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善待学生之错收获异样精彩论文_李利春

小学数学课堂中善待学生之错收获异样精彩论文_李利春

李利春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红石小学 610200

【摘要】俗话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数学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学科了。在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再进行对数学的应用,比如居民的买菜买饭,会计工作的数据记录,工程场地的丈量等都是对数学的良好运用。为了学好这一学科,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就应为学生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关于数学方面的知识,加深知识理解程度。对于数学出错的学生,教师要具有包容之心,积极引导其走出误区,避免再次犯错,防止学生因出错被罚而对数学失去兴趣。本文对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善待学生之错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求证明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是有利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过错;善待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110-01

对于教师而言,“完美”的课堂教学是他们的追求目标,但是,在课堂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并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一个没有过错的教学是失败的,学生若是不出现过错,那么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就不会加深,课堂就是一个学生出错的地方,这些错误将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要尊重这种学习规律,把错误当作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切切实实地开发、利用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学到知识,发挥出错误的最大功效。

1小学数学学习中应允许学生出错

在小学教育阶段, 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例如, 六年级学生刚学完“圆柱体的表面积”, 会遇到这样的习题:“要做 10 节半径是 10 厘米, 长 5 分米的烟囱, 需要多少铁皮?”。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烟囱是上下通风的没有两个底面, 而绝大部分学生会直接运用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两个圆形底面+一个侧面积)进行计算, 忽略了生活实际问题, 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又如, 遇到需要运用进一法加以解决的问题时也容易出错。对于“有一堆 10 吨重的煤, 用一台载重量是3吨的货车运送, 需要运几次?”这一习题, 学生往往会运用四舍五入法得到运送 3 次的结果, 很少有学生会想到要运送 4 次等等。

纵观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 可以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而数学知识则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 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会觉得很困难并经常会出现错误;再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少, 没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感知, 因此很容易出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利用错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记得一篇教学片断中曾提到一个在日本上学的孩子与父亲之间的对话, 父亲说:“你日语不好, 上课发言还那么积极, 你就不怕出错挨老师批评吗?”儿子理直气壮地说:“不怕! 老师说出错是孩子的权利! 教室是出错的地方。如果人人都怕出错, 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正确的答案从哪里来呢?”日本教师的“雅量”令人赞赏。如果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缺乏对学生的尊重, 缺少日本教师那样的“雅量”, 就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自信心, 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 久而久之学生在老师眼中变得很"木讷"。在对待学生的错误时, 教师不应大惊小怪, 更不应生气烦躁, 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在学生说错后不责备不埋怨,给学生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 帮助学生通过反复验证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找到改正的方法。一个人总是在挫折和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断地成长并成熟起来。

2.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的认识是一个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无限循环过程。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应遵循这一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作为教师要加倍关注在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学生, 让学生懂得在学习过程中总要经历“实验—错误—再实验—正确结论”这样一个过程,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 可以通过纠正形形色色的错误而得到真知。因此, 应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创造和成功的乐趣, 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 可以借助学生的错误, 让学生通过不断地纠正错误后体味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让学生逐渐学会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发现其他同学甚至老师出现的各种错误, 揪住不放, 直至弄明白为止。例如, 在有关圆锥体的体积的教学中, 一般用注水的方法做实验, 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 1/ 3, 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的 3 倍”。在这一实验中, 教师可以故意不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实验,来制造错误。显然, 不管怎样做, 实验都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在实验进行数遍而得不到预期结果时, 有学生开始意识到实验存在错误时, 教师则可以进一步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实验,以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即用圆锥体倒了三次将圆柱体注满水。这时, 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为什么前几次实验结果都不对, 而最后一次却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问题出在哪里呢?”进而让学生比较圆柱体和圆锥体。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得出原来是“等底等高”这一条件制约着实验的结论。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出现错误是正常,这就好比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样,只有在学习上出现错误,学生才能对在错误中学习到知识,并对其加深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出错应抱有宽容的心态,积极的应对学生的错误,引导其从错误中找到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寻找错误中使学生不断成长,为数学的课堂教育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实践与反思[J].唐莲.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08期.

[2]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潘道建.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年08期.

论文作者:李利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中善待学生之错收获异样精彩论文_李利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