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元整体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单元主题教学,它是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材中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接触语言材料,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步提高自学能力。本文以“立人为本”的教育为背景,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模式构建。
关键词:立人为本;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前言
单元整体教学是现如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一种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会立足于人的发展、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按照语文学科特点来进行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立人为本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价值,笔者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单元整体教学引入课堂的必要性
1.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决定了他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点应放在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上”。“整体把握能力”正是学生整体思维水平的体现。整体单元教学强调从整组课文开始,注重整体,从整组课文开始进入,推动过程一个接一个地突破,一节课结束后回到整体。这样,从整体到部分,最后再回到整体,既有全面的把握,也有部分体验式学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学习的要点,并正在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掌握能力将不断提高,良好的语感将逐步形成,这是建立在学生整体思维水平的提高之上的。
1.2有助于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注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光是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课堂需要通过教材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与学生认知的联系,以及与知识创造者知识发现过程的联系。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语言交流世界,极大地提高他们的汉语实践能力。整体单元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在此期间的学习情况,将课堂上的学生与上述三者联系起来,根据单元主题采取更加集中的方法和途径,学习和收集相应的资源,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阔视野,积累知识,逐步形成组织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1.3有助于培养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和形成求知能力的动力。学生很容易被一个接一个不断的教学弄得疲惫不堪。整个单元教学能够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激发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欲望。例如,单元导读课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到课文的联系和训练点,单元总结课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高和拓展语文实践能力。
2小学语文课堂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2.1做好课前整体预习
立人为本的单元整体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还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唤醒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意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孤立且割裂的学习模式,以此来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而在这一过程中,要想有效地发挥出这一教学方式的价值,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意识到整体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教材单元导入着手,自主地对文章进行略读与精读,阅读的内容包含该单元当中的拓展知识板块,因为只有做好整体预习才能有效地激发出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进而让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得到有效的激发,促进整个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学生在整体预习过程中还会产生问题,这样学生在之后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也就会在问题的指引下变得更加的专注,从而也就能够让学生在问题思索过程中得到发展,最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及素养的提升。
2.2抓住单元主题
教师要树立整体的观念,在教学之前要先整体把握一个单元的课文,知道每篇课文之间的互通之处,找到这个单元的主题,突破本单元的重点。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主要由三篇课文和一篇练习组成:第一篇课文《诚实和信任》通过一个小故事直接由标题引出了单元主题,即人与人之间要有诚实与信任。《珍珠鸟》则从细节出发,通过描述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关系变化进一步深化了信任的主题,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感受到信赖的美好;《九色鹿》则以民间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美好动人的故事,通过违背诺言的人受到惩罚来告诉我们信任的重要性。另外,练习6中间的名言和成语都能体现诚实与信任的主题,可供学生积累运用。
1.2 促进深度理解
深入地理解课文是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最终目标,提炼单元主题是教师将每篇课文联系起来思考,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印象,又能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另外,要想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摘录本摘录文中优美语句,这样在写作文时还可以加以应用。例如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九寨沟》一文以比喻的手法将九寨沟描述成充满事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排比句的使用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为读者呈现出九寨沟的美好景象。在《田园诗情》《泉城》也有许多精彩语句,学生们可以逐一整理出来,对于自己今后的写景作文打下深厚的基础。
2.3做好研读训练
立人为本的单元整体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完成整体预习这一基础前提之后,教师就需要结合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困难的地方对学生展开研读训练,这也是立人为本单元整体教学法关键。单元整体教学法,本身就十分注重一课一得,而追求的则是课堂环节的间接性,希望让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发散性思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一教学方式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而要想在这一环节教学过程中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其中就需要做好引导工作,为学生设计出具有启发性并且深刻的问题,而且最好还要能够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立人为本,从而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4注重读写结合
立人为本的单元整体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教师还需要将读与写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才是整个教学的升华,因为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还是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教师在完成这一单元整体教学之后,可以这样提出写作要求:“同学们,你们能够联系这一单元所学习的文章写出和这一单元主题有关的短篇吗?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使用这一单元的古诗哦,一定要注重真情实感的流露,文章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通过这种方式来将阅读和写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进行写作,还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回顾这一单元所学知识点,从而就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这一单元所学知识点和内容的记忆,促进这一单元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可见,立人为本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有效的结合,以此来实现教学的升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水平以及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地指出过,语文教学课堂一定要尽可能地实现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同时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听、说、读、写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来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基于立人为本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邸敏玲.“立人教育”理念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8(8).
[2]李怀源.立人为本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6(3).
论文作者:李越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单元论文; 学生论文; 这一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为本论文; 课文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论文;