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公路管理所 天津 301700
摘要:道路桥梁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社会发展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应用功能和施工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施工要求。混凝土材料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建筑材料,因其较强的应用强度和耐久性,因而在建筑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应用混凝土材料进行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建筑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道路桥梁工程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项目,国家对其施工质量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往往涉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需要各个施工团队的协调配合,更离不开各项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因混凝土材料的广泛应用,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了前期准备、混凝土配比、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以及养护、修补等多个环节,不仅抗压性强,能稳定而长期地负载,而且取材范围广,成本也相对较低。但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该技术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具体问题如下:
1.1混凝土现场浇筑的结构性问题
我们所用的混凝土工料的结构性抗拉品质较差,其级配组成的成分是当地产的混凝土、本地河流砂石以及地下水,将它们按照工程需要在一块掺合搅拌而成的。采用的设备是搅拌机,在工料混合过程中进行均匀搅拌。在混凝土的结构性状态中,我们在工程中所应用的水泥与砂石料在进行混合搅拌的环节中,依托相应的比例进行混合所制成的混凝土浇注料可能出现硬指标高,抗拉性能低,混凝土在结构状态上的坚硬程度及持久稳固性是属于它的强项,然而其凝滞固化能力低是属于它的不可回避的弱项。因此,由此即导致了其在结构状态上的不足之处,在其受到外界施予的极强的拉力时即可产生破裂情况。
1.2荷载过重引发结构裂缝
利用混凝土材料所建造的路桥工程,其在通过竣工验收而投入社会上使用之后,其本体结构必然要承受相应的重力负载,而负载裂缝是因为平时使用过程中常规型的静止、运动负载还有次生应力作用下所出现的裂隙而形成的。在外界气候条件及运动车辆移动负载的作用下,我们所建造的路桥工程中原本细微的缺陷便可聚集成很严重的弊病,并在连续的使用阶段中恶化成极大的伤痕,若不迅速给予完善修补的话,即可导致路桥工程本体出现断裂事故,此为我们所不可能给予有效防范的本质性问题,我们所建的桥梁工程一般均设有最高载重限度,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万一超出此限度,即可促使桥梁很快发生断裂事故,干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给人们的交通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利。
1.3建筑材料的受热形变情况
我们所建设的路桥工程在承受外界气候条件变化所产生的不利作用,还有工程材质本身的性能局限性所限,客观条件下必然发生受热形变的过程,冰天雪地的季节条件下桥体本身均可发生相应的收缩情况,在酷暑炎热的外界环境下其必然会发生受热膨胀的情况,在经历此类日积月累、反反复复冷热形变过程之后,这些桥体结构的内部应力状况必然产生改变,从而发生结构变形,最终导致断裂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1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调配比例一直以来都是道路桥梁施工时主要的问题,如果混凝土调配比例不足,混凝土的强度则会降低,随着公路长期受到车辆的碾压,公路路面就会出现裂缝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混凝土配合比的问题,明确其主要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如,施工单位要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和标准,在调配混凝土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泥、砂石等材料的添加,从而在控制水灰比时掌控坍塌度,这样就可以预防混凝土泌水情况的产生。其次,要控制混凝土初凝的时间,一般在7h为最佳。此外,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施工单位要加强监督和质量检测。既要保证水泥的量充足,也要确保水泥的强度符合相关的要求。在选择骨料时,施工单位尽可能采购强度高的骨料,并且要严格控制泥沙量。最后,要选择质量较高减水剂掺和料,适当的时候也可以添加粉煤灰,进而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2.2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作为关键的技术就是模板施工技术,其主要因为如果模板施工出现问题,则可能会出现漏浆的问题,这样就会给施工单位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进度。因此,在进行模板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正确运用其模板施工工艺,遵循相关的施工程序展开施工。其主要的施工程序如下:(1)结合道路桥梁建设实际需求,进行模板设计,确保模板处于平整的状态。其次,对模板进行清理,清除其中的杂质,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硬度符合相关的要求,这样以便于安装和拆卸模板。(2)在选择模板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模板具有较强的吸收性和腐蚀性,所以,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型号的模板。例如可以选择钢模板材料或者竹胶模板材料。(3)要确保模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预防模板变形等问题的产生。
2.3浇注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注是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应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严加管理。首先,对混凝土坍落度与水灰比进行控制,明确初凝时间;其次,对运输到场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查;再次,对钢筋与模板进行施工控制,保证其强度、硬度和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并具备合格的耐腐蚀性等性能;最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浇注等方法进行作业,在浇注的同时还要做好振捣,保证振捣质量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振捣深度、时间,以免发生过振或漏振等情况,影响浇注施工质量。
2.4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施工至关重要,一方面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养护效果还与裂缝等问题的产生存在一定关联,如果养护不到位将增大裂缝的产生几率。在浇注施工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将混凝土自身的水硬性特征作为依据,采取有效的养护手段促使其强度逐渐形成。在工程中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表面覆盖塑料布等遮挡物,防止水分快速散失,并遮挡太阳光直接照射,避免表面温度过快升高;定期洒水保湿等。具体的养护时间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与施工规范确定。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出现了许多新型养护剂与养护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保证养护质量可酌情使用这些新的养护技术。
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项目类型以及施工技术非常多,施工现场的专业工作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其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道路道路桥梁整体的施工质量,与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施工部门一定要对混凝土施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
参考文献
[1]章俊君,柯钢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4(6):318,321.
[2]陈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7):91,93.
[3]景国英.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0):300.
[4]张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1):407.
[5]韩慧.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0):307-308.
论文作者:刘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道路论文; 桥梁论文; 模板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