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一科 天津市 300151
摘要: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作为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的有利依据。方法 研究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救治的150例中心静脉管患者的有关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化验结果报告、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概率等,探讨其危险因素。同时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就其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结果 在15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当中,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概率为19%。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自身免疫力、病人体内导管的留置时间、插导管的时机以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在对其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之后,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概率仅为6%,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概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之所以感染率比较高,与其自身免疫力、病人体内导管的留置时间、插导管的时机以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后,能够显著减小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危险因素;预见性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近些年来在临床上救治高危患者的重要手段,并在临床方面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1]。但是,由于中心静脉置管治疗而引发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所占的比重已高于45.5%,目前已变成医院中最普遍的获得性感染[2]。如果出现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不但会使病人的医治费用增多,也会对病人的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甚至会带来静脉炎以及骨髓炎等较为严重的后果。本文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方法在预防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方面的效果。
1 选取资料和方法
1.1 选取资料
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救治的150例中心静脉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0例,年龄为16-80(55±7)岁;穿刺的部位为PICC、颈内静脉,病例数分别为92、58例。采取常规导管方法,一周一次重新敷料,若发现敷料有潮湿、松散脱落迹象,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导管的顺畅。此外,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为20-80(47.12±8.46)岁。针对对照组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常规导管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例如年龄、身高等比较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依照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情况,把对照组患者分为两组,即感染组和未感染组,n分别为40、110,并对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统计分析。
1.3 预见性护理方法
1.3.1 首先应重视对医护人员的理论教育和在预防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方面的技能培训,让护士从本质上理解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使其护理操作更加规范,提高护理水平,从而保证导管的安全运用。
1.3.2 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评定
每次置管之后,对置管中包含的能够引发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因素实施风险评估。具体实施步骤:将置管过程以及病患的相应情况记录下来,进行打分,记录内容包含插管材质、官腔数量、留置时间、置管部位、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4]。随后把评定报告交给责任护士。
1.3.3 动态质量监管
建立具有专业水准的导管护理干预队伍,编制日常工作内容和突发情况的解决办法。责任护士时刻留意穿刺部位的局部感染症状和全身感染症状,加大对血培养报告的关注力度,采取动态质量管理。护士应每天对穿刺部位皮肤进行详细盘查,测量患者臂围,询问其是否有触痛、灼热等感染症状。定期记录患者的体温、穿刺部位、敷料等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评定,若发现异常,及时解决。
1.3.4 穿刺点选取
依照导管的用途、留置时间来选取最合适的穿刺点。当留置导管不超过7d,选取颈内静脉插管;当超过7d时,选取中长期导管插管;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留管,则选取PICC。留置导管的时间和感染概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留管3.5w左右时感染率最高。由此可知,及时的进行拔管非常重要。拔管原则:①不需要时立即拔管;②若未进行无菌操作,必须在24小时内拔管;③插管处有化脓情况时立刻拔管。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20.0 软件进行分析,各组之间的对比利用X2校验。首先将可能引发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各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当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再进行Logistic分析。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对照组150例,其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概率为19%。将留管时间、免疫机能、留置部位等因素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置管前体温、留管时间、管径、免疫力、插管时机、病况程度(详见表1)是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P<0.01)。
3 讨论
此次探究利用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置管时间、免疫力、插管时机、病况程度是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从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置管时间大于等于7天的患者感染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比重明显变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导管在体内留置越久,引发感染的几率就会越大;患者的免疫力以及病况程度也是发生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因素,免疫力较低时,其被感染的几率明显变大,病情越严重的患者,由于其体内产生抗体的能力变弱,从而致使免疫力下降;良好的插管时机能够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变小,插管时规范无菌操作,能够避免皮肤表层的病菌入侵,减少局部感染率。
对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其置管前与置管后实施评估和动态质量监管,并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概率。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对90例中心静脉置管病患采取了预见性护理干预,使得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概率大大低于未采取前,有力的证明了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莉贞,夏为书,刘毅,等.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01-802.
[2]宋茵,朱健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行为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5):39-41.
[3]刘敏.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3):28-260.
[4]张玥琪,李敏,葛圣金,等.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2):1164-1166.
论文作者:刘菲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导管论文; 静脉论文; 中心论文; 患者论文; 预见性论文; 因素论文; 相关性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