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政府经济改革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趋势论文,政府论文,经济论文,韩国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2月25日,新当选的韩国第十五届总统金大中上台执政。 新政府是自1948年韩国建国以来第一次通过选举实现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政权的和平交接而诞生的政府。金大中是一位以和平、人权、民主的领导人闻名全球的政治家。1971年他成为在野党的总统候选人之后,曾多次被军人政府监禁、宣判死刑,几度死里逃生。
金大中上台伊始,就大声疾呼:“新政府将以彻底的经济改革开辟充满希望的未来。”这使人想起韩国的一句俗话,叫做“新瓶装新酒”,种种迹象表明,新执政的金大中政府,确有大刀阔斧进行经济改革的可能。
一、主张民主和经济共同发展
金大中于1997年12月19日当选后的第一次讲话中表示,新政府将同时抓民主和经济发展。他说:“随着新政府的诞生,将迎来民主和经济共同发展的时代,我们将把所有企业从权力的锁链和庇护下完全解放出来。今后,只有那些适应市场经济、在世界竞争中领先的企业,才能生存下去。这就是世界化时代的现实。”金的这些观点是其在长期的政治活动中形成的政治哲学。他于1994年11月12日发表在《外交》杂志上的论文对此有过系统的构想,强调当今社会是以竞争为特征的世界化、信息化社会,为了在这个社会里生存下去,有必要建成多元化的社会,而多元化社会的基本原理是民主,是能够发展民主的市场经济。他指出,亚洲文化是基于民主的思想和制度等传统的。
韩国近30年的历史经验是,由于政治上的权威主义不能推动社会的公平竞争,不能提高社会各部门的效率,所以尽管在经济上能取得暂时的发展,但由于不正之风的政经勾结,不能实现长期的经济发展。为了取得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需要实行民主的市场经济。就如同目前韩国所经历的一样,权威主义的发展模式虽然也能创造出高增长的神话,但无法克服自身的矛盾,瞬息之间即面临危机。今后,新政府将按照金大中的政治哲学,同时抓民主和经济发展,并将其作为国政运作的基本方向。
二、决心停止政府主导经济,彻底实行市场经济
在1997年12月19日同一次讲话中,金大中明确表示:“我们要彻底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大胆开放市场,让我们国家变成一个使企业家的经营活动充满希望、使外国投资者能安心进行投资的企业天国,到21世纪,贸易固然重要,但吸引外资尤其更应该占很大比重。新政府要积极出面努力吸引外资,并保障外国投资者享受到与本国人同等待遇。”新政府认为目前韩国经济所出现的困难,主要是因为没有让市场经济原理及早扎根造成的。这里面有政府方面的原因,即动不动就采用政府干预市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没有培养起企业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一些企业经济实体存在着过分依赖政府干预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这也是造成经济困难的一个方面。
新政府还认为,经济问题应当用经济逻辑去解决,这个经济逻辑就是市场经济原理。因此,政府要制订一个让市场经济原理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框架,并准备对这个框架从政策上给予倾斜。根据这个框架,个别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立足于企业本身,并努力使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政府决心停止进行政府主导的经济,根据市场原理进行国政运作,清算政经勾结和官办金融,使所有企业都能凭着自己的创造性和自律性参与竞争,再也不会有市场经济以外的因素影响企业。使社会的一切部门都坚持按这样的原理办事,保障全体成员均等参与的机会,共享成果,给竞争中的落伍者以再教育、再培训机会,使之重新参与竞争。
三、改革“财团”,切断政经勾结
长期以来,韩国经济实力集中于由垄断和世袭领导权支配的大企业和少数经济团体即“财团”手中,由于经营不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随之削弱。现在,新政府改革的核心,就是切断政经勾结。改革财团的结构,把劳动当作分配利益的主体。改革“财团”,就是改革包括生产体制、金融、分配在内的整个韩国经济。新政府认为,今天韩国经济的危机来自整体结构问题,因而要求经济模式本身的变化。为了从权威主义的不良的高增长阶段过渡到民主的优质的发展阶段,在改革期间,要摆脱高增长、低失业的神话,战胜低增长、高失业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新政府只有保护竞争的秩序,确立个人或企业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制度,才能提高国家各部门的效率,其前提是保证公平的竞争,只有通过公平的竞争,国家的各种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自由得到保障,供需得到平衡,通过各部门的革新提高工作效率。
新政府已经通过经济紧急对策委员会改善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现正在进行“财团”的改革。1月13日,金大中同韩国规模最大的4个财团的首脑们达成了如下协议:(1)制作结合财务报表, 如实公布主要财务信息,使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防止隐瞒不实经营;(2)停止集团内各企业之间相互支援资金和业务, 加强个别企业财政的独立性;(3)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 以确保财务结构的健全性和企业运行的安全性。对不必要的业种和资产要大胆清理,建立以效益为主的企业经营机制;(4)放弃粗放的多种经营, 在经营力量上下功夫,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和资金支援,加强合作关系;(5 )在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时,控股方要努力自救,提供自己的财产,或者保证进行贷款。对于企业的不实经营,经营者要以辞职等来承担责任。
金大中和财团首脑们达成的上述协议,表明了新政府经济运行的新方向。新政府通过改革“财团”,一方面牵制大财团之间的过分竞争,消除过度负债经营,尊重企业的自主判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控制政界对企业的过分介入与干预,切断政经勾结,平息广大国民因政界对大财团过分“偏爱”而产生的反感。
四、维护中小企业利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80年代,金大中逃亡美国时,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写作《大众经济论》,书中提出了强调中产阶层、中小企业重要性的经济政策。金的这两点经验之见,揭示了新政府国政运作的方向。金大中在当选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我们将彻底保障所有企业实行自律经营,进行公平竞争,不再使中小企业作大企业欺行霸市的牺牲品。21世纪是中小企业的时代,我们将积极培育中小企业,使其成为牵引我们经济前进的火车头。我们要倾全力培育及发展高新产业,使我国经济变得年轻和富有活力。我们经济的未来全系于此。”
以往韩国政府一直采取优先培育出口大企业的政策,而中小企业一直未解决资金、雇员、技术、销售等诸多难题。事实上韩国的中小企业在韩国经济中居重要地位,在整个制造业中,1990年300 人以上的大企业只占2%,其余98%都是中小企业。
新政府之所以大力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根本原因是为了缓和以往政府的过分干预和强制政策,摆脱由于经济结构过分集中于垄断大企业和少数经济主体给韩国经济带来目前危机的局面。以往以财团为象征的民间经济力的高度集中,使韩国经济出现高费用、低效率的困难局面。
五、全面开放市场,建设“世界中的韩国”
新政府认为,韩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 是联合国的会员国, 1996年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OECD )组织, 签订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协定,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成员。1997年末, 韩国进出口总额为2832亿美元,其中进口为1446亿美元,出口为1386亿美元,其贸易依存度达60%。无论从政治上看还是从经济上看,韩国在国际社会中都占有很大的份额。1988年,汉城举办过奥运会,2002年还将同日本一起共同举办世界杯足球赛。
现在,韩国的外债额有1530多亿美元,在海外的投资额有1000多亿美元,纯外债额约500亿美元。由于韩国经济政策的失误, 正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金融援助。在IMF、亚洲开发银行(ADB )等国际机构的协助和外国银行、投资家的协助下,正在克服外汇危机。新政府把重点放在克服经济危机上,因为经济危机不仅使全体韩国国民的经济生活遭受挫折,同时也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韩国正改善外资投资条件,努力增加出口。在将短期外债改为中长期外债的同时,为了吸引外资,正在修改各种税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在今后2~3年内,韩国要对资源进行战略性配置,以便实现200 亿美元以上的经常收支顺差。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韩国将把重点放在尖端产业技术的开发上,通过先进技术的开发和知识产业的培育,能变成高附加值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正如金大中本人所说:“韩国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这一点决定着我们的未来。”看来新政府推行全面开放政策,建设“世界中的韩国”的决心还是很大的。
如何分析韩国新政府上述经济改革?笔者认为,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30多年来,韩国经济的起飞和工业化过程,是在专制政体条件下实现的,即是由“发展导向型”的“强政府”以超常规手段发动和推行的。政治上的非民主化使政府有条件摆脱国内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迅速地发动经济增长。可以这样说,战后韩国的“汉江奇迹”的出现首先是集权政治的结果,本质上是一种后发展经济历程中特有的政治经济过程——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之间的制度安排及其变迁。实际上,韩国从卢泰愚政府开始,其政体已开始逐步由独裁向民主化过渡,可以预料,金大中的新政府在逐步放松政府规制、转向经济自由化进程方面,可能比上届政府推进得快一些。但由集权政治的“强政府”完全过渡到民主政府,恐怕不大可能。何况自韩国独立以来,先后经历了李承晚、张勉、朴正熙、全斗焕、卢泰愚和金泳三共六届政府,尽管历届政府的政体形式有所差异,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的程度也存在差别,但在围绕发展经济的总体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方面,却有着明显的连贯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金大中新政府的经济改革总体上将是一个稳中求进的渐变过程。
综上所述,一个第一次由国民选举产生的在野党领导人组织的政府,执政之初做出上述经济发展允诺和决心,是理所当然的事。但金大中政府的“新瓶”中装的是否真是“新酒”,还需时间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