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部分专家学者分析&以科索沃危机为背景的大国背景_军事论文

上海部分专家学者分析&以科索沃危机为背景的大国背景_军事论文

上海部分专家学者分析——从科索沃危机看大国背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索沃论文,专家学者论文,上海论文,大国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注定失败的谈判

3月19日,第2轮科索沃问题和谈最终宣告破裂。3月25日,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8国开始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 科索沃和谈前后断断续续持续了近2个月, 为何谈判的双方——南联盟与科索沃阿族最终还是难以达成一致呢?

一方面,科索沃和谈是压力下的谈判。科索沃问题本属南联盟的内政,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粗暴干涉南联盟内政,致使科索沃问题国际化和复杂化。美国和北约以军事打击相威胁,迫使南联盟的冲突双方坐到谈判桌上来,并自始自终操纵着谈判,这种最后通牒式的谈判是很难有结果的。

更重要的是,南联盟和科索沃阿族在“独立”和“北约驻军”问题上分歧太大,立场相距甚远,从而导致谈判的根本破裂。

和谈方案是由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政治部分和军事部分。政治部分基本上由前南问题6 国联络小组提出的和平解决科索沃冲突的“10项原则”所构成。它包括南斯拉夫维护主权、领土完整的要求,并保证南现有边界不得更改;以政治手段来解决现有冲突。军事部分包括在和平协议达成后,北约将向科索沃地区派驻“维和”部队以确保协议的实施;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阿族武装力量“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等。协议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就是两点:一是科索沃应该获得南联盟内第三个共和国的地位;二是北约“维和”部队要进驻科索沃。

这核心的“两点”也是南联盟和科索沃阿族间根本利益的冲突点,双方很难达成一致。在谈判中,阿族代表一方面坚持要求在“10项原则”中写上“3年过渡期后, 在科索沃实行全民公决来决定科索沃的归属问题”,以达到独立的目的;另一方面拒绝交出武器,拒绝解散“科索沃解放军”。此外,阿族支持北约向科索沃派兵,以期达到分立之目的。而南联盟方面则表示完全接受6国联络小组的“10项原则”, 但坚决反对北约派兵进驻科索沃。在西方的游说下,3月18日, 科索沃阿族代表团单方面签署了协议,和谈最终破裂。

科索沃危机溯源

资料自90年代初期以来,南斯拉夫境内战争不断。在战火中,南斯拉夫原有的6个共和国有4个相继独立,即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即波黑)和马其顿。剩下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组成了新的南斯拉夫联盟。

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约占塞尔维亚总面积的12%左右,仅1万多平方公里。科索沃之所以在塞族人眼里如此重要, 因为这里曾经是塞族人14世纪时抵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攻的最后堡垒,同时是东正教文明的“摇篮”,而且这里还蕴藏着令南斯拉夫人感到骄傲的矿产资源—镍和锡。在科索沃的约200万人口中,有90 %是阿尔巴尼亚族。铁托执政时期,科索沃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

米洛舍维奇当上南斯拉夫总统后,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地位。90年代中期,当米洛舍维奇忙于对付波黑内战时,科索沃的民族独立分子乘机开始闹分立,于是,米洛舍维奇向那里派出了1万余名人民军和1万余名警察。

在外国势力干涉下,科索沃武装冲突不断发生。

北约新战略的试验田

对于小小的科索沃问题,美国和北约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未经联合国授权,公然违反国际法和北约自己的纲领,强行干涉别国内政以致于悍然发动大规模空袭,是有其深层原因的。

在冷战早已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北约的存在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就连西方国家也有很多人开始怀疑北约是否应该继续存在。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显然有更深层的考虑。在欧洲安全问题上,欧洲国家开始更加借重欧盟的力量,发展独立防务的要求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北约内部,一些主要国家对美国主导权不满的迹象,已让美国感到不安。西欧一些国家认为,前共产党人米洛舍维奇一旦完全控制科索沃,就有可能对邻国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形成威胁,此外,还会引起东正教占多数的保加利亚和希腊的介入。出于战略安全考虑,北约特别关心科索沃的局势。但西欧也有两难:即希望进行干预,又没有能力单独干预。这刚好为美国提供了一个炫耀武力的机会,一来可以使美国向盟国证明,欧洲依旧是美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二来可以更进一步将北约作为其左右国际事务的工具。

今年4月是北约成立50周年, 北约将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议讨论新的战略方针。其实,北约的战略在冷战后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本是单纯的防御,到波黑战争时期,开始在联合国的授权下出动军事力量进行直接干预。现在又有了新的动向,这次在科索沃的问题上,北约不等联合国授权就动起手来,可以说已经开始尝试摆脱联合国的制约,在地区乃至全球安全事务上争取更为主动和专断的行动权利。与其说美国和北约像他们所标榜的那样是为了解决复杂的科索沃问题,解科索沃的阿族人于倒悬;倒不如说是利用科索沃问题试验自己的新战略,希图借助军事优势把科索沃问题变成今后推行“21世纪新战略”的一个可供援引的先例。向南动武、搞垮南政权,就能进一步降低俄罗斯在欧洲的传统影响,建立以北约为主导的欧洲安全格局,这一点符合美国和北约的根本利益。

于是,科索沃的阿族人是否真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其实并不重要,米洛舍维奇是否愿意北约的“正义之师”驻扎在自己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上也并不重要,科索沃是试验新战略的如此之好的一块“试验田”,北约和美国岂肯放弃?套用克林顿谈到遭受弹劾审判时的一句话,米洛舍维奇若是抬头望着苍天问:“为什么?我每天都在辛苦地工作,为什么是我呢?”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声音回答他说:“孩子,不为什么,只是你身上有些东西美国和北约不喜欢。”

俄罗斯的独特作用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问题,俄罗斯始终在科索沃问题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俄罗斯与南联盟之间的传统关系,以及俄罗斯尚未失却的一定的战略实力,而且在于俄罗斯在整个冷战后的欧洲乃至整个国际格局转型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

这种特殊性至少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俄罗斯迄今是除美国之外可以对欧洲事务产生直接影响的政治与战略大国,但俄罗斯内部政治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又使其影响力受到削弱;俄罗斯是北约战略扩张进程中被削弱与挤压的主要对象,但俄罗斯的反弹又是欧美国家为之极其不安的心头之患。冷战结束以来,西方的挤压与俄罗斯转型的艰难,使俄罗斯与西方之间从蜜月关系越来越走向紧张对立,这又使得俄罗斯在国际大变局中的特殊地位更加突出。这样一种局面限定了俄罗斯在冷战后国际冲突中的基本表现:既希望发挥大国调解作用,却又力不从心。尽管历史一再为俄罗斯提供表演机会,但却一次次无功而返。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危机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这不能说明俄罗斯已经消失影响,相反,对南联盟的支持意见在俄国内形成罕见的一致,这种举国一致的认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尽管俄目前恪守不卷入武装冲突的立场,但西方的强硬态度将怎样与俄立场互动,尚待观察。对俄态度实际上已在西方阵营内部引起争议,法、意、德相对地与俄接近和美国对俄的相对疏远,很可能进一步在科索沃问题上得到表现。美国也仍需在一系列战略问题上与俄合作,这一点也多少会在科索沃问题的一定阶段上得到反映。另外,俄罗斯作为大国,具有实力、影响以及一定的道义优势,包括它的经验仍然不容低估。在国际关系史上,也曾有过实力并不能起决定作用的例子。

前景:双方妥协可能性大

影响:大国格局发生变化

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实际上已进入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用导弹摧毁南防空力量,第二阶段是重点打击科索沃地区的地面部队,第三阶段是扩大军事打击范围,轰炸南联盟境内的其它设施,包括首都贝尔格莱德在内的政府重要机构等。

从目前状况看,北约在前两个阶段打得并不顺手,南联盟一开始就隐蔽了其防空系统,所以北约第一阶段目标远未达到。从北约对南联盟的第二阶段攻击开始,南联盟也发起了对科索沃地区阿族武装的进攻,两方人员混杂,使得北约第二阶段目标难以实现。现已进入第三阶段,到目前为止,南联盟军方损失并不大。虽然现在还不能排除北约派出地面部队进攻的可能,但一方面,北约内部对此意见不一;另一方面,南斯拉夫境内多山,而且游击战是其老传统,所以北约也难讲能占多大的优势。

因此,尽管北约还会扩大轰炸,加大其军事参与的强度,但由于种种制约因素,双方最终将回到政治解决的道路上来。因此,妥协的可能性很大。

北约以武力干涉南联盟的内部事务,是对联合国宪章和现行国际关系准则的公然践踏,也违背了北约自身防御的原则,这将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次军事行动对冷战后的国际缓和趋势蒙上了一层阴影。其次,在地区冲突问题上,大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表现出复杂化,如美俄关系在调整过程中将会出现更多的摩擦。另外,随着军事打击目标的扩大,难民潮的涌现,北约内部矛盾将进一步明朗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与海湾战争、波黑战争中美国冲在前面不同,这次美国更加强调与北约盟国共同承担领导责任。据此,可以理解为,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的格局,实际上在这次冲突中已开始出现转型,一种新的格局,即由西方几个发达国家共同分担主导权的多元模式已初露端倪。人们也将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强权政治与冷战思维的极度表现,虽会横行一时,但终将走向其反面,遭到全世界的反对。

标签:;  ;  ;  ;  ;  ;  

上海部分专家学者分析&以科索沃危机为背景的大国背景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