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的不足与改善策略论文_何杰

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的不足与改善策略论文_何杰

新疆三联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834000

摘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是衡量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指标之一,优质的市政道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方便人们的出行。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诸多漏洞,除了质量较差和施工技术落后之外,道路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这就要求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和施工单位协同努力,针对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让市政道路的总体施工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改善措施

1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的不足

1.1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体制不完善,施工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市政道路建设虽然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其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些许的不足,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上,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在一些地方施工作业时,不能依据施工管理进行很好地监督,缺乏系统性的施工管理机制,科学的指导。这就导致在施工作业时,难以从根本上保障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进而影响施工作业的进程,同时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1.2市政道路组织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

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通过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最终的选择建设单位,这就导致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实现中标,在设计时,不能客观的从市政道路的施工实际出发,多数情况下是施工设计难以满足施工作业的实际要求,这就导致即便是中标的建设单位,在后期的执行过程中也不能确保道路施工作业的质量建设。甚至会采用以往的施工技术来完成施工作业,因缺少新技术的应用和合理的施工设计,这样就会影响最终的施工作业质量。

1.3市政道路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材料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最基本要素,采购原材料的人员如果不具备专业的鉴别水平就无法评估市政道路材料质量的好坏,更有甚者,有的采购人员为了个人利益暗中谋取私利,在采购中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严重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和成本。市政道路施工耗费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多,为材料管理带来难度,在材料的存放过程中,由于量大且多的特性,容易出现随意摆放,使材料可能遭受风刮雨淋,造成材料的物理性能下降、损耗增加的现象,会增加市政道路的建设成本,严重影响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1.4市政道路施工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人员多数是非专业的技术人员,甚至整体综合素质都是参差不齐,尤其是在管理上,自身意识不到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在施工作业时多半也是凭借其经验进行施工作业操作,对于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施工技术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作业的难度,从而使得施工作业质量难以满足作业要求。

2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改善措施

2.1做好施工前的沟通协调工作

由于市政道路涉及到的征地拆迁工作量较大,并且拆迁过程中的居民数量相对较多。一旦拆迁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势必会对工程的施工周期与质量造成影响。这一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好外围关系的协调。一方面,要与当地的居委会做好协调。居委会作为我国基层的管理组织,它和居民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与接触,同时管理人员可以从居委会了解到居民的详细情况。对于甲方管理人员而言,要积极做好与道路沿线当地居委会相关负责人的沟通,并且要经常保持工作上的联系,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居民的思想以及生活动态要进行实时的了解,进而与施工方一道妥善处理好拆迁过程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要做好与当地派出所的沟通协调工作。派出所作为道路工程沿线治安管理的重要单位,对于工程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施工过程中的治安问题也是安全施工的重要内容。业主方管理人员要在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之前,把工程施工的概况与相关流程通报给当地的派出所负责人员,进而为工程的安全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相关土地的使用问题,在进行土地审批以及使用审批的过程中,要做好与土地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对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土地都要获得相关土地主管部门的许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提升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施工前,业主方应要求市政道路施工单位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施工人员与管理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外,对于关键环节以及重点岗位,要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对于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发现施工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指正。此外,业主方也应加强自身的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能够熟知市政道路的施工流程与管理工作的重难点,进而强化施工管理的质量与效果。

2.3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2.3.1质量管理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确保市政道路的建设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相比于桥梁工程、房屋建筑工程而言,虽然市政道路的安全性要求略低,但是施工过程中同样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确保道路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提升市政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与耐久性。对于业主方管理人员来说,施工过程中只需要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宏观的把控与监管。

2.3.2进度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市政道路建设工作的不断进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工期更紧、任务更重。因此,这就要求道路工程的业主方加强施工进度控制。一方面,管理人员要积极督促监理单位做好市政道路工程进度计划的审核,并且对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提出一些自身的见解,积极为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出言献计。另一方面,要定期主持进度协调会,一旦遇到特殊状况要及时进行施工进度的调整,同时会议还应邀请参建单位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参与,对于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诸多因素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业主方可以根据工程实际状况成立相应的工程协调小组,该小组要由行政部门与技术主管人员共同领导。

2.3.3投资管理

业主方通过加强工程投资规模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可以确保工程规模和工程效益相适应,进而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管理人员在进行投资管理工作时,首先要严格遵循市政道路工程承包合同中的相关约定,并且对于施工中的重大变更进行控制。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选择投资较少的技术方案。这一过程中,要积极与监理工程师以及相关设计代表做好沟通,并且要求监理工程师深入到施工现场,确保工程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

2.3.4安全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

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时,要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相比较而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环节的安全风险较小,但是也不能出现松懈的问题。作为管理人员,要督促监理单位做好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对机械运行状况和基坑周围的围护质量进行监督与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不出现漏洞。对于合同管理而言,业主方要严格按照合同中的约定及时支付工程的进度款。发生事故时,要按照合同中的约定与施工方一道解决好相应的合同纠纷问题。

2.4竣工验收、移交过程的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竣工之后,业主要邀请工程的相关参建单位做好验收工作,这一过程中主体项目负责人以及质量监督单位等相关代表一定要到场。工程验收合格之后,要及时的完善工程移交手续,同时还要积极督促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进行竣工资料的整理,做好后期的工程竣工结算工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市政道路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工艺流程,针对操作中技术的不足要加强改善作业,深刻意识到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制,真正意义上发挥市政道路工程的作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畅通便利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苏如东.刍议业主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29):45~46.

[2]王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17~18.

[3]方婵时.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全面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6(6):92~93.

论文作者:何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的不足与改善策略论文_何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