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价值分析论文_蒋会芳

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价值分析论文_蒋会芳

保定市博野县医院 蒋会芳【摘要】目的:针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行以经阴道三维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研究讨论。方法:随机择取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期间接诊的存在子宫内膜病变症状的患者90名,分别行以阴道三维超声以及腹部超声进行检查,对照两种方式的阳性结果,并进行讨论。结果:在两次检查结果当中,阴道超声的检查结果阳性率为94.44%,腹部超声的检查结果阳性率为74.44%,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另外,对于萎缩性子宫内膜炎以及子宫内膜炎的阳性率,两组同样存在P<0.05。结论:在临床当中,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理想,可以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实际应用。

【关键词】经阴道三维超声 子宫内膜病变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1-wt

在妇科临床当中子宫内膜病变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涵盖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增生、粘膜下肌瘤以及子宫内膜癌等类型,可能会造成患者阴道流血、不孕症以及月经不调等,也有少数患者并没有明显异常症状[1]。临床针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二维超声、三维超声以及腹部超声,既往采取手段中也有应用诊断性刮宫等手段,不过漏诊概率极高[2]。本文主要针对三维经阴道超声以及腹部超声两种措施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期间接诊的怀疑存在子宫内膜病变症状的患者90名,全部患者均已经经过手术病理确诊,均为年龄在44岁到75岁之间的中年女性,年龄平均数是(55.23±4.65)岁,其中有23名为绝经女性,有20名为存在下腹包块或者是阴道出血现象。本次研究符合伦理学标准,且全部患者均已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分别行以阴道三维超声以及腹部超声进行检查:首先,患者先使用ATL公司所生产的HDI-500彩超诊断设备行以腹部超声诊断,设置探头频率为3.5MHz-7.5MHz。依照正常的腹部超声检测要求,仔细观察患者的子宫状态、宫腔和内膜厚度等;其次,行以阴道超声进行再次检查,探头频率设置在5MHz-9MHz,叮嘱患者膀胱结石位,在探头上涂抹适量耦合剂,套上无菌套,放置到患者的阴道内,保持动作轻柔,多切面对患者的子宫予以纵横检查,仔细观察患者病灶位置的大小和具体形态,并分析回声特征,和经腹部超声的检查内容基本上一致即可。

除此之外,对全部患者所进行的治疗干预以及护理措施均满足常规治疗护理的规范内容,且基本一致。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照两种方式的阳性结果,即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检查准确率=检查阳性的人数/总人数),并进行对照和讨论。

1.4统计学方法

就本文的数据类型,择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针对涉及到概率的计数资料,使用(n,%)来进行表示,并取卡方进行检验。本文当中认为P<0.05的情况下为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2 结果

在两次检查结果当中,阴道超声的检查结果阳性率为94.44%,腹部超声的检查结果阳性率为74.44%,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另外,对于萎缩性子宫内膜炎以及子宫内膜炎的阳性率,两组同样存在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数据如下所述(表1):

表1 90名患者的诊断结果对照分析(例数/%)

类型 例数 经阴道检查 经腹部检查 卡方 P 子宫内膜癌 11 10(90.91%) 8(72.73%) 1.222 0.269 内膜息肉 15 14(93.33%) 11(73.33%) 2.160 0.142 内膜增生 17 16(94.12%) 14(82.35%) 1.133 0.287 粘膜下肌瘤 16 15(93.75%) 13(81.25%) 1.143 0.285 萎缩性内膜炎 13 13(100.00%) 9(69.23%) 7.497 0.006 子宫内膜炎 18 17(94.44%) 12(66.67%) 4.434 0.035 总计 90 85(94.44%) 67(74.44%) 13.703 0.000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结果当中,阴道超声的检查结果阳性率为94.44%,腹部超声的检查结果阳性率为74.44%;在针对不同疾病类型的检查当中,针对萎缩性子宫内膜炎以及子宫内膜炎的阳性率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这一研究成果说明,临床当中,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理想。该成果也在应伟雯[3]等人的著作当中得到证实,说明较为可靠。

临床中,子宫内膜方面的病变在妇科当中较为常见,内膜增生、内膜癌以及内膜息肉等均可能会诱发患者的阴道出血症状,因此临床中针对不同的内膜病变诊断中往往需要采取其他的措施进行联合检查,常见措施包括二维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虽然诊断效率相对而言比较理想,不过假阳性的隐患也比较高,可能会造成误诊的情况;而在既往采取手段中也有应用诊断性刮宫等手段,不过漏诊概率极高,患者还容易出现出血症状、感染症状,严重的还可能会发生穿孔现象,因此很多患者很难接受[4]。

子宫内膜息肉、内膜癌等常见的病变在临床中有诸多重叠症状,因此单一借助症状判断是很难准确判别的,必须要辅以其他的诊断措施,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都是比较理想的措施,对于无法接受阴道超声的患者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使用腹部超声。本文的研究证明,阴道超声的检查手段效果较好,分析原因可能由于阴道超声的探头频率相对比较高,而且也更加接近子宫,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展示出子宫内膜具体厚度,并且全面检查各种小型病灶,扫查的视角比较广阔,而且还不必要对膀胱起到充盈作用,从患者自身而言也不会被肥胖或肠气所影响,展示盆腔器官的各个声像图相对比较清晰[5]。因此综合来看,这种诊断手段的灵敏性比较好。

从整体上来看,在最近这几年医学影像诊断技术逐渐成熟和发展,在临床中三维超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实际应用,它可以有效弥补在二维超声中不能完整观察到的冠状切面[6]。在子宫内膜的病变诊断过程当中,基本上可以较为清晰地观察到患者子宫长轴切面的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尽快判断患者的病灶位置以及基本情况,规避了二维超声中的主观性的问题,可以给之后的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当中,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理想,尤其是针对萎缩性子宫内膜炎以及子宫内膜炎,可以帮助医生尽快判断患者的病灶位置以及基本情况,有较好的检出概率,给之后的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可以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苟廷坤,赵靖,廖林.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J].西部医学,2011,23(06):1130-1131.

[2]焦阳,范海波.三维超声经阴道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05):502-504.

[3]应伟雯,叶大风,谢幸.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03):148-151.

[4]陈金华,刘滨月,左恒玲.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2,23(02):83-85.

[5]杨清,王玉,蔡爱露,等.宫腔镜及三维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04):1-3.

[6]张颖,万娜,温绍仪,等.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07):1335-1337.

论文作者:蒋会芳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价值分析论文_蒋会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