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艳[1]2003年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环境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加强和完善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是由生物学科的特点所决定,也是素质教育的必须。 本文在通过对山东省17个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办学条件的120所高中进行生物学实验教学情况调查分析,认为目前生物学实验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主观因素:教育大环境即高考不进行实验操作考试;学校教育小环境不重视;教师、学生主观上忽视生物学实验教学。(2)客观因素:实验室建设不规范、实验设备不完善等。对于教育大环境和学校教育来讲,鉴于我国目前的国情,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有很大困难。笔者认为,目前我们可以做的是,在现有的条件和政策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如何优化实验教学环境,转变制约生物学实验教学发展的主观因素、改善实验教学的客观因素,提高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 国外教学环境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教学环境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教学环境及其它相近学科教学环境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学实验教学环境的内涵及构成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即实验室环境和社会因素即实验教学中的教师、学生及师生关系等,属于狭义的教学环境范畴。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山东省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调查的具体情况,笔者对生物学实验教学环境中的主要构成因素,即教师、学生、师生关系、生物学实验室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教师、学生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角色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实验教学中各因素的优化策略。 学生心理一直是教学环境中社会环境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中,笔者也将此作为研究重点。分析了目前高中生不正确的生物学实验学习心理,如轻视心理、猎奇心理、紧张心理和逆反心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优化学生实验。。理的策略,即明确学习目的,克服随意,。理;重视。。理辅导,消除恐惧,。理;合理巧妙分组,排除自卑,。理;优化实验过程,调整学习心理;鼓励“自由”实验,发展创新心理等。对教师来讲,从思想上应更加重视实验教学,在实践中要切实的将实验教学落到实处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验素质。除此之外,笔者还提出了优化实验教学中师生关系及生物学实验室管理的策略。在作了上述探讨之后,笔者总结出优化生物学实验教学环境的整体策略。 希望本文能为改革和完善实验教学环境,提高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科学素质的养成提供理论依据。
伍亚婷[2]2014年在《江苏省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环境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在江苏高中生物新课标启用8年的这段时间中,生物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并且新课标中提高了对生物学实验的重视。实验教学也是教育活动的一种,它必然也包含教学过程的五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媒体。因此它和教师、学生一样,对实验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应当引起重视。教学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的隐性课程。国内外近年来对教学环境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物理环境(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其中物理环境具体到生物实验教学中可以概括为:实验室的地理位置和大小;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药品配备情况;实验室座位编排、课时安排等,而心理环境主要体现在整个学校教育的环境中的领导、教师、学生对待生物学实验的态度和看法,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心理和实验氛围对其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影响情况等等。本文是在对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选取几所代表江苏省中部、北部、南部有条件开展实验的四星级高中的生物学教师和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环境的角度来分析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对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的认识及这些因素对其影响程度。以求能通过这些研究发现教师和学生在实验课堂中各自的心理状态、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现状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去平衡和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使中学的实验教学能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学生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也使生物学实验教学有质的飞跃。研究表明当前江苏省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环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物理环境的内涵认识较片面;对学生的部分消极实验心理关注不足;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不准确以及学生在课后对实验的探索动机不强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需加强物理环境的建设;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消极实验心理的关注和优化研究;应重视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积极教学氛围的营造;社会需注重小学、初中、高中的生物实验教学的衔接等。
廖春洋[3]2016年在《高一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案例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手段,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等。但由于一些实验设备较昂贵、有些实验材料难获取、实验过程复杂等诸多原因,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形势并不乐观。笔者认为需要对部分生物实验进行优化,以提高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并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本研究首先介绍国内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阐明高中生物实验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浅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影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因素,论述了进行实验优化的必要性,并提供了若干具体的优化后的实验教学案例,再从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实验能力、实验态度及对生物学实验的认识几个方面开展实证研究。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自然实验法展开研究。从高一年级生物实验中选取《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四个典型案例,对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成教学案例并在合肥市某中学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在实验前后,用调查问卷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以下结论: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进行优化能显着地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生物实验的认识,端正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一线生物教师进行实验教学起到一些帮助和借鉴作用。
孙茹[4]2013年在《新形式下大学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衔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学实验项目数量和类型的增加是高中新课标最明显的教改亮点之一,生物学基础实验是生物类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高中与大学的生物实验教学有各自特定的性质和目的。在全国普遍实施高中新课标、地方性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实施“大类招生”的多重背景下,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在生物学教学上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脱节。如何加强大学与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之间的衔接,己经成为迫切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生物学实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对高中和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希望为高中和大学生物实验教学顺利衔接、提高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第一,选定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和大学本科基础生物学实验教材,从实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要求、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对高中与大学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物学实验与大学生物学实验虽存在很大不同,但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是以高中生物学实验的掌握为基础,大学生物学实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验技能的要求以及考核方式,对高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以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编制教师、学生的调查问卷,分别对广东省高中生物教师和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课程标准的实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中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水平较低;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快、很好的适应大学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引发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和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衔接的缺失。第叁,对叁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访谈,了解大学低年级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低年级时不能很好适应大学生物实验教学,实验能力没有达到大学生物实验的要求;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与现阶段中学依然应试教育现状相脱节。第四,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站在高中和大学的角度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及政府等方面提出建议。从高中角度,①要提高学校对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重视;②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做到教学理念和行为的统一;③教育管理部门应多倡导高中与高校的交往。从大学角度,①学校实施分层教学;②教师要重视生物学知识衔接及教学方式过渡;③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王飞, 张旭[5]2018年在《我国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叁种基本范式》文中指出总结了当前我国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叁种基本范式:侧重于生物学实验改进和完善的"如何做实验"的研究范式、侧重于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如何教实验"的研究范式以及侧重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能力的"如何学实验"的研究范式。这些研究范式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能指导解决实验及其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巫丽萍[6]2017年在《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资源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内涵和外延。生物学实验作为生物学科赖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生物学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是生物学课程实施的前提,也是决定生物学课程目标是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因此,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建设以及其实证研究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保障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可为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者在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同时也为生物学实验的有效开展与新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实践参考。本文在对课程资源以及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的特点、分类、建设原则等,然后以“渗透作用”为例,调查分析了当前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总结文献中对“渗透作用”实验优化方案基础上,就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建设途径和建设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证从材料的拓展和装置的改进两个方面论述了“渗透作用”实验课程资源的建设途径,最后总结了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建设方法。
黄秋燕, 宾石玉, 黄惠妮, 李镕灵[7]2018年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文中认为文章分析了生物学课程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提出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及实验设计原则,分析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完善实验教学设施体系;调整实验方案,丰富实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兴趣,加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刘执平[8]2017年在《基于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连接多台生物数码显微镜及其它辅助设备如传感器等建立的生物学实验教学系统。借鉴国内外针对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应用的相关教学经验,探讨其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对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改革所要求开设的微观实验进行教学设计并加以应用。将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和传感器数据采集技术融入到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项目中,可以使实验更加高效、直观、定量。其数据采集能力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强大处理功能能帮助学生记录转瞬即逝的微观世界的实验结果,将定性实验转化成定量实验。譬如,在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第一个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中,使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学生显微镜中的图像,使课堂考核更加全面和准确。在“观察叶绿体和胞质流动”和“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数码显微镜的拍照和录像功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晰,方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从实验材料、数据收集等方面进行拓展,使实验内容更加丰富。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等实验中,将定性实验定量化,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就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烟台市的部分省级规范化学校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的实际使用率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是高中生物学教师不知道怎样运用设备;课本上缺少与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相配套的教学设计;教师自己开发教学设计的畏难心理较大。借鉴上海市的有关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加强教师培训,增加教师对仪器设备的熟悉程度;其次,在培训中提供成熟的教学案例,让教师能从简单的模仿过渡到开发自己的新实验设计;再次,给予教师足够的支持,鼓励教师大胆尝试,不要怕在实验过程中犯错误或弄坏仪器设备,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比较先进,学生的基础更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让学生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而不要把关注点放在对仪器设备的原理的理解上。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整合,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除了可用于课内的生物学实验教学外,还可用于许多课外拓展实验,这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
赵安科[9]2014年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活动,主要依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基本理念、我校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笔者的自身教育教学的需求而展开的。主要解决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实验条件较差、后进生占大多数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生物学实验教学效率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来开展实践研究:首先论述了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其次界定了同伴互助学习的核心概念,并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同伴互助研究的方向和运用原则;第叁依据同伴互助学习概念和同伴互助学习原则,设计实验教学中同伴互助学习活动的方案和编写出同伴互助学习案例,在我校进行实践研究;最后通过对实践研究的分析总结出适于我校的同伴互助学习方案,并对实践中出现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改进措施。经过教学实践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引入同伴互助学习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其效果如下:转化了后进生学习的困难;优化了“学优生”的学习方式;改善了教师易忽略的中等生;增强了学习生物学实验的主动性;改善了班级风气,提高了学习成绩;改善了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更能融入社会;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责任感;体现了集体合作互助精神;提升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环境的优化研究[D]. 燕艳. 曲阜师范大学. 2003
[2]. 江苏省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环境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D]. 伍亚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 高一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案例优化研究[D]. 廖春洋. 合肥师范学院. 2016
[4]. 新形式下大学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衔接研究[D]. 孙茹. 广州大学. 2013
[5]. 我国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叁种基本范式[J]. 王飞, 张旭. 生物学教学. 2018
[6]. 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建设研究[D]. 巫丽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
[7].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 黄秋燕, 宾石玉, 黄惠妮, 李镕灵. 西部素质教育. 2018
[8]. 基于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 刘执平. 鲁东大学. 2017
[9].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D]. 赵安科. 四川师范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