合,也可彻底克服香港金融业因缺乏强大经济实体支持而基础脆弱的困难,香港转口贸易的地位也将提高……
三、深港经济合作的思考
“九七”回归,给深港经济提供了从目前松散、缺乏总体规划的状况,走向经济整合运作的最好机会。对此,我们应作为紧迫的任务提上议事日程。具体地说,深港经济合作应从以下三个领域展开:
1、基础建设领域。
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其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与香港的运作水平有很大差距,所以深圳的城市建设,如机场、港口、水电、交通、信息高速公路等,尤其是站在两地共同利益之上去规划进行,避免资源浪费。1994年12月中英大型基建协调委员会的正式运作,表明政府间已出面进行政策协调。
2、产业发展领域。
深港两地的主体产业——轻工业,已经形成“前店后厂”的垂直分工生产体系,而生产与销售则是“大进大出”的体外循环,从而制约了两地产业发展,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当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到某一地区,不仅带来激烈竞争,也带来互补合作。当今国际分工已由垂直分工为主,转为水平分工为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圳今后除须以知识产业为制高点,与香港协调经济发展战略外,还应注重在重化工业,第三产业上与香港经济互补对接。
3、法律规范领域。
香港的法律基础是英国的法律体系,在对外交往及处理各类经济关系时,采用的是国际通行的商法与惯例。而深圳当前有关法规尚不完备,与国际惯例距离较大,深圳应在“一国两制”大原则下,参照香港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定地方性法规,规范市场主体、行政主体的行为,维护经济秩序,确保公平竞争。
香港正处于经济转型、历史转折关头,深港经济合作若能达成人口素质、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的三个优化,必定能取得经济整合的最佳效益,从而形成互补互利新格局,共创两地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