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人文关怀的灾难新闻报道出镜记者角色定位
许绍良 马云 西安工程大学
摘要: 本文以在面对灾难新闻面前,应当如何报道从而体现人文关怀做出研究。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灾难事件,因为其突发性和破坏性,迅速的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随着政府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灾难性事件在媒体中呈现和传播。通过音频、视频、视听等优势,在满足观众了解事实需求的同时,一些不当的采访方式和报道语言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意在研究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语言技巧,以及如何能够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
关键词: 灾难新闻;社会热点;新媒体;人文关怀
进入21 世纪以来,媒介的迅速发展,大众接触新闻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全面。自媒体赋予了每个人参与新闻事件的能力,新闻类型与新闻量不断扩大,新闻的准确严谨大打折扣。新闻记者素质下降,报道内容良莠不齐,受众在繁杂的新闻中难以甄别,大大阻碍了受众接收。
在此种环境下,灾难事件因其意外爆发,冲突剧烈,影响深远;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辐射范围广泛,具有社会性,深受媒体与受众关注。受到报道记者的不正当干预或不恰当的采访方式,新闻内容真实性也难免有所下降,甚至造成社会恐慌,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当出镜记者报道新闻时,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自身角色,不能在自己角色之外掩盖它,忽略以人为本的原则。
这下小家伙急了,他到处找橡皮。一会儿翻书包,一会儿钻到桌子底下。常爱兰看到周小羽这副模样,倒是产生了一点好奇心,于是一边拿起画纸,一边漫不经心的问,哪里要擦掉啊?周小羽还是不说话,只是找橡皮。
一、全媒体时代下灾难报道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由传统媒体的单向性,点对面的传播模式转变为双向性,多向性传播。转变了我国多年的“稳定是重中之重”的报道原则,加强对于灾情报道的时效性和受灾群众的关怀,使得整个国家在自发的传播之下心系灾区。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灾难事件中,受众了解到新闻事件都是从现场民众发出的消息,赋予了普通人引导舆论动向的权利。新闻媒体盲目迎合受众,在众多报道中博人眼球,过度挖掘新闻背后故事,以此煽动受众,提高收视率和点击量,甚至不惜掩盖事实真相,偏离报道本身含义,有诱导群众误入歧途的风险。
以分离立交桥梁施工工作分解树(WBS)最底层工作包为行,以风险分解树(RBS)最底层风险为列,建立风险分解矩阵(RBM),然后判断RBM矩阵元素,确定某一风险因素在特定的工作包中是否存在,若存在则为1,若不存在则为0,并填入到矩阵中[14].然而考虑到风险的多维特性,本文采用LEC风险评价法评价分离立交桥梁施工风险,以LEC风险评价的结果作评价指标用于填写WBS-RBS耦合矩阵,结果如表5所示.
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一次采访中,某些记者不恰当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人文关怀的原则,也忽视受害者生命。一个中央电视台记者意外进入手术室现场采访期间,不仅消耗无菌衣,还拿起没有消毒的麦克风进行采访。不顾医生的阻止,继续无视问题对病人的伤害。这无疑扰乱了医生的手术,耽误最佳治疗时间,给病人内心留下伤痕。
二、灾难新闻报道的需求
(7)为避免可能出现的底流排放管道和阀门的堵塞,新装备采用了底流无障碍排放装置设计,减少和避免阀门和管道的堵塞和磨损,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
(一)人文关怀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关心和关怀始终放在第一位。观众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无论是纸媒读者、抑或是广播听众、电视电影观众和互联网用户。面对灾难性新闻,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同理心和对灾难现场的疑问与焦灼。因此,当灾难发生时,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新闻的真实性和价值本身,观众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及感情输送。
灾难性事件往往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直接威胁,它带来的除物质上的有形创伤,更是精神上的摧残与折磨,这种伤痛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二)敏锐的嗅觉
在新闻采访对话中,记者往往会提出问题,但并不能口无遮拦。与采访对象在交流中,应当注意受访者的感受,巧妙地提出问题,规范自身语言,端正采访态度,才能给受访者以尊重,形成一个良好的采访环境。反之,提问方式恶劣,采访过程漫不经心,交流内容不当,都有可能对受访者再次造成伤害。阻碍了新闻事件传播,掩盖了事实真相,是对于受访者和受众的不负责任,错过了报道黄金时间,难免意外发生。
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他们的人文关怀能力甚至能够决定这则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决定他们是否具备人文关怀能力有以下几点特征;
(三)优良的质量
新闻工作者充当的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转述者,更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责任,他们这不仅代表了公众的视角,更是代表着政府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赋予的责任。只有当媒体及时准确地报道真相,并且能够对事件进行细致的追踪和挖掘,观众才会对政府产生信心,才能对灾难做出积极的反应,才能引导大众舆论往好的方向去发展。
三、出镜记者采访技巧
(一)顾及受访者心理感受
在发生灾难事件时,要时刻保持新闻从业者的敏锐嗅觉,要在第一时间赶往受灾现场,与时间赛跑,这样才能以最佳视角,还原灾难现场。更要心系受灾群众,用最容易被接受的角度客观阐述受灾情况,还要挖掘受灾现场不为人知的小细节,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极强的新闻感知能力。
采访中,新闻记者对于受访者的反应加以分析。在灾难过后,人们情绪会有很大变化,致使采访难以进行,受访者侃侃而谈抑或沉默不语,记者都应做出合理判断,变换恰当的采访方式。以保护受访者为前提,挖掘事件内容,坚持以人为本,规避二次伤害。
本文设计了以可调衰减器和定向耦合器为核心器件的发射机互调发射测量链路,建立了基于衰减量调节的互调发射抑制比测量方法,并以某型电台为实验对象,对fc=|ft±fj|、fc=|2ft±fj|、fc=|3ft±fj|、fc=|2ft±2fj|和fc=|2fj±ft|等10种互调发射类型的互调发射抑制比进行了测量.所有测量结果均符合本文的分析结论,说明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法是合理可行,测量结果准确可信.
(二)合理使用非语言符号
在人际交流中非语言符号有着特殊的作用和价值。声音、音调、手势、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等非语言符号在沟通中可以补充语言所难以表达的因素。有时候一个拥抱远胜于千言万语,尤其在受灾地区,记者的身体力行也会被看在眼中。传达给受访者并不是为了工作,而是真切关心与关怀,人文关怀不言而喻。文字、声音、图片等多种传播方式的展现也使得记者在受众面前变得有血有肉。大众作为新闻接收方,也会不自觉考量出镜记者的能力,职业素养变得尤为重要,新闻传达是否言简意赅,对于受访者是否足够关怀、关心。
四、结语
在发生灾难的时候,记者应该在整个报道中保持人文关怀的意识。在特殊新闻事件中采取特殊方式,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合理选择报道内容。在追求采访效果与尊重受访者之间达到平衡,兼顾自身职业要求,也不忘关怀受灾人民。在这一点上,人类的情感和生命高于一切,不要为了新闻与宣传而忘记我们为了什么而出发。
参考文献:
[1]林静.融媒体变革下出镜记者的角色转换[J].试听纵横,2019(03),97-98.
[2]王诗琦.论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职业素养[J].西部广播电视 2019(05),159-160.
[3]华晓倩.出镜记者现场直播能力探究[J].采写编,2019(02),97-98.
[4]余嘉璐.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的素质能力浅探[J].西部广播电视 2018(24),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