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的“通货紧缩”问题_通货紧缩论文

如何看待当前的“通货紧缩”问题_通货紧缩论文

如何看待当前的“通货紧缩”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如何看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几年在经济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即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通货紧缩”问题,被称之为“当前的话题”。

有人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两派,一派认为我国已发生了通货紧缩,而另一派认为只有一点通货紧缩现象。我看不存在两派的问题,从双方的观点来看,没有发现多大分歧,双方都承认“通货紧缩”现象。要说有区别,只是在于一方把问题看得严重点,而另一方看得轻一些,或策略些,称之为“出现通货紧缩”迹象。我认为问题不在于哪种意见对,哪种不对,既然都认识到通货紧缩问题,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析其原因和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本文从这个立场出发,来研究分析通货紧缩问题。

一、我国宏观经济的“软着陆”

1)宏观调控实现“软着陆”

在谈及通货紧缩之前,先简单扼要地讲一下我国治理通货膨胀问题。1992年和1993年我国曾一度出现经济过热,出现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社会集资热的局面,特别是房地产投资急剧上升,分别膨胀了118%和165%。现在看来,实际上就是泡沫经济。199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政府实行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到1996年末,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即保持经济的“高增长低通货膨胀”的态势,1997年我国的宏观经济“软着陆”进一步取得成就。

我们从表1中的两项指标,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就可看出宏观经济“软着陆”的伟大成就。GDP,1993年为13.5%,1997年为8.8%,继续保持高增长,而通货膨胀(以零售价格增长率为主),从1993年的13.2%,1994年的21.7%降到1997年的0.8%。

2)软着陆的伟大意义

我国经济的“软着陆”受到世界的高度评价,有的经济学家说:“评价1993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软着陆,可以用‘怎么评价,也不会过高’来概括”。其伟大意义我看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我国的宏观经济“软着陆”,表明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表明我国以短缺经济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进入一个经济结构更为合理,更有效益的高速增长阶段。

第二,“软着陆”使中国奇迹般地免受1997年夏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分析中国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内在原因时,一般说法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尚未开放,应该说这是原因之一,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1993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软着陆”的成功,这才是中国免受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是更为深层的原因。

表1 中国“宏观软着陆”表

特征 指标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GDP增长率(%) 13.5

12.6

10.5

9.6

8.8

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23.6

21.4

1613.1 10.9

2.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零售价格增长率(%)13.2

21.7

14.8

6.1

0.8

消费价格增长率(%)14.7

24.1

17.1

8.3

2.8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缓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58.6

31.4

17.5 18.2

9

4.货币供应量增长平没下降 广义货币增长率M2(%) 37.3

34.4

29.5 25.3 17.3

狭义货币增长率M1(%) 38.9

26.8

16.8 18.9 6.54

现金货币增长率(%)35.3

24.38.2 11.6 15.63

M2/GDP(%)

100.4 103.9 110.9 119.6 121.7

5.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957.1 2367 2808.5 2899 3250.6

出口(亿美元) 917.6 1210 1487

510.7 1827

进口(亿美元)1039.5 1157 1320.8 1388.3 1423.6

贸易差额(亿美元) -121.9

53 166.2 122.4 403.4

外汇储备(亿美元) 212

516.2 736 1050.03 1399

6.稳定的人民币汇率

汇率(人民币/美元) 11.98.7 8.48.3

8.279

7.外国直接投资FDIFDI流入(亿美元)275.15 337.67 375.21 417.26 452.78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展望》1997,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

我国的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中的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已经实现了人民币与外汇的自由兑换,而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没有开放不能自由兑换。但是从港币与人民币的流通关系来看,大陆尤其是华南地区已经有数百亿港币在流通,在香港也有100亿左右人民币在使用,由于港币与美元直接挂钩,实行联系汇率制(Peg System)这就等于我国的资本项目开了一个口子,即也会受到这个联汇制的影响,如港币与美元发生的变化,肯定会影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这就是说,如没有经济上的“软着陆”,光靠资本项目这一道防线,要挡住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很困难的。因此,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是这样下结论的:“中国的资本市场名义上虽然尚未对外开放,实际上已经放开了一个口子,没有良好的宏观经济局面,是很难保证在这样一场大风暴前完全风平浪静的。”我看这样提法完全正确。

1993年以来我国实行的适度从紧,宏观调控的政策,使我国摆脱了经济过热,以及“泡沫经济”阴影,实行宏观经济“软着陆”。在短短几年中,积累起抵住金融危机的三道防线。即:经常项目高额盈余,名列世界第二的巨额外汇储备(1400亿美元)以及名列世界第二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inflow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软着陆”构成了防止金融危机输入的多道屏障,因而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稳定。

二、通货紧缩问题

1)通货紧缩现象的出现

1997年10月亚洲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我国却出现了通货收缩。1997年10月份开始出现了物价的负增长。1997年10月到1998年2月物价水平连续4个月下降(与上半年相比),分别为-0.4%,-0.8%,-1.2%,-1.5%,-1.9%。尽管通货收缩对人民币与港币稳定无疑起了积极作用,因为当时正是港币、人民币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巨大的压力,然而,通货收缩本身并不是一件好事。而且这以后,通货紧缩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物价连续下跌。从1997年10月至1999年7月连续20多个月的物价下跌,使人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998年7月朱总理在内蒙、山西等地视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通货紧缩问题,表示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最新判断。

在这期间,国内经济学家们纷纷就通货紧缩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甚至说得更为严重,有的则不同意,认为只是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而已,而且中国出现的“通货紧缩”与经典中的定义不是一回事。

那么什么叫做通货紧缩?《经济学大辞典》(团结出版社,1994年)是这样下定义的:“减少货币发生量以提高购买力或减轻货币贬值,并引起物价普遍下降的过程。一般来说,通货紧缩与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相关,当经济进入萧条阶段时,银行收缩银根,减少信贷,这就引起了通货紧缩,进而引起物价水平下跌与生产衰退。”

根据这一定义,有的经济学家归纳为“通货紧缩有两个特征,一个伴随。”两个特征是:“一是货币供量的下降,二是物价的持续下跌,一个伴随即它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

2)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问题的程度

从上面分析来看,通货紧缩问题已经提出,因为一个最明显的迹象是物价的持续下跌(已20多个月),这是肯定的,但是问题在于一个伴随上,中国经济是否真的出现了衰退,是否真的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降低,生产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等现象。

我认为,经济衰退的说法应作客观的分析,上述提及的问题尽管表面上似乎都存在,但在程度上,并不是这样,比如,物价下跌,这个表现形式最明显的问题。物价确实持续20多个月的下降,但物价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商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绝对规模仍在继续增长。据专家测算,社会商品零售额,1998年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分别为7.3%和9%,1999年分别为10.6%和8.7%,仍保持适度快度增长的势态。这表明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也仍保持稳定的适度增长。外贸方面,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长较少,1997年明显减慢,但外贸仍保持顺差,尤其1999年7月后出口明显增长,开始走出低谷。从表2中,我们不难看出主要的国民经济指标仍保持增长势态。

从GDP来看,1998年实际增长率为7.8%,1999年预测8.6%,我国经济增长仍能继续保持适度快带增长率的运行态势,并没有发生经济衰退。因此,我同意这样的说法,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了以物价指数下降为表现形式的通货紧缩迹象”。具体表现为物价持续下降,经济增长率减漫。(请注意不是经典著作定义的经济衰退);对于增长率减慢要作具体分析,主要是由于进行产业结构的改革,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作准备。这样的调整是完全必要的,是迟早要进行的,利用高增长低通货的时期进行结构调整,时机好,风险小,因为不会太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我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明显要比1992年、1993年那时的“高增长高通货”要健康。

表2 1998年和1999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结果表

1998年1999年

(%) (%)

1.总量及产业指标

GDP增长率 7.7~8.18.6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3.2 3.5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9.2 10.2

其中:重工业 9.7 11.0

轻工业 9.3 10.3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8.3 8.5

其中:交通运输邮电业 10.8 11.0

商业服务业 8.5 8.5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总投资规模 28800亿元 33300亿元

名义增长率15.5 15.6

实际增长率16.3 14.6

投资率35.8 37.9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率-1.5 1.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率1.02.5

投资品价格指数上涨率 -0.7 0.9

GDP平减指数-0.3 0.6

4.居民收入与消费

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4.9 4.8

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2.2 3.1

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6.8 7.6

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5.7 5.6

社会消费实际增长率 16.315.0

5.消费品市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00亿元 32400亿元

名义增长率 7.310.6

实际增长率 9.08.7

财政收入 10050亿元 11680亿元

增长率 16.216.2

财政支出 11020亿元 12680亿元

增长率 19.315.1

财政赤字970亿元1000亿元

居民存款余额 55770亿元67220亿元

增长率 29.420.5

新增货款 14460亿元15000亿元

新增货币发行15001760亿元

8.对外贸易

进口总额 1525亿美元1700亿美元

增长率7.1 11.5

出口总额 1925亿美元2060亿美元

增长率5.4 7.0

三、造成“通货紧缩迹象”的原因

物价指数出现了负增长,虽然对保障人们生活水平是有利的(关于这一点,在1996年末和1997年初是作为优点来讲的,如有利于下岗人员的生活保障,等等。)但从中长期来看,负增长的价格变动使银行实际利息率偏高,不仅增大了中央银行有效地发挥货币政策作用调控宏观经济的难度,而且对生产单位进一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也有不利影响。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通货紧缩迹象”?一般来讲,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第一,自1993年起,为实现经济“软着陆”而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存在着惯性影响,以及政策调整作用的发挥存在着必然的滞后性。

第二,全面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使国有企业原来被掩盖着的矛盾显了出来,必然带来诸如富余人员“下岗”和有的企业因兼并、破产等原因而减产等问题,这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下降,消费水平自然下降,需求下跌。此外,由于农产品价格已难以再上调,也使农民收入增长率放慢,这些因素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相应减慢。

第三,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增长率急剧减小,同时也使引进外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宏观经济上来分析,“通货紧缩”是货币现象。出现“通货紧缩”是因为总需求和总供给出了问题。我们在分析“通货紧缩”原因时,一般会提到总需求不足,正如“通货紧缩”定义中提及的,“用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来缓和通货紧缩的措施”。(英汉国际金融大辞典)减少流通货币量就是总需求不足。谈到总需求不足,我们要讲一讲“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的总需求。这是由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厂商在生产决策时,为保证收回成本和获得利润,一方面要考虑预期的收益,即总供给价格;另一方面,要预计消费者购买其生产的全部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即总需求价格,两者相等时的总需求价格为有效需求。

前者大于后者时,(总供给价格大于总需求价格)称为有效需求不足。厂商将解雇工人,缩减生产,致使一国失业增加,处于经济衰退的境地,直至两者相等,处于均衡状态为止。(英汉国际金融大辞典)

从“有效需求”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我们谈及需求时,必然要谈到供给。因为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对矛盾,实际上,当前我们宏观经济中的供需矛盾包含需求与供给的双重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特有的体制因素导致的重复建设结构失衡等造成的总供给的问题,如无效供给及超量生产等;另一方面是总需求不足,并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

针对我国是否存在有效需求量不足的问题,经济界有两种意见,一派认为中国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主张政府应适当放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推动社会的总需求。另一派认为主要是体制和结构的问题,主张政府应坚持适度从紧的政策,把效率低下的企业逼到墙角,迫使他破产或重组。即要加快产业结构改革。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都是在讲需求与供给问题。只是谈及问题的层次不同而已。

分析一下双方的看法,不难发现双方各有道理。认为总需求不足才是主要问题的专家认为: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根据国际经验,仍将保持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不仅人均GDP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而且国内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也有较大差距。目前在城市已基本普及的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在广大农村仍是奢侈品,需求潜力极为巨大。在城市居民中,在基本满足衣食需要之后,出行和居住条件需要改善。因此这些专家不太同意我国现阶段经济活力减退的说法,认为,我国当前潜在经济增长率并未发生变化,至少在5~10年间,保持8~9%的增长率是完全可能的。

这些专家还认为,那种笼统地认为传统产品市场已经饱和从而导致生产全面过剩的观点是缺乏分析的。认为,我国目前的需求从根本上说是消费需求不足,而消费需求量不足是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率长期落后于GDP的增长。

有数据显示,虽然与历史上各个时期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家庭收入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但是与同期限相比,我国居民消费和家庭收入增长却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

1986年~1997年,GDP年均增长9.8%,而同期消费年均增长仅为8.2%,职工实际工资年均增长仅为4.2%,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由1985年的57.7%降到1997年的45.5%。最近中央、国务院决定给公务员、职工、离退休人员增加工次,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居民收入增长率,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同时,我国的教育、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仅部分地抵消了居民收入的增长,而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预期,(严格来讲这不是需求问题而是体制改革问题,改革需要时间,不可能一下子全解决。)人们投资将来,自然进一步加重了即期消费需求的不足。

根据这些专家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情景,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实力的巨大增长,例如,我国当前钢及钢材的生产能力已高达1.5亿吨;另一方面,我国广大城乡居民仍然消费水平很低还有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

另一种看法,认为目前我国出现的需求不足,其实质是质量和品种结构问题,是生产结构跟不上需求结构所致。这就是来自供给方面。是经济活力减退的深层次问题,持这种意见的专家认为,我国以短缺经济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国民经济正在向以买方市场和整体素质提高为特征的新阶段过渡。

在上述背景下,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对传统消费品的需求趋于饱和,二是传统产品的生产能力普遍过剩。

人们需要新产品来改善生活质量,例如电视机,尺寸再大,还是老产品、老型号,再降价人们也不想买,因为人们知道新型的更清晰的数码电视机已经诞生,人们明白你的降价是在处理积压产品。VCD的降价“大逃亡”也是这个问题,你再降价人们不买,人们在等光盘录像机,这种新型录像机已经投入生产。光盘录像机除了可以用来播放VCD节目外,还能够将电视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进行转录、录制、播放。而且价格也不贵(2500~3000元左右),可以肯定在这两年内这种新兴的消费电子产品将占领影碟市场。

因此,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通过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来实现,也就是说要加快企业的改革。而要调整产业结构,应该采取积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增强供给方面的活力。只有解决了这个深层次的问题,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现在我国正在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1999年8月17日中央一台图文电视报道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对通缩的看法。标题为《蓬勃成长的企业,将是抑制通缩的“发动机”》,他说:“造成我国现阶段经济活力减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来自需求方面,而是来自供给方面。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和激励机制,非国有企业仍面临着一些“意识形态”和“歧视性政策”,导致供给方面的活力不强。”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吴敬琏强调的是深层次的原因,其分析也是有道理的。比如,银行不愿向非国有企业贷款,怕承担风险。这些没有融资渠道的非国有企业,要发展是很困难的。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就是要解决这个“意识形态”和“歧视性政策”问题,调动私企的积极性。《个人独资企业法》对增强我国宏观经济中供给方面的活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实际上,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要增强供给方面的活力。政策是手段,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企业改革才是目的。而且企业改革只能加快,不能放慢,这里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上游有水水库满,水库有水水渠满”。这个说法,是把财政比喻成一个水库,要让财政这个水库有水,上游必须有水。上游是什么?上游是企业。企业有水,水库才会满。水库有水水渠满,下游就有水了。文教、卫生、科学、公共福利,扶贫才有经费。文教、科学有了经费就会创立新的产业,知识经济就能发挥作用。进而使上游更有水。就可以出现宏观经济的良性循环的局面,最近中央召开的科学技术会议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加快企业改革,让上游有水,让企业真正有效益,财政收入自然而然就会增多了,财政情况就会好转,这样就可以支撑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

四、对付通货紧缩应采取的措施

上面我们分析了造成我国现阶段经济活力减退或通货紧缩迹象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来自需求方面的原因和来自供给方面的原因。

那么,如何解决通货紧缩,促进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呢?我认为应该继续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解决需求问题。同时把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解决供给问题。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条件,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

实际上,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两项内容: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所谓货币政策目标是指货币政策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即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率等。

例如,我国从1992年至1993年的高增长、高通货(1992年GDP为14.2%,1993为13.5%,1994年为12.7%;通货(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992年为5.4%,1993年为13.2%,1994年为21.7%)。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先提后降),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的“软着陆”,即高增长、低通货,(1996年GDP为9.6%,1997年为9.5%。通货(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996年为6.1%,1997年为0.7%)。

自1996年我国实现“软着陆”后,货币政策就开始灵活微调,从“适度从紧”转变为“适度放松”,1996年和1997年按货币政策连续3次降息,表明我国控制通货膨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降息表示了更适当改变抽紧银根的货币政策。现在我们可看出,这3次降息出台的时机非常及时,为确保1998年经济增长8%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8年以来货币政策又连续2次降息,尤其是1998年7月1日第五次降息,完全消除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货款而谋利的可能。与此同时,这次降息,主要是降低中长期货款利率。存款利率年均下调0.49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12个百分点。1996年以来的5次降息估计可减轻企业负担2700多亿,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下调,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和居民购买住房的成本。截止到1999年,已连续7次降息,目的就是要刺激经济的回升。

随着“通货紧缩”的出现,经济界有不少人对货币政策的效力表示怀疑,甚至认为中国已经落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失效等。其理由是积极的货币政策并未导致经济迅速的回升。

“流动性陷阱”的说法过于悲观。从上面分析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1996年以来的7次降息大大地缓解了中国经济的下滑速度,而且还实现了人民币汇率稳定,保持国际收支的顺差,保持一定水平的外汇储备及防范金融风险的多重意义。

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有多重原因,比如,体制的问题,不是货币政策所能解决的。体制改革效果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出来。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完成,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回升一定会到来。

为什么说“流动性陷阱”说法过于悲观呢?所谓流动性陷阱包含这样3层意思。第一,经济处于严重的萧条之中,名义利率已下降为零或接近于零。由于利息收入太低,人们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持有债券、票据进行投资。第二,这时扩张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进一步下降已失去作用,因为名义利率不能为负。第三,由此,利率对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回升也失去了杠杆作用(论当前宏观调控的两个问题,1999年经济蓝皮书)。

根据这3点,我们来看看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一,我国的经济并未处于严重萧条之中,经济增长率仅管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7.8%的GDP,仍然居世界前列。而且,我国的“自然增长率”没有降低。

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潜在生产能力的年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在9%左右。尽管1995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率明显低于前几年,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上述的“自然增长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可能有所提高。其原因是由于这几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大量富余人员下岗,增进了整个经济的效率。这几年我国的“自然增长率”提高的证据就是在通货膨胀不断降低的同时,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速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没有处在经济萧条中,“流动性陷阱”说法不符合事产。第二,我国现在的名义利率没有接近零,目前的利率为2.25%,而且由于物价指数为负增长,实际利率仍然较高,老百姓仍然在储蓄,银行储蓄额仍在增长,证券投资也增长。可见,降低利率等的货币政策,仍然能起到宏观调控作用。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例如政府投资兴建基础设施)、政府购买(政府对各种产品与劳务的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不以取得产品与劳务为目的的支出,例如各种福利支出等)。”(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现在,我们所说的扩大内需,政府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公路、水利工程等,就是属这类扩大政府公共工程支出的财政政策。

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最近人大通过的征收储蓄利率税,也是属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开支与减税,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率)可以使个人收入增加,从而投资增加,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减少有利于抑制投资,转移支付的减少可以减少消费,这样就压抑了总需求。增加个人所得税(主要是提高税率)可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增加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减少,从而投资减少,这样也会压抑总需求。

1998年,我国在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向世人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而且,国内发生百年不遇的水灾,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力图确保8%的经济增长速度。其中财政政策起了极大的作用,例如,1998年下半年新增加的1000亿特别国债(即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000亿的投入,即使不考虑其乘数作用,也可使下半年GDP的增幅提2个百分点以上。这是典型的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决策。

所谓国库券,就是政府向人民或向银行借款,这次1000亿国债是政府向商业银行借钱,用于公共施设的投资。那么为什么向银行发行国债,这里有个乘数作用问题。

政府一方面发现经济增长需要投资,而有关部门、企业缺少资金,无法发展。而另一方面,发现银行里老百姓存款不断增加,而且没有人向银行要求贷款。因为1996年以来我们的商业银行进行了改革,贷款不是计划经济时按照指令进行,而是按市场经济商业银行的规则进行,你的单位如没有钱,就不可能获得贷款。现在由政府出面向银行借钱(发行国债),政府把这笔转给有关部门或企业,这些单位,有了钱,就可以向银行贷款。而且银行可以大于你的资金1倍至2倍的数额进行贷款。也就是说,这1000亿(国库券)可以引出2000亿至3000亿的银行贷款。这样大资金的投入,拉动经济增长是可以确保的。1998年的增长情况,可以说明这一点(下半年GDP达到9%~10%)。

与此同时,这1000亿国债救活了一批企业,也救活了银行,可以设想,一个银行天天存款在增加,贷款贷不出去,银行要付利息,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银行就会被拖垮。

3)解决供需问题应与推进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相结合

综上所述,要解决我国现阶段经济活力减退或通紧问题应创造一个既有利于缓解总量问题,又有利于推进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的宏观经济环境。

要做到这两者结合就应把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结合起来。“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率,一切无从谈起。从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看,适度快速经济增长(约8%~9%左右)是实现社会稳定、保证我国的经济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如1998年,提出保8%增长率,就是出于保证就业,维护已有的生活水平,提高财政收入以及赶超发达国家等因素的考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宏观经济研究院在其出版的《1997年至1998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一书中写道:“据测算,如果经济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就将减少80万个左右的机会(指就业)。1999年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后,发展应既要讲数量,更要讲质量。走提高经济效益之路,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更加健康。

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两个主要方面。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目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增加投资对带动经济增长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近600亿国债的发行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但是投资需求的增长使经济启动进入正常运行后,必须有消费增长率相配合,没有消费的增长,投资不可能无限制地自我循环下去。据测算,“八五”以来,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平均为60%左右,而投资需求仅为30%左右,投资增加1个百分点,远不如消费增加1个百分点。这就是告诉我们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就首先考虑能带动消费增长的项目。去年的灾后重建,将乡村住宅按照规划适当集中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就是出于确保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小城镇的建设,必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例如道路、电网、供水、通讯、以及商业、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业等都要发展。

扩大内需是为了解决经济总量不平衡,实现短期经济增长,而结构调整,则是为了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应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应着眼于21世纪的产业竞争,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挑战,抢占制高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就目前来说,为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我国已全面启动住房消费,然而,具体做法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应该消除住房消费中的各种体制和政策制约因素。比如,房子应盖得远一点,大些,银行贷款优惠率大一点,贷款期长一点。住得远了,就得买汽车,拉动汽车工业的发展,房子大了,家具装饰等产品就带动起来,为什么现在老百姓买了房子,在装修时要拆墙,有的甚至拆承重墙,因为房间太小了。银行贷款年限长一些(按谒贷款),如银行贷款70%,20年,甚至30年还清,这样就符合了中国老百姓既要买房又要保持一定存款防老的心里状态,使老百姓买得起房。

只要相关政策、措施正确,新的经济增长点就一定能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如何看待当前的“通货紧缩”问题_通货紧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