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也被称做脆性骨折,主要指的是患者出现了骨质疏松症后由于骨质量下降与骨密度下降,从而致使骨强度降低,若生活中受到轻微暴力则可诱发骨折,这类骨折也被称作病理性骨折,这也是骨质疏松所引发的最为严重的后果。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特点
2013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情况作出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全球每三秒钟就有一例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其中女性占50%,而男性则占据20%,骨质疏松性骨折均发生在50岁之后,其中有一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有二次发生骨折的危险,而女性出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风险是男性的4倍。骨质疏松性骨折所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轻者造成疼痛、红肿以及流血,重者则会重度伤残,特别是椎体骨折与髋部骨折,容易缩减患者的寿命,致死率高达20%,而致残率达到50%,可见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威胁的严重性。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原因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减少,同时骨纤维结构也容易受损,骨小梁遭受破坏,加之皮质骨变薄,使得骨骼脆性一定程度的增加,若骨骼脆性值与骨折阈值相比低,那么就会诱发骨折。总而言之,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骨密度与骨质量降低,生活中若遇到轻微暴力,就极易发生骨折。
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发部位
骨质疏松性骨折也被称做脆性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所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由于骨强度下降,加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轻微撞伤,都会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的常见部位有手腕部、脊椎骨、髋关节等等,若发生骨折后,骨质疏松患者极易发生再次骨折,其概率也相对较大。
四、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过程为:首先复位、一次固定、最后通过功能锻炼的方式逐步缓解骨质疏松的问题,从而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二次发生概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也会伴随着诸多难题,由于老年人骨折后其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低,同是老年人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种疾病,导致骨折部位伴随着诸多的并发症。特别是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患者更加如此。所以,应针对这部分老年人骨质疏松,积极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统感染、脂肪栓塞综合征以及压疮等并发症,不仅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疾病,同时还要尽可能的改善骨质量,从而规避二次骨折的发生。
五、骨质疏松患者预防骨折的方法
若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家属应当肩负自身职责,加强安全防护指导,告知老年人骨折发生后所造成的危害以及严重影响。所以,应当提高老年人的安全认识,比如,在晚上上厕所、洗澡、早起起床的过程中都要站稳后才能移步,使得动作更具协调性、稳定性。特别是在乘坐公共汽车的过程中,定要站稳扶好,上下楼梯时也应握紧扶手。生活中在拖地后需要穿舒适且防滑的拖鞋,避免因地板打滑而造成跌倒。而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要尽可能减少到人群聚集区域的次数,避免因碰撞而出现骨折。除此之外,若老年人下肢肌力相对较差、同时行走过程中不稳定,那么有必要为其配备拐杖作为行走的辅助,在行走过程中应当保证姿势平稳、并避免负重,有必要还可使用腰围,避免出现椎体骨折的问题。
六、日常注意事项
正如以上所述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群,而女性的发生概率要高于男性,因此,老年人应当提高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视,尽可能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病几率,避免出现二次骨折的情况。要求老年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要求,从而避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减少疾病折磨。
在日常生活中多食大豆以及相关的豆制品,尽可能做到每周三次以上,同时也要多喝牛奶,每周三次以上。还需适当运动,同样为每周三次以上。不仅如此,老年人还应当保证日照时间,尽可能达到每天一小时以上,从而降低骨质疏松的出现几率。
另外,老年人还要明确骨质疏松的诱因,高盐饮食、喝咖啡每天多于一次都会加重骨质疏松病症,也会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概率。
总而言之,若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缩减患者寿命,所以,老年人必须提高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知识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加强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缓解骨质疏松症状,从而规避股骨质疏松性骨折。
论文作者:李龙
论文发表刊物:《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骨质疏松论文; 性骨折论文; 老年人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论文; 脆性论文; 概率论文; 《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