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追求和谐,不如争取团结_婚姻论文

与其追求和谐,不如争取团结_婚姻论文

强求一致不如追求和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其实可以做到“不吵不闹做沟通”。学学吧!努力吧!试试吧!

随着家教知识的普及,很多家长都知道了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保持一致。

这的确是个理想的状态,可是付诸实施的难度,凡是结过婚、教育过自己孩子的人都心知肚明。问题就在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经历,有自己的想法,究竟应该听谁的呢?

很多家庭因此出现了权力之争,而争执的结果自然是双输,最受其害的当然是孩子。因为家庭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更不是一个争夺权利的地方,而是一个讲感情的地方。前不久,有个女孩的母亲找到我,说女儿考试成绩一落千丈,问她为什么,女儿说:“问我干嘛?你们整天吵架,我能安心学习吗?”这位母亲说,他们夫妻吵架其实是为了该怎样教育孩子,一个说要严厉些,一个说要温和些,一个怕把孩子惯坏了,一个怕孩子受不了,原本两个人是为了孩子好,想不到却伤了孩子。

出现矛盾的时候,很多夫妻往往会抱怨说:都是因为对方太固执,不撞南墙不回头。一般来说,在亲密关系里,如果一个人总是坚持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可能来源于他(她)的内在价值感不足,换句话说,就是觉得自己分数不高,总想给自己加分,给对方减分。只是不知有没有人想过,对方的过分固执是不是也与自己和他(她)的互动方式有一定关系呢?对方越是被否定,出于自卫的需要,就会表现得越固执。

来个比喻吧,家庭就像大洋里的一条船,只有保持平衡,才能走得更远。请设想一下这样的情景:在一条小船的甲板上,夫妻二人分别站在桅杆的左右两侧,如果有一个人向外挪动一步,为了保持船的平衡,另一个人一般也会向外挪动一步,以这样的模式继续下去,为了保持小船的平衡,两个人势必越离越远,最后可能得站在船舷上了。此时的小船虽然看起来两边旗鼓相当,还算平衡,可是已经处在危险之中。如果反过来,当一个人从中间挪开的时候,另一个人没有采取相同的方式,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向中间靠一步,最先挪开的人为了保持小船的平衡,一般不会继续向外挪了,只能也向中间靠拢,除非这人存心想把船弄翻。如果以这样的模式继续运转下去,两个人的距离会越来越近。小船就安然无恙了。

的确,夫妻之间就是这样互为因果,共同在互动中把握着关系的走向,决定着孩子的未来的。

李子勋老师曾经这样建议在教育孩子上有分歧的夫妻,如果生的是男孩,就分别看看两边哪一家的男孩更有出息,谁家的男孩发展得好,就听谁的,反之女孩也一样。不过这容易带来另一个问题:在互不服气的夫妻之间,要讨论出哪家的孩子发展得好是更困难的一件事,由此引发另一场夫妻大战,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除了冒这样的风险,其实还可以试试用沟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沟通中不必强求一致,而是追求和谐。

说到沟通,其实最重要的是交流内心的感受。在这个基础上整合双方的立场和观点。北京社科院的心理专家许金声有一个“通心三原则”,说的是:

首先,你要能够理解对方的立场、观点和感受;

接下来,同样重要的是,你要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感受;

最后,也是最见功力的在于,你要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这真的需要很大的心理能量和包容之心。具体到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不妨试试这样去跟另一半交流:

“我知道,虽然在教育孩子上咱俩的观点不一致,其实你对孩子的爱跟我一样多,你一直坚持那样做,也是为了孩子好。”如果我们对对方不是指责或者直接否定,而是认同和肯定他们对孩子的爱,肯定那些你不赞同的做法背后的正面动机,如果他们没有感到被攻击,也就没必要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转而指责攻击你,或者故意过分地坚持自己的理念和做法,会变得没那么固执了。

接下来,你不妨说:“不知你想过没有,咱俩的各自坚持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没有温暖,孩子长不大;如果没有规矩,孩子就可能长歪了。其实温暖和规矩都是孩子成长需要的,缺了哪一个都不行。对孩子,应该说咱俩都尽了力,都是有功劳的。”如此一来,你既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又进一步肯定了双方的重要性,这自然会令听惯了否定和指责的对方不免心头一动,下面再说什么,就容易入耳入心了。

最后,你可以建议:“以后呀,咱俩别往两边扯了,最好相互往中间靠一靠,过分严厉的呢,对孩子要增加一点温暖和接纳;有些溺爱的呢,对孩子要增加一点规矩,严格一点,你看如何?”对于改变来说,建议对方做加法要比做减法更少攻击性,更容易被接受,效果也更好。再说,用征求意见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更容易被采纳。接下来,你不必紧盯着对方是不是有改变,而是要认真考虑一下怎样改变自己。如果自己的做法有了改变,比如不再苛刻或者不再放任,你会发现,对方也会因此不必再担心你对孩子太苛刻或者太放任,放弃对原来做法的过度执着,另一半的改变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就如同小船上那对向中间靠拢的夫妻一样。

当然,任何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你的另一半再次重复了以前的做法,你应该背后和他(她)沟通,千万不要当着孩子指责他(她)。另外别忘了引导孩子去理解那些做法背后的正面动机。比如:“爸爸打了你,是不是很疼呀?其实,爸爸是爱你的,他这样做是不想让你再犯同样的错误,相信你能理解这一点。”

总之,一个孩子的成长,既需要父亲的爱,也需要母亲的爱,既需要温暖,也需要规矩。而这一切,只有夫妻二人的相互认可、恩爱和谐,只有父母自身的不断成长,才能给到孩子。如果夫妻俩强求一致有难度,那就试试和谐相处吧。

标签:;  

与其追求和谐,不如争取团结_婚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